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园共育:尊重孩子和溺爱孩子的界限在哪里?

家园共育:尊重孩子和溺爱孩子的界限在哪里?

作者: 师讯号 | 来源:发表于2021-03-23 16:21 被阅读0次

一位妈妈发朋友圈说:“如今做妈妈太难了,我是尊重孩子,却被亲朋好友指责是溺爱。请哪位大神告诉我,什么样的爱是溺爱?”

其实,为人父母谁没有这样的困惑?严厉了,怕孩子变得胆小怕事。松懈了,又担心调皮得无法无天。就这样陷入两难之境…...

01

可以说,80后90后的父母,是开始觉醒的父母。我们小的时候,大都是被我们的父母用简单粗暴又传统朴实的方法教育的。

简单说,就是做错事情要挨骂甚至挨打,被要求“一定要乖,要听大人的话”,被灌输“爸爸妈妈为了你好辛苦,你长大了一定要孝顺和报答父母”诸如此类的观念。

成为父母之后,我们开始学习和自省,明白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也应该被我们尊重”等道理。不过,你真的懂得如何“尊重”孩子吗?

你带五岁的儿子打预防针,虽然事先铺垫鼓励,打的时候,他却还是哭得惊天动地。打完针留观的半小时里,他依然哭哭啼啼,你耐着性子百般劝慰“好了好了不疼了啊”,他都还在抽抽嗒嗒,时不时还高一声抽泣。旁人对你侧目,你觉得尴尬,开始不耐烦。你皱着眉头说:“行了行了,打个针该有多疼呢?男子汉勇敢一点啊。”孩子不买账,你继续说:“看看人家女孩子都比你坚强,人家都不哭了,你就闭嘴吧。”耐心被磨光的你,忍不住觉得自己的儿子不听话,说不定还会生气地威胁他:“再哭我就不理你了啊!”甚至是“再哭我就打你了”这样的话。

怎么样,类似这样的场景熟悉吗?坦白讲,这样的妈妈已经是很有耐心的妈妈了,能做到铺垫、鼓励、劝慰这几点。只不过对孩子“执着”的哭泣,少了一点尊重。

是的,你没看错,是“尊重”。

尊重孩子的第一要点,首先就是尊重孩子的感受。也就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的感受。你觉得打针不疼,那是你。别的孩子能忍住哭泣,那是别的孩子。你的孩子,对打针的疼痛,有他独特的感受。不要觉得他小题大做,不要觉得他不够坚强,更不要理会别人的侧目。

孩子的成长有快有慢,不必要求他“坚强懂事”。你只需要紧紧把他搂住,很真诚地对他说:“打针好疼是不是?孩子你受苦啦。”不必接着讲大道理(因为打针前你已经讲过了,别低估孩子的记忆力),只要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就行了。尊重他的感受,尊重他对待疼痛的方式,这才是此刻对他最大的支持和安慰。

02

有一位父亲讲起孩子的故事,说那时候在老家,儿子常常跟奶奶一起午睡。

有一天,他在房内看书,突然听到儿子在对面屋内大哭。进去后发现,原来是儿子在午睡时尿床了。大概所有的小孩都避不开这件丢人的事……

奶奶没有动手打他,但是给他换裤子的时候,他却吵着不穿那条绿色的裤子。这时奶奶就火了,边骂边给他套了进去,又被他自己给踹了出来,踢到了地上。 

这个父亲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其实是尿床了,本身就不好受,怕挨批评,想转移大人们的注意力,奶奶的斥责,让他的情绪失控了。 

父亲去抱他的时候,他还很抗拒。于是这位父亲跟他说“尿床了没关系,爸爸小时候也经常尿床,有一次还被你奶奶打了屁股呢,小孩子都是这样,等你长大就好了。”儿子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一点。 

“来,告诉我,为什么不穿这条裤子?”“痛,穿着不舒服”这位父亲掀起他衣服看了一下,原来是裤头的松紧带太紧,勒出了印子。看到做父亲的在柜子里找衣服,奶奶看不过去了,说:“就知道惯着他,我看你今后怎么管得了。”

这位父亲没有说话,他觉得,孩子这时候需要理解,需要安慰。

如果这也是溺爱,那就这样爱着他。

如果一定要给尊重和溺爱找一条界限的话。

我觉得有两个参考点可以考虑:看父母是不是尊重“孩子还是一个‘孩子’”。另外看孩子发脾气或者需求时,是因为能力的限制还是故意地发小脾气。 

这其实就是对父母的考验了。

尊重“孩子还是一个孩子”,不是说“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以后再说”的放任不管,而是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需求。 我们见过太多被溺爱毁掉的孩子,要么出于放任而没有规矩的爱。要么是父母被孩子控制,失去了原则和方向。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提的小要求并不过分,那是他们内心的期盼。

03

上次看了一篇文章,讲的是一家人去海边玩耍的故事。

回家的路上,孩子弄丢了贝壳而哭闹不止。因为天色已晚,妈妈并不想“宠溺”孩子而折返回去,想让孩子接受“人生是充满无奈的。”而爸爸却答应陪孩子回去再捡一次贝壳。 这时孩子喜笑颜开,开心地捡回了满满的一袋贝壳。这次经历,让妈妈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因为孩子一直记得这件事,还跟老师同学分享这个温暖的故事。

人生的确充满了无奈,不是什么事都会顺心顺意。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为什么不多给孩子一些这样的温暖呢?孩子有时候真的只是一个孩子而已,多给他们一次机会。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请一定多一点耐心。 

一位母亲在整理东西的时候,总会不小时弄丢孩子的小玩具。他就会哭着要妈妈给找回来。怎么办?于是就会经常看到一家人翻开垃圾袋找东西的场景……无论最后找到与否,这都会让孩子觉得在这个家庭里,她是被尊重的独立的个体。而妈妈也学会在丢东西前询问一下小家伙还需不需要。这就是小小的尊重吧。

瞧!看上去像极了溺爱。可这都是孩子正常的表达和需求呀! 反而让父母得到了成长,学会尊重孩子,学会如何去爱孩子。

告别溺爱,教他勤劳善良,正直勇敢,但也告别粗鲁,父母的尊重和理解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相关文章

  • 家园共育:尊重孩子和溺爱孩子的界限在哪里?

    一位妈妈发朋友圈说:“如今做妈妈太难了,我是尊重孩子,却被亲朋好友指责是溺爱。请哪位大神告诉我,什么样的爱是溺爱?...

  • (136)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家园共育在...

  • 尊重孩子就要全听娃?爸妈想错了,尊重与溺爱几点区别,要搞拎清

    什么是尊重?什么是溺爱?在很多父母的眼中,尊重和溺爱总是分不清楚,并且由于将溺爱当做了尊重,坑害了孩子的一生。 李...

  • 《家校共育》第二课整理资料

    学生是家校共育的共同目标。一个家庭和学校之所以建立联系是源于孩子。孩子是家庭学校合育的目的。不尊重孩子的家校合作,...

  • 与孩子划界限的基础

    今天阅读了《为孩子立界限》这本书,读到了划界限的基础就是尊重。 尊重孩子哪方面的发展呢?就是尊重孩子的空间,尊重他...

  • 2022-10-17

    学会建立界限是一种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别人的重要方式。当你懂得尊重自己的时候,你会和孩子规定好界限,会告诉孩子,这些...

  • 家园共育,共创孩子的蓝天

    家园共育,向来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不同的时代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记得我们小时候,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能上学就已经很不...

  • 袋鼠

    袋鼠从不溺爱自己的孩子 他懂小时候在育袋的感觉

  • 第一周作业

    觉察自己: 1. 觉察记录体会自己—平时你是否尊重孩子? 我自认为尊重孩子。在溺爱和要求中纠结。我觉得我应该注意细...

  • 孩子成长离不开家园共育

    我是日记星球612号星宝宝,我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27期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15篇原创日记。 今天星期一,幼儿园举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园共育:尊重孩子和溺爱孩子的界限在哪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vf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