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蓝白说历史
想成为《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有多难?穷酸书生并不穷

想成为《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有多难?穷酸书生并不穷

作者: 阿根廷之夏 | 来源:发表于2020-08-25 22:36 被阅读0次

    在经典喜剧《武林外传》中有一个讨喜但是又比较真实的角色,那就是读书人吕秀才吕轻侯。这个人的角色在剧中显得十分迂腐且非常穷酸,为了两钱银子不惜挨郭芙蓉毒打,但是又在关键时刻十分勇敢,敢于单挑姬无命。现在大家觉得这个吕秀才只是一个失意不得志的读书人,一定意义上是个失败者,连自家的客栈都保不住,但是实际放到现在,他却是很多人高不可攀的存在。今天咱们就聊聊想成为《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到底有多难?

    讨喜但是又比较真实的吕秀才

    (1)摆脱文盲有多难?

    在大明时期,会写一点字和读书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对于庙堂之上来说,手下的人民懂很多学问威胁很大,就像《鹿鼎记》中陈近南说的一样,“读书讲理都进了朝廷做官”,也就是说官员们主要是靠知识上的垄断来对底层形成压制。但是话说回来了,底下的人要是一点字都不懂,那也很要命啊,啥事都做不了。于是朝廷大员们就推行了一套“三百千”,也就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就是吕秀才常说的,“我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其中这个千字就应该指的是千字文。

    但是就算是“三百千”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到的教育,很多人基本上是目不识丁的。咱们不说大明,就单单说大清时期的1880年,那年头大明亡了200多年了,那年头大清男人的识字率也才16%到28%,也就是说7成以上的人是文盲,推到大明,那数字还得进一步下降,因为毫无疑问的是大清的印刷术肯定比大明要强。也就是你穿越回去,能识字的概率不会大于30%。

    古代的文盲很多

    而且在大明时期,投胎到到不同地区,对你是否能摆脱文盲也很关键。一般来说,你出生在北方,你成为文盲的概率率就高;出生在南方,你成为文盲的概率就低。这倒不是我地图炮,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北方是前线,战火连天,经济不行;南方除了倭寇作乱,基本没啥大问题,而且有些倭寇还是中国人组织的,还跟地方大员之间关系暧昧。

    贡院放榜图

    在大明时期,南方的士子对北方的读书人呈现了一种绝对碾压,以至于出现了所谓的南北榜。在洪武三十年,也就是1397年,大明搞了丁丑科殿试,结果录取的51人中全是南方人,这下子直接让北人怒了,觉得是对北方人的欺负,于是告状。朱元璋看,哪还得了,于是增加了北人的卷子审阅,结果发现北人的卷子实在是不争气,不仅文理不通,还犯禁忌。朱元璋更气了,觉这帮官僚是故意拿些差的卷子来骗他,于是把主考官都处理了。在那年的6月开了夏榜,招了一批北方人做官。于是从朱元璋开始,大明就搞出了南北榜,这主要避免教育水平不均衡而出现的不公平情况。这种北人竞争不过南人的情况,很大意义上就是一个经济问题,南方很多家庭可以让读书人脱产读书,北人就比较难。

    (2)谁能考科举?

    好,就算你穿越到一户能让你读得起书的家庭,那么问题就解决了吗?并没有哦,兄弟们。在大明,人分四等,名义上是朱明皇族、官宦世家、农民阶层、贱民。这四个阶层构建了大明的生态圈,也为大明后来的崩溃埋下了伏笔。

    大家可能觉得那朱明皇族最舒服,但其实是也不是。要是大家都能像万历帝封的福王那样,那肯定舒服得不行。但是实际上皇族除了部分人之外(比如造反的宁王),是没啥权利,这些人也不能考科举,只能被人当猪养。所以这些人就没事生孩子挣钱,因为大明朝廷按人头给钱。这些人是下限高、上限低,但是在后期面对朝廷也是得战战兢兢的,比如南明隆武帝朱聿键在还是唐王世孙的时候,唐王老想害他和他的爸爸,但是就是苦于朝廷的监督不敢下手,才让隆武帝有了活下来的机会。

    造反的宁王

    如果投胎到农民家里,那么起点其实不算高也不算低,终究还是存在一点机会的。农民子弟在明代考科举想毕工于一代人,基本实现不了,而是要讲究一个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一般是第一代人省吃俭用,攒下一点土地。第二代人读一点书,然后继续攒一点土地,完成经济基础建设。第三代人中选一个会读书的重点培养,很大的程度上就是让这个读书人脱产读书,这样就使得他有考中功名的机会。等他起来再先考带后考,所以说这个环节最难的还是第一代人。当然那些因为一家族的努力而读书出头的人,后来就必须要反哺家庭,这是职责和使命。比如说《万历十五年》里的李贽,就是因为怕回去之后被家庭当成工具来利用,因为退休回家的官员叫做乡官,本地的官员见到也是要礼敬三分,也是有着一定权利和地位,所以李贽为了逃避这个义务,最后强忍思乡之情不会回去,在外面漂泊。

    泉州人李贽

    最惨的就是贱民了,比如说那些匠人籍、出了事的官宦之家,绿帽子这个词就是当初用来羞辱他们的。这些人别说科举了,就是日常生活都比较凄惨,没啥地位,经常被人所看不起。

    那谁是大明王朝的第一阶层呢?答案是官宦之家,他们才是大明的操作系统。比如说大明万历帝二十来年不上朝,大明还是歌照唱,舞照跳,一点问题都没有暴露。这些人是大明的职业经理人,也就是大明那些CEO不做事,大明也能稳步的烂掉,不至于亡的那么迅速和突然。

    这些官员为啥这么厉害呢?这些人的选拔是通过较高水平的科举,然后在经过大明官僚机构的培养而形成,虽然培养出来不一定会有啥能力,但是肯定精通于做官僚。所以这些人自身经历了大明的科举制,又掌握了一定的资源,所以他们的子弟在科举中是占据天然优势的。在《武林外传》中,吕秀才提过他是知府的孙儿,也就是说他也是官宦之家出身,只是他的祖父死得太早,恩泽还没来传给吕秀才。

    吕秀才也是官宦之家的后裔

    但是这伙人跟大明是单纯的合作关系,他们并没有把自己真正看成大明的臣子,而只是单纯的合作。大明有钱有势的时候,他们效忠大明。等大明日薄西山之时,满口忠君爱国的满朝文武投降得飞快,就算是铁骨铮铮的钱谦益也因水太凉之故无法殉国报恩,只能做了大清的狗。

    (3)想当秀才也不易

    在明朝,没有功名是很难称得上是读书人,也就是说想要成为读书人,那最少要有一个秀才功名。所以在《武林外传》中,虽然大家都在嘲讽吕秀才穷酸,但是朝廷超级捕快郭巨侠的女儿郭芙蓉还是承认吕秀才是一个读书人的。那么秀才就好考吗?答案也是否定的。

    先是读书就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了,但是这个搁在吕秀才身上倒也没啥,祖上虽然死得早,好歹也给他留了一间客栈,虽然后来他卖掉了,但是地契还是他的,所以他也就有钱买书看。再是参加考试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想取得秀才身份还得参加县试、府试、院试。县试好理解,也就是知县组织的县试,这是一场最基础的选拔,要争一张府试的入场券。通过之后还得跑到市区里去考府试,这个时候要是你本来就是市区人,那么不会出现舟车劳顿的情况,吕秀才是知府的孙儿,就算他的祖父再怎么混的不好,在市区立足应该也是问题不大。

    吕秀才还是有点家当的

    在府试中能有不俗表现,那就有机会获得童生的资格,让你有机会能够参加院试。院试一般是在省城,主官叫做学政,是大明朝廷派到两京一十三省任职,任期为三年。如果通过了院试,才有了秀才的功名。当然秀才这个功名的含金量也不一样,分为6等的,第一、二等叫做“录科”,有机会参加更高级的乡试,也就是升级去考举人,同时这些人还有国家补助。次等的秀才只能明年再来考,直到考上一、二等,能让国家养,能去考举人。吕秀才能为了二钱银子去给佟掌柜打工,那估计也是考得不怎么样。

    (4)考上秀才就不是平民了

    当然了,秀才那么难考,当然就有他的好处了,那就是考上秀才就不是平民了。首先就是不用给朝廷出工(户内二丁差役),那在现实中的吕秀才肯定不会孤身一人,起码会有一些小富翁来投靠他,除非朝廷永远不征役,这是政治地位上的优势。

    另外,秀才可以不交公粮,单单这点就会让很多地主来巴结秀才,或者说很多地主会去考秀才。大家要是看明朝史,会发现很多明朝大员本身就是一个大地主,这是属于制度上的弊病。这是在经济地位上的优势,所以吕秀才混的那么穷,跟他的清高脾气有着强相关,不然他要是市侩一点,都不至于为了二钱银子来打工。

    为了二钱银子,吕秀才难受了半天

    第三是见到知县等官员是可以不下跪的,也就是说这些人在社会上是有很高地位的。也就是客栈里这些官二代(捕快体系高官之女郭芙蓉、国安局子弟白展堂)、黑道二代(断指轩辕之子、皇宫御厨弟子李大嘴)、富二代(汉中知名镖局长女、衡山派掌门夫人佟湘玉)看他没啥特殊的,一般人还真的不会咋看不起他,当然除了书院先生这种文人,会比较鄙夷他,因为书院先生很可能自身也有功名在。

    书院先生骂吕秀才是猪脑子

    (5)读书不易且读且珍惜

    《武林外传》中人物往往都有着残缺,白展堂缺乏合法身份,郭芙蓉缺乏别人认可,佟湘玉丧夫,莫小贝和嫂子相依为命,李大嘴目不识丁,吕秀才满口子曰难中举。但是很多时候,电视剧中的小人物,往往已经是大家日常生活中高不可攀的存在了。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那段话所说,每当你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好的条件。古往今来,现在应该是摄取知识最方便的时代,大家要珍惜读书的一点时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成为《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有多难?穷酸书生并不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xd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