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热点想法
当买房变成负担之后,你会怎么选?

当买房变成负担之后,你会怎么选?

作者: 白卷儿 | 来源:发表于2017-10-09 09:39 被阅读564次

1

当年孙中山提出“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期望当时的政府应该解决民生问题。通过居住和耕地使用制给老百姓安全感。

而现在呢,我们正在经历供大于求,物质并不匮乏的时代。对于房子,刚需的有多少,投资的有多少,大部分房产资源都掌握在投资和资本运作大佬手里,真正刚需的百姓并不一定买的起房。

房子现在更多的变成了一种象征。结婚有房就嫁,你住在XX别墅区,你就是有钱人,早就忘了吃饭只能用一只婉,睡觉只能睡一张床最本质的生活

大部分人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怎么做的少赚的多上,怎么通过掌握金钱和资源获得尊重上。引用樊登老师的一句话:你因为有钱就获得尊重,这个方向是错误的。



在这样的病态环境下,有些人认为没有房子就是失败,这种失败大部分体现在男性身上。我认识的大部分男性时长会说:我现在30了,什么都没有,没有房子,没有车子,家里亲戚会背地里取笑我的,家人会被看不起的!

而按照中国目前大部分城市的房价和工资水平来看,30岁买不起房子其实再正常不过,反过来30岁能买房子的大部分都是父母出了大头,或者是父母那一辈就已经为自己的儿子准备了房子。

我们这一代都还没过好,可我们已经在考虑生了个儿子要为他准备房子的事。这样的压力和思想不在少数。



2

大部分人为了房子不敢换工作,不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敢去旅游,不敢过多的交际。

前几天我听到关于房子让我最触动的一句话:‘我和我老公工作上不敢有什么变动’。

“我们在高新区的房子准备装修了,去年我们又买了一套商用小住宅;压力真的好大,车不敢坏、每个月要还太多贷款,好担心,我和老公任何一个人的工作都不敢出问题。”她用的是‘不敢’

在我看来他们小两口应该过的是很爽很爽的,她是澳洲某知名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回国后就在农商银行总行上班;他老公是中科院的研究生毕业后在成都某个科研所上班。2个人加起来的待遇不会差,日子会过的很爽才是。

可当她说:我和老公的工作都不敢有什么变动。听到之后就有一种无形的紧张感。他们是被房子绑架的其中一个家庭,像他们这样的家庭还真不少。


“我一个同学家里是有房子住的,但是她婚后想和老公努力再买一套,她说她给自己做了计划婚后3年就要买房,现在实现了。我邀请她明年一起去旅游,她说:不行啊,房子要装修了还有贷款,我们还不能出去玩儿,我好羡慕你,每年都要安排自己和家人出去玩儿。”

可,能不能出去旅游不是她自己选的吗?在出去看世界和房子之间做选择我选了去旅游,她选了苦哈哈买房子还贷款搞装修啊。

现在这个环境,对于大部分年轻家庭来说,如果还有什么比扩大自己视野,增加自己见识更重要的,我想那就是房子了。为了一套房子,他们可以不吃不喝不睡觉,不玩儿不看不听世界,有房子得永生

那这样人来到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义?因为一套房子错过了太多,太多!

如果有了房子我就必须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降低家人的生活质量,我宁愿睡出租屋。自由洒脱。




3

房子除了绑架年轻人的生活,还绑架了我们父辈的生活。

“我有个哥哥在结婚之前,我哥没说要房子,就算要房子只需要贷款首付就可以了。

他父母倒体贴,每天省吃俭用,双老都已经65以上了,他们家那一片区全被拆迁了,但还没开始开发,他们就捡了周五方圆10亩地来耕,种经济作物,65岁以上双老+10亩地,任何人都可以想象劳动强度。

就因为他们准备给儿子全款100万买房子结婚,他们那一代对房子的归宿更是根深蒂固,而且那代人对贷款总是觉得不划算的,他们过不来有贷款的日子,也不忍心让儿子过有贷款的日子。”

由上一代人对房子的归宿延续到我们这一代影响到整个社会,更多的是影响所有的房地产商,他们利用我们想要的归属感,狠下心来,赚取溢价。我们照单全收,甚至还会延续到我们的下一代。

可怕的不是有没有房子,而是没有房子自我认知的失败感,这个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带给我们的。

不过很好的是,现在的调查来看,有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如果在生活质量和房子之间做选择,大部分选的是要生活质量。



4

买房子,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他人评价的认知,并没有一个合理的自我概念:即如果我到了一定的年龄我没有买房就是失败的,就是没有能力的体现。

周围的价值观也是这样,但普世价值观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好处,就像去年发生在哈尔滨一位年轻人因为房子被群众群起而攻之

“哈尔滨某小区售楼部发生了一起令人难以置信的群殴事件。

被打的是一位年轻人,高高瘦瘦,面对众人的群殴,他还逃到了附近的一家小餐馆,操起一把菜刀欲要反击,幸亏民警及时赶来。

爹妈要给儿子买婚房,年轻人觉得太小没面子,当街吵起来,还把父母打了十多分钟,结果遭到了路人群殴。”

这个事情除了房子问题更多的是教育问题,但房子是导火索。可以见的房子在父辈心目中的分量,年轻人认为父辈给自己买房子结婚是理所应当。

这个事件值得我们反思,是否应该像周围人那样把买房作为唯一标准?是不是应该把房子看的那么重要?

哪怕是我有时候也会误认为有了大房子就是有钱和成功的标志。当周围人谈论自己有2-3套房子,我条件反射的好羡慕。

但经过深度思考发现,你10套房子也只能住一间。

搞清楚自己人生旅程中每个阶段最重要的什么?搞清楚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是否适合买房,买房之后和不买房会不会对自己既定的目标有所影响?

买房就一定幸福吗,有了物质就一定幸福吗?不尽然!

调查发展物质能够带来的幸福感是稍纵即逝的,给你一打钱你也只能开心不过一小时。最幸福的甜,是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对自己,对父母,对爱人,对周围人的意义,然后去实现,这才是可以让我们持续拥有幸福感的核心。



就像香港最早的女打星,郑佩佩,她没有钱吗?肯定不缺几套房子的钱。但她仍然租房子,看过她的一个采访:直到今天我都租房子住,其实我曾经有过很多房子,但现在这样更轻松一点,人就是睡一张床,没有压力会更自在。


她所说的压力应该就是:房子太多的压力,需要花精力去维护;而有些有房子的人的压力是拼其自己和家人的一生去还贷款多把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人和事上比花在一堆钢筋混泥土上更值得。

举了这么多买房的反例,不是说买房不好,而是透支自己和家人去买房真的不是实现幸福的最好办法;租房确实可以更轻松,但是也要面临频繁搬家的苦恼,买房不买房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健康的自我概念

不靠外界评价度日。

任何事情想清楚了再去做,这是对自己和爱人负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买房变成负担之后,你会怎么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eu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