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正式复工,其实在之前已在家办公一周。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宅在家里一个月,每天看着外面阳光普照的天气,感觉自己就象一只被困的小鸟。当听到复工消息,居然没有之前嫌弃和抱怨的心情。取而代之是期待。
这印证网上所说:不工作需要你,是你需要工作
疫情前刷抖音说假如给网络,给你足够吃和收入,让你在这待几个月是否愿意。当时看到时就感觉很可笑,试想谁不愿意,还要噌热度。结果自己尝试后,却最想做就是如网上一个被隔离14天,终于可以出门的大叔兴奋的样子,手舞足蹈说要下去跑几圈的体会。
其实我们进一步细想,假如欧美也有这种动员,需要在家一个月不出门,相信他们可以过得很习惯。看看书,种种花,与孩子玩玩游戏。这也是他们日常的生活。那么为什么中国就不行呢?
用我们通俗话讲,中国人就是劳碌命。主要有几大原因:
1.生活环境以及福利条件相对优越:你所说的阳光,乐观,自信的外国人,大部分应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由于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福利以及相对轻松的生活氛围,加上不那么激烈的竞争环境,他们的后顾之忧相对来说要少很多,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无法得到,谈乐观阳光自信怎么说也是空中楼阁.
而中国刚刚从温饱走向小康,人口众多,政府管不了太多,各自扫门前雪。一个月没开工,就叫苦连天,各种房贷,车贷,孩子的奶粉等各种经济压力扑面而来,成年人的危机。
2.务实且知足:外国人更追求的是精神自由和(人生经历),对于物质和面子追求相对来说并不是他们的首要目标。基于这种不同的人生观,他们所追求的东西比国人所追求的更容易达到,因而会乐观而自信。
但中国人目前打造的文化是通过努力和自律,让下一代生活更好,让父母骄傲的奋斗文化。当两两聚在一起时,外国可能聊聊孩子等,但中国人却在聊如何创业,发现新机遇。永远在奔跑上。
那么从长远角度看,宅文化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是利还是弊?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女士表示,宅文化在中国是舶来词,御宅族,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渊源深,以后相互影响的可能性也很大。从性别的角度看,一般人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宅,中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女性比男性更宅。她还表示,中国人比外国人宅,现代人比古代人宅。
她还表示,人越宅,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就越大。延伸的外卖,线上购买等行业的发展。
无论如何,疫情下宅是无奈之举。生命就像是一场徙步旅行,穿越荆棘和沼泽,我们终将迎来最美的风景。疫情终将被战胜,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