任何真正可信的教学要求最终是来自教师内心的呼唤。这种呼唤使我尊重我真实的自我。
教师的内心不是良心的呼唤,而是自身认同和完整的呐喊。教师的内心要说的不是应该如何,而是在说对我们而言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真我。
教师的内心有一个警卫守护着自己的个性,把有损于我们自身完整的任何东西拒之门外,把有益于我们自身完整的一切东西拥入怀中。(摘自《教学勇气》)
我在想是不是我们的视角透镜是固定的,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外显的前台,却看不到更有影响力的后台。我的理解是前台就是现象,而后台就是本质,透过现象才能看到本质才是最渴望、最有影响力的。
这与我之前看的深度思维之换位思维不谋而合。发现自我,褪下面具是最真实的却也最尴尬的。愚蠢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因为大脑的趋利避害而任其破坏自我,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
很费劲的看完最后一小节,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很费劲的看完第一章。《教学勇气》这本书,以我的学识和资历真的很难理解。光是书中提到的人物就够我喝一壶了。如:布贝尔、哈维尔、卡普兰、米尔斯,又如斯玛特–马克斯韦尔。每每看到人物我都要费半天劲去问度娘。如实说,这些人物名字我闻所未闻,更别说书中提到的他们的著作了。作者在文中信用了上述人物的很多著作金句来说明教学中教师的自我认同和完整,教师的心灵。
读完第一章,满脑子都是“真我、自我认同和完整、心灵”。这也让我反思:我为什么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在就业以后,我是如何当老师的?我有没有静下心和自己的内心对话过?
大学我学的是建筑专业,安专业来说和当教师似乎没有半点关系。学建筑的也当老师?我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要说我当老师最直接的原因是爸爸,间接原因是姐姐。爸爸是教龄30年的村小教师,姐姐是师范大学毕业后09年参加招考的教师,而我是10年毕业,11年成为教师的。我当老师真的不是因为倾心教师这份职业,“因为喜欢才当老师”那在当时是个笑话。
“没有真正的喜欢就如同从来没有开始过。”确实如此。从上班到现在,我都是机械的上课上课上课,这样的工作生活是无聊的,如一潭死水般沉闷。对教师而言,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真我?又如何深入学生的内心?如何建立教学微信呢?今天,当我思考这些问题时,竟发现在我8年的教学生活中,我从未与自己的内心导师和权威联系过。对于学生,我也是站在讲台上,用课本、用成绩和学生对话,因此,我的学生不敢和我亲近,因为我的权威让他们没有机会对我表达亲近
归根结底,我还是不完整的、分解的自己。幸好,我的内心此刻被唤醒;幸好,我醒悟在迷失自我的半途中。回头,亦然不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