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之事需自然

作者: 长安遇雨 | 来源:发表于2018-09-01 18:13 被阅读85次

    我素以为,为文之事必得心有所思,有感而发,一气呵成,切不可毛躁浮夸,追名逐利,以各种目的去写作,那样的文章是看不得的。

    时常见有人一提写作便抓耳挠腮,苦思冥想,甚至坐立不安,最后草草作一篇应付差事。

    此为文者实乃浪费笔墨,不如不为,大可用其时间读佳作一篇,丰富内涵。

    如今畅销书甚多,大多以取悦读者赢得利益为目的。古有作一文而改千遍之说,若真如此改来,那么市场上真不知要少多少书了,其真都是糟粕也。

    一个真正的写作之人内心定是文思泉涌,感慨良多,将自己的心态个经验赋予文章,以供后人共享。真实情感自然流露才是真正的文章,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才能经久不衰。

    为文之事需自然,是否自然,读者一看便知。因为一篇经典之作足以反应一个人一生的轨迹和内心的变化,乃至一个人性格如何,文章便如何。

    这一点,我觉得《红楼梦》中的黛玉便是如此。黛玉一首《葬花吟》便将自己凄凉遭遇和消极处世之态度表露无遗,而后来诗社成立,她企图用才情压倒众人而所作之诗虽也精彩,却终不及那有感而发的葬花之叹。

    由此观之,实在不能将文字功利化。

    我极爱三毛的文字,她说:“爱,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心酸。”这简单的几个字便写尽她对荷西的思念。三毛是行走在沙漠中的女子,可是她的文字却像水一样的灵动,因为她是用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来抒写。

    三毛亦曾说“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这些话使人觉得心里充满快乐和希望,这就是最真实的文字,不为什么,只为心里想这么做。写的自然,读的人也读的自然。

    顾城忧郁,正是因为忧郁,他的字里行间也充满了沉重之感。读他的文字,我感受得到他的悲伤;巴金真实而充满矛盾,他满腔热情不知何处诉说,便将其倾注于笔尖,因此读他的文章我感受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痛苦和呐喊;张爱玲最独特,她有女性特有的细腻和自己独具一格的风格,不管他人如何批评,她始终在走自己的额路。由生活到文字,我感受的到她的独特;海鸣威追求一种原始的坚强而奔放的生活,因此在他的文字中我感受的到他的刚毅......

    这些都是用心灵写字的人,他们是把自己的性格和人生铺开在纸上,然后形成一种习惯,而不是去为了讨好谁,去追求某种利益,因此他们的文章得以成为真正的文章。

    古代有一种信叫求职信和推荐信,为了使自己备推荐而不惜各种华丽的辞藻,字句华丽者有之,慷锵有力者有之,可是细读之,难免有逢迎谄媚之色,难免让人心生恶感。今有虚许多人,读者喜欢什么就写什么,浮躁之情随处可见,实在污了文字,误人子弟。

    由此观之,为文之事需自然,写内心真实之感,不为写作而写作。若实在无字可写便不必动笔。有才之人更不可有功利之心,否则使文章充满生硬之色,白糟蹋了满腹才华。

    为文之事需自然,要写便待心下情感涌动时再动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文之事需自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mu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