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阿柴,
周二快乐?!
今天我们聊聊读书太少和不爱思考,到底哪个更致命?
我决定给它们拆开说说。
01
读书太少致命吗?
首先我们得先谈一个误区,读书多并不一定懂得多。
从我有印象起「读过xx本书」就已经是一件邻居阿姨炫耀的资本了,
典型的就是“我儿子最近读了什么什么书,你们家阿柴呢?”
好在阿柴还算给父母长脸,从小就比较爱看书,(虽然基本上都是网络文学和科普类的书籍),此时电脑前的我一脸尴尬。
读书这种事,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根本不值得炫耀。甚至你不主动去问的话,根本都不知道人家半年读的书能赶上三学期学的文化课了。
我在微信读书的评论区看到过一年读上百本书的大佬留下的打卡书评
对他们而言,读书就像喝水,吃饭,累了休息一样,是一种已经融入到骨髓里的生活方式。
我觉得这种“读书即资本”心态的源起,应试教育应该来背个锅:长达十五年的按头式教育和填鸭式学习,将「读书」这件事,抬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
在高强度、高节奏的学习环境下,基本没接受过社会毒打的学生们,都不知道除好好学习以外,还有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他们会有意无意地通过拔高读书的地位,
来弥补自己与理想之间的距离。
在学生时期这种事情真的很值得炫耀,比如,听见谁说“我一个星期刷了五套真题”,我不光羡慕佩服的,还会说两句“xx,xx,太xx了”。
但进入社会后,我要是听见同事说“我一个星期加了十个小时的班”,我还是会说两句“xx,xx,太xx了”。于此同时默默地打开某招聘软件。
这两件事,其实本质是一样的。所以过度吹捧读书,就像是和别人炫耀自己多能吃苦一样。小时候还能拿这事装装13,进入社会就稍显幼稚了。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读书多没什么值得炫耀的,读书少也不必感到羞愧。
再拿「感知」和「认知」的区别来说说这事吧,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是两码事。
读书的本质是信息的输入,书上由文字组成的信息,就是感知层的东西。
把信息转化成你理解知识后,它就算是升级成了认知。
“这个月读了 3 本书” “今天阅读了一小时”这种朋友圈打卡,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但只有把书上的信息完全消化变成自己的认知,才算真正的达到阅读的目的。
所以你应该炫耀的,永远不是「我读了多少本书」「我花了多少时间读书」,而是通过读书「我学到了什么」「我输出了什么」「我创造了什么」。
读书的意义在于转化成自己的认知,所以读多少不等于懂多少。
并且朋友圈各种其他自媒体软件上的打卡,目的不在炫耀,而在督促我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好啦,聊了这多,有没有对你有些启发呢?
绕了一圈,我们再回到刚开始的话题,读书太少致命吗?
这得分两种情况说。
哪怕是读书很多的人,像比如阿柴,上学那会儿,真的读了很多书,但都是对学习没什么帮助的,这样其实比读书少的人还致命。因为我不止没学到啥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哪怕是读书很少的人,但是他死磕的是那种相对比较深奥的书籍,即便为此花费了大把的时间,但也汲取到了扎实的养分。
书的质量很重要。读也很重要。
读书,永远是自我提升最廉价的方式。后期会整理阿柴这几年读过的书单,聊聊对我有用的一些书籍。
02
思考太少致命么?
再说一个误区:思考并不等于记忆。
看着很迷惑吧,思考当然不等于记忆啊。
但你仔细想想,有多少“思考”,其实都只不过是你的“记忆”?
应试教育快出来再背个锅吧,回想你高中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函数无所不晓的年纪,是不是看着细胞壁,就能填出叶绿体,看到3.1415,就能脱口而出后面的一百多位数?(什么,这你也能,佩服佩服)
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中,思考是与知识挂钩的,往往经过思考,才会得到知识。
而在应试教育这套模式中,最重要的其实是对知识的记忆,而不是思考。
教科书给我们的,就是已经精简过了思考过程,只需要“背下来”就行的“知识”,比如公式和口诀。
所以,千万别把你的记忆误认为是你的思考。哪怕是知识,但不是通过你自己的思考得出来的东西,只能算是记忆而已。
此时你一定想问,那到底什么才算真正的思考?
随着你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大脑会越来越混乱,系统会越来越无序。
如果放着不管,大脑就会变成个垃圾堆。
而思考就是在建立新的秩序。
去把信息甄别,把知识归类,把内存整理,把大脑从不断增加的混乱中解放出来,让它时刻保持干净和整洁。
思考,本质上就是对知识的管理。
所以真正的思考,就是看你能不能在混沌中发现意义,将无序转变为有序。
在这儿阿柴也建议:对日常生活的细节,获取到的信息,外界得到的反馈,都本能性的思考一下。小学的时候我的数学老师说过一句话,脑袋越用越灵光,相信我,多思考一定能发现一些平时你"看不到"的知识。
最后,借用孔子的一句名言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鲁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