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写的是古人,却融合着现代的故事,让我们从遥远的故事中看到了现在的自己,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第一眼看到这个故事时都能够不约而同的一口气读完并拍手叫好,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李善得,所有心中所想都被作者准确无误地表述出来,大腿一拍,这不就是写的我嘛,是的,也许你我皆是那个李善德。
从九品的小官当了二十年,明算科(唐代用于选拔算学方面的专门人才)出身,虽然唐朝在盛世时开创了这个遥遥领先于世界的科举科目,但相比于四书五经,这个专业实在太冷门了,即使及第也只能做个不入流的小官,所以李善德相当于大学没选好专业,就业之后人生一直平平无奇,日子得混且混,官场打工,低头哈腰,谨小慎微,憋憋屈屈地得过且过吧。在国家的政治中心工作了二十年,在郊区买个房子还得贷款,前半生攒首付,后半生还房贷,打工人真的不容易。
可偏偏命运专门作弄老实人,碰上了不友好的上司和同事还吃了个要掉脑袋的哑巴亏,无处申冤,无人可求。幸亏有两个知己好友韩洄和杜甫,大家当时都是官场底层小人物,惺惺相惜,韩洄老练有谋,杜甫正义有勇,在朋友的鼓励下李善德决定为家人放手一搏,既然都是个掉脑袋,那就让脑袋掉得有价值。
“就算倒下,我也要知道自己距离终点有多远。”
出发时李善德一改唯唯诺诺的态度去和刘署令要了三十贯钱,像极了老实人被欺负到忍无可忍决定反击一下,反击的动作还不敢太大,就只要了三十贯钱,貌似人被打压太久,连反抗都没有了底气。李善德奔波了一个多月满身疲惫的到达了岭南经略府,可想而知,一帆风顺这种词从来都不会用在小人物身上。经略使的暴躁和冷漠让身处异地的李善德又灰了念头,不如直接投水算了,何苦挣扎。人在万念俱灰的时候往往会这么想,死是最好的逃避方式。
但天无绝人之路,李善德遇到了他在岭南的第一个贵人胡商苏谅,苏谅是商人,正所谓无奸不商,他绝不会做亏本买卖,但李善德不再乎,跟命比起来,利不值一提,相处久了,苏谅也为李善德的执著和坚韧所动容,这个重利的商人是也将李善德当作了知己。在苏谅的指引下李善德遇到了他在岭南的第二个贵人峒人阿僮,这个善良的姑娘不知道皇帝的概念,但相处之中他觉得李善德是个好人,是个不会仗势欺人的城人,她便诚心待他。在阿僮和苏谅的帮助下,李善德靠着自己一身的算数本领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反复对运送荔枝的方法和路程进行试验改良,穷尽一切可能终于找到了可以在十一日之内将岭南的新鲜荔枝运抵长安的方法。
李善德心思单纯,不懂官场的机关和门道,险些在第一次回长安的路上便命丧黄泉,幸亏林邑奴相救。林邑奴生下来便是奴,没人把他当人看,只因李善德赏了他一口酒,激起了他作为人的自尊心,这是生平第一次被当做人看待,这种尊严的满足可以用生命来交换。封建专制的牢笼下,底层民众在权利面前如蝼蚁草芥一般,命不由己。这点在李善德见到了当时权倾朝野的右相杨国忠时也深深体会到了,权利的力量竟是如此巨大。
在各个职能部门被当成足球被踢了一圈之后,李善德遇到了太监鱼朝恩,他本欢喜地以为又一次遇到了贵人,但在老友韩洄的指点下终于恍然大悟,自己只不过是权力巅峰执掌人手中的一枚棋子罢了,命不由自己,和林邑奴又有何区别。
李善德靠着右相的权利打通各个关口,不计人力成本,终于在六月一日贵妃生辰这天将新鲜荔枝运抵长安,这期间因为官场种种不可严明的规矩,因为他的人微言轻,他失去了自己在岭南的两位好友的信任,殚精竭虑之后他也失去了一条腿。
筋疲力尽的李善德靠在乱葬岗的石碑上你,看着那装着新鲜荔枝的一骑绝尘直奔城门,他的内心没有丝毫喜悦。作为人的正义感让他在这场想靠着荔枝转运发家致富的大梦中清醒,人间疾苦高悬在他的头顶,他试着用自己脆弱的如蝼蚁般的小身躯试着去撞击头顶的参天大树,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良善的正义之气总是强大的,李善德流放岭南,却也带着家人躲过了安史之乱。
“一骑红尘妃子笑,有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看见荔枝的莞尔一笑,不知道有多少个李善德为此殚精竭虑甚至付出生命,从古至今,数不清的小人物李善德们一直在泥沼里拼命地挣扎。
你我皆是李善德,但愿皆是那个心存良善的李善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