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楞 严 经 讲 记
净界法师
正示二本
在本经当中讲到二种根本。
佛陀把我们一念心开出二本,一心具足二本,一个是杂染生死的根本,第二是清净涅槃的根本。
举过出由
先指出三种人的过失。
前面佛陀讲了七处破妄的经文以后,佛陀正式要开显真心的时候,佛陀前面是放光现瑞,从六根门头放出光明,来表示妄想即将破坏,真性即将开显。所以前面是一种放光现瑞的方式来表法,这以下佛陀就正式说法,佛陀正式说法来告诉阿难。
凡夫之过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
佛告阿难尊者:一切的凡夫众生,从无始的生死以来,每一个众生的生死归纳起来只有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种种颠倒,这就是惑业苦的惑。颠倒的意思在佛法就是说我们迷惑了,迷惑就是我们对真如本性产生了迷惑,迷真起妄。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念,真如不守自性,我们没有真实的安住在我们清净的本性,我们一念妄动向外攀缘。
我们习惯性认为向外攀缘是对我们有好处的,其实错误了!我们产生错误的认知,其实向内安住对我们才是有利的。所以我们产生一种错误的认知,这个就是颠倒。向外攀缘的结果就是产生了烦恼,贪嗔痴的烦恼,所以种种颠倒就是一种贪嗔痴的烦恼,这是一种情况。
第二个、业种,当烦恼的活动久了以后就推动我们的身业口业去造罪,造杀盗淫妄的罪业,而这业就会有业力,这就是业种。
第三个、自然,这业力就会招感三途的果报,刀山油锅的果报,这个就是自然。
我们每一个众生基本上就是惑业苦的相续,这种情况讲一个譬喻就如恶叉聚。这是印度水果的名称,这种水果它不生则已,一生的话它同时生三颗,惑业苦。这表示我们一种造恶凡夫,它是由于迷惑、造业最后受苦,产生一种相续的情况。
外道之过
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
前面讲的是造恶凡夫,这个地方是修善的凡夫。他也能够依止外道的法门来做一些所谓的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法。依止善法因为内心的想法不同,而产生了诸天的果报乃至于变成魔王,或者魔王的眷属。
我们加以说明:
其实造善造恶都是攀缘心,只是说他们所攀缘的境不同。
前面的造恶凡夫他所攀缘的境是五欲的境界,一种杀盗淫妄的境界,这个地方他所攀缘的是一个善法,一种布施的境、一种持戒的境、忍辱的境,但是他在攀缘这个境的时候,产生一种追求人天福报、或者追求人天感应神通的想法,所以变成了外道跟魔眷属,其实它的本质都是攀缘,只是所缘境不同。
二乘之过
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
发了出离心修习四谛十二因缘的这些修行人,他们基本上都希望能够成就无上菩提,成就圆满的佛果,但是因为他的心是向外攀缘的,结果在成佛之道当中,产生了偏差、产生了歧路,而变成了声闻缘觉。
前面二种凡夫造善造恶是攀缘有相的境,包括杂染的境跟善法的境,这地方二乘人所攀缘的是无相的真理,他攀缘一种我空的真理,他向外攀缘我空的涅槃,结果也丧失了万德庄严的无上菩提。
总而言之,这三种人的过失,都是以攀缘心来修行,结果都得不到佛陀的真实功德。
指出原由
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皆由不知二种根本,你在修行之前你根本不知道我们这一念心具足生死、涅槃二种根本,所以错乱的依止生灭的妄想来修学,这种情况就好像你拿沙去煮,想要煮成美好的食物,纵然经过尘点劫的时间,沙还是沙,顶多变成热沙。沙你去煮一辈子永远都不能吃的,为什么?因为它的本质是沙,不可能变成美好的食物。
我们今天因为错乱的用心,即便你做了很大的加行,但是因为你本质是虚妄的,所以我们得不到真实的功德。
那什么是真实的功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