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豸
旧时过年,年味特浓,每个环节显得那么庄重。当然也会有很多禁忌,有些禁忌今天看来简直不可理喻,但从中可以看出人们的心怀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向往。
除夕上午,贴完春联,年就真正开始了,从言谈举止到生活细小环节,都要心存敬畏,处处要体现吉祥和顺的氛围。
说话要说吉祥语,像坏了、死了、完了的话是绝对不允许出口的。我小时候有个口头语,爱说完了,每到过年总得挨几次训斥。训了也还是不长记性。
说到吉祥话,想起小时候父亲给我们讲过的一个故事:说是从前有一个商人,家境不错,还雇了个裴姓伙计。三十晚上煮饺子时,商人想讨个彩头,就问正在煮饺子的老裴:“伙计,有没有挣啊?”
这句话的表面意思就是饺子有没有破皮的,但是过年说破不吉利,而要说挣,隐喻来年做生意能挣钱发财。偏偏这个伙计说话口无遮拦,又没理解东家心意,张口就回了句:“放心吧,有我老裴(赔)在,挣不了!”这一句话差点给东家气疯,过了年就把老裴给辞了。
除了说话之外,各个方面都得加以注意,生活产生的垃圾、废水不能往外倒掉,而是要收纳起来,就连灶堂里的草木灰都不能扒出来。还有院子脏了不能扫,扫了有扫兴的意思。扫屋地也要从门口往里扫,意思是往里收财。一直积攒到初三,才能倒掉。衣服穿脏了,可以换,但换下来的要等到初六才能洗。
除夕的晚饭就比较隆重了,会做上十多个菜,吃完了饭,开始包饺子。大人们都要伸手,有擀面皮的,有包的,小孩子也洗了手,往帘子上摆饺子。
这个场景最为温馨,全家人一边包着饺子,一边说着话,或者讲古说往事,或者破闷儿(猜谜语),那气氛真是无限美好,至今令人回味。
我至今还记得父亲曾经给我们出的一个谜语:
赵子龙月下战败逃走,
宜良县借粮草点且全无,
吴大人天黑救援来迟,
潘巧云难为无水米之炊。
这个谜语可是难住了我们兄弟几个,猜了好半天也猜不出来。后来父亲只好告诉了谜面,原来是繁体字的“當”字。当时,我连这个字都不认识,如何能猜得出来。
年夜饭是最隆重的时刻,年夜饭做好了,先放炮接神,接完了神,回屋后父亲点着了香和红蜡烛,煮好的饺子捞出锅,第一盘也供在了香案上,我们在父亲的指令下,跪下给祖先和神明磕头,然后才能开始吃饭。
年夜饭必须人人上桌,即使熬不了夜的孩子睡着了,也要喊起来吃上几口,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
吃完了饭,不能马上睡觉,还要守岁。这时候,可以给长辈磕头拜年了。那时候日子还很穷,没有钱,父亲只给我们每人两角钱的红包。
这些往事过去了多年,依然记忆犹新。那些年虽然穷,但过年却充满了年味。也许就是这浓浓的年味,让人对未来的日子充满奔头,期望未来的日子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