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取悦症》

《取悦症》

作者: 余温未减 | 来源:发表于2017-10-18 20:54 被阅读0次

核心内容

作者认为,取悦症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认知型取悦症、习惯型取悦症、逃避型取悦症。这三种类型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心理机制。不论哪种类型和心理机制,都会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高昂成本,也会影响人格独立和自我进步。

我们可以尝试从三个方面调整心态:一、多强调自我意愿和需求;二、懂得并学会拒绝;三、内化自己的成就感。

一、认知型取悦症

这类取悦症由三个错误观念引起,它们分别是:

1. 逻辑陷阱

这类人认为,“只要我对别人好,别人就应该对我好。如果别人对我不好,那就是我自己不对。”他们内心的矛盾始终指向自己,不指向外部,不管什么问题都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陷入逻辑陷阱中。

他们对自己要求特别高,同时对别人也有很大期望,但从来不把自己的需求明确说出来,觉得这是麻烦别人,这就导致别人无法满足他们的高期望。

当期望落空,他们又会感到失落、难受、沮丧,甚至愤怒。他们对自己的高标准里还有一条:不允许自己表达愤怒。把所有的愤怒情绪都内化作用到自己身上,造成他们认为这都是自己的错。

2. 别人的需求永远摆在第一位

有取悦倾向的人像圣人,永远在无私奉献。他们不断地给予,把最好的给别人,把不好的留给自己。但其实这种做法在人际交往中并不合适,当你一味不求回报付出时,你的动机就会变的可疑。

3. 为满足别人而牺牲自己

舍己为人的互动方式,在人际交往中很难成立。

【案例】

萨拉一遇到自己钟情的男士,就马上把自己置于低声下气、唯命是从的位置,觉得只要男朋友高兴,牺牲自己也无所谓。因此男士和萨拉刚开始约会时,都特别喜欢她。但每次恋情的新鲜劲过去后,男方很快就会开始嫌弃她,恋情也往往是无果而终。

二、习惯型取悦症

这类人把取悦他人当做一种习惯,甚至带有自我强迫性质。他们对自己缺乏客观评价的能力,想通过持续取悦他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得到别人的认可,能够让这类人获得极大的心理快感。而这种快感又不是时刻都能得到,如果通过取悦他人就可以得到认可,那么取悦他人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并且上瘾。

三、逃避型取悦症

上述认知型和习惯型取悦症都有一个共同点:其动机是为了获得别人认可,从而主动迁就别人、迎合别人。还有一种取悦症的动机是为了逃避:逃避坏情绪、拒绝、暴力、冷落,逃避自己心中的内疚自责。

这些被逃避的对象,往往会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恐惧。为了不直面恐惧,所以选择了逃避,期望通过逃避,给自己营造心理舒适区。在这种心理机制下,这类人会做一只“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不愿意直面矛盾,成为逃避型取悦症患者。

四、21天取悦症改善计划

1. 去掉头脑里的“应该”

取悦症患者在脑海中缺乏弹性和余地,他们总会说“我应该这样、那样”。有意识地把这些“应该”,替换成“如果我愿意”的句式会好很多,比如“如果我愿意,我可以满足那些重要的人对我的要求和期望”、“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在重要的人面前保持愉快和乐观”。

首先,这些表述中加入了自我偏好的条件;其次,表述中还加入了选择权;最后,告诉自己并不是要满足所有人,只是满足重要的人,并且这不是义务。这样一来,对自我苛刻的要求就被软化了。

2. 学会拒绝

取悦症患者最大的困扰之一是不会拒绝别人。对此问题,可采用拖延方法。

比如对方在电话里向你借钱,而你的内心其实并不想答应——并且你很清楚,如果答应之后自己将后悔——这时你可以选择先拖着,说过段时间再答复。这样推脱几次对方就会明白你的态度,而你也不会被别人的要求所控制。

3. 学会自我认可

取悦症患者对自己的评价往往都来自别人,他们习惯于否定自己,从不奖励自己。因此要设法多给自己正面评价、给自己奖励,不把自己的成就感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真正的成就感,永远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金句:

1. “取悦”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惯性,是具有某种强迫性的上瘾行为。

2. 很多人的痛苦并不是来源于别人的伤害,而是来源于完美的自我期望——这种人想让所有人都满意和喜欢,把别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却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3. 设法多给自己正面评价、给自己奖励,不把自己的成就感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真正的成就感,永远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相关文章

  • 《取悦症》

    核心内容 作者认为,取悦症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认知型取悦症、习惯型取悦症、逃避型取悦症。这三种类型分别对应着不同的...

  • 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

    取悦症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认知型取悦症、习惯型取悦症、逃避型取悦症。这三种类型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心理机制。不论哪种类...

  • 2020-02-11取悦症患者

    取悦症患者,取悦症严格来说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日积月累的习惯。习惯取悦别人的人,很难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取悦症...

  • 2017-10-18

    取悦症

  • 《取悦症 不懂拒绝的老好人》 走出取悦的沼泽

    《取悦症 不懂拒绝的老好人》将取悦症分成三种类型:认知型“好人”,习惯型“好人”,情感逃避型“好人”,取悦者通过取...

  • 与其取悦他人,不如把时间换成能力

    由于自己的孤陋寡闻,直到听了今天的晨读才知道取悦症这个词。细细一想,多年前自己也曾一度有轻微的取悦症倾向。 取悦症...

  • 取悦症

    首先,取悦证不是一种病,只是当老好人的行为习惯,这种行为习惯会在生活工作中带来高昂的成本,也会对建立独立人格和自我...

  • 取悦症

    不懂拒绝的老好人 作者:哈丽雅特·布莱克 取悦症不是一种病,是一种好人做过头的心理倾向!很多人总想做一个好...

  • 取悦症

    我们经常遇到一类人,挺聪明的,也很勤奋,但就是做事畏手畏脚,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的,生怕做错了事似的。平时能感到他们...

  • 取悦症

    取悦症是一种心理行为的表现,他们总是把别人的需要摆在第一位,从来不会对别人说“不”,始终在争取周围每个人的认可,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取悦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ze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