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赏析
《秋声赋》赏析

《秋声赋》赏析

作者: 东篱文集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23:14 被阅读79次

          【按】本文当时是最难写的,几乎是写不出来,完不成任务。可见《秋声赋》文意、思想之复杂程度了。最后只好缘文顺意,梳理总结,分析文章的基本内涵。现在看来,当年还是挺大胆心细的,赏析没有走偏,特点总结也基本符合实际。

    《秋声赋》赏析

          《秋声赋》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它写于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这年欧阳修五十三岁,因眼疾、臂痛及种种优虑,不得不于初夏请求辞职,住到了汴京城南,一心修撰《新唐书》。他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忧虑、悲哀时时袭来。以前的几位好友尹洙、范仲淹、石延年、苏舜钦、梅尧臣等都相继去世。尤其是跟他一起编纂《新唐书》的梅尧臣的死去,对他的打击更大。加之几度受贬,严酷的政治斗争使他精神上备受折磨。尤其是“庆历新政”失败后,他思想上的苦闷更是愈来愈深。而他的两房妻子胥氏和张氏都曾先后过世,先年儿子又患了伤寒。自己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趣坏。这一切都使他产生了深深的悲感,并产生了消极退隐的念头。

            于是联系悲凉肃杀的秋声,不禁感慨万端,引发出他心中的秋声,遂带病作《秋声赋》。

          《秋声赋》旨在借暮秋山川寂寥、草木零落的萧条悲凉景象,抒发人生暮年因人事忧劳,形神日渐衰老的困惑和悲哀。

            首先写夜听秋声。作者紧紧抓住秋声的声音特征,突出一个“听”字。先是听到秋声,叙述听到秋声的过程。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幽美精当。它写了作者听到秋声时的一连串动作:读、闻、听、曰。由动作的连续紧促可知秋声来临之突然及其对作者心里的触动。尤其是其中的“悚然”一词,不仅表现了作者听秋声时的神情,而且表现了作者突然感到心中之秋时的震惊和恐惧。用它来修饰“听”,不但使其后的惊叹成为自然,而且对领起后文的描绘铺排和联想感慨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感情的闸门就是由此撞开的。再是描摹秋声。秋声本是难写之物,但作者抓住听觉特征,把秋声描写得形象生动。分三个层次。(一)由远及近,由弱到强,写秋声的变化:“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用令人可怕的风雨声来描摹秋声,足见秋声之奇异。由“初”而“忽”极写秋声变化之快。其后的两个比喻是进一步的描绘,说明那不期而来的秋声,既像夜间的惊涛,又像骤然而至的风雨。(二)借助他物,运用联想,写秋声的威力:“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此处着一“触”字,使秋声的严酷肃杀跃然纸上。用刀光剑影的战场,来描绘秋声,更突出了秋声摧杀万物、残酷无情的烈威。(三)运用比喻,洪托渲染,写秋声的声势:“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这是一个奇特的比喻,秋声之来,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其声势不是喧哗繁闹,而是森严可怕。这三个层次各有侧重,几个生动传神的比喻,渲染出一种肃杀悲凉、威严可怕的气氛,为后文大张其本。而此时,文章安排了作者与童子的对话,使文章绕有趣味。“此何声也?汝出视之。”声音是不能看见的,由于作者听到的声音奇特,于是疑之,让童子去看究竟。童子的回答更其巧妙:“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不仅照应了作者的听觉形象,说明作者体事察物的能力十分高超,而且恰恰与之形成对比,一动一静,使文章波澜起伏。既然题目是《秋声赋》,但文章却至此也未点题,只是一个劲地铺排夸张,描摹声音,从而给人留下悬念,迫人卒读,也给自己放笔张扬奠基蓄势。

            其次写深夜联想。“”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短短两句,却从感叹到肯定,再到发问,语气变化强烈,从而见出作者听到秋声之后异常复杂的心理活动。从内容看,这既是人生的伤感,又是生命的呐喊;从结构看,在上文的一番铺张之后,这样的感叹和疑惑,不仅能收束上文,点明主旨,而且还能领起下文,拓开文路,牵动联想的翅膀。从此,文章由实转虚,把对具体可感的秋声的描绘,转变为对更广阔更深远的秋景的感叹。可分二层。(一)虚中有实,描写秋状,回答形成秋声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产生秋状秋声的根源。文章从四个方面描写秋状:先写秋色。文中着“惨淡”二字,不仅写出秋状之阴暗无色,更画出秋状之冷落无神,既富色彩,更具神韵。“烟罪云敛”,秋天来临,草木调零,大地一片昏黄;秋风吹拂,烟飞云散,高空碧蓝深邃。这正是秋天的色彩特征。次写秋容。“清明”二字准确概括。秋天里,天高云淡,日光灿烂,到处一片清静明朗。再写秋气。秋气是没有形体的,作者没有对它进行正面描绘,而是侧面渲染,从人们感觉上写出秋天的寒冷和烈威:“其气慄冽,砭人肌骨。”一个“砭”字,不仅突出了秋气的寒冷,更写出了作者对此的独特感受。最后写秋意。秋天,万木萧条枯萎,黄叶满地,一片凋敝冷落景象。“山川寂寥”便能概写这一荒凉景象。“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从而正面回答了第一段中的悬念,描绘出秋声的特征。手法采用拟人,准确描绘了秋声的惨烈哀伤,怒号愤发。然而,文章却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宕开一笔,深掘一层,写出形成秋状秋声的根源,实乃秋气之烈威所致,残酷无情,势不可挡。本来“丰草绿褥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然而,当秋之来也,“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这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自然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别的,“乃其一气之余烈”,最终归结到秋之“一气”。这一层文章先铺排张扬,描绘秋状,继而正面指出秋色特征,接着转入对大自然葱茏繁荣景象的描绘,使之与凄冷荒凉的秋状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再转入描写“摧败零落”的秋景,并指出造成这一景象的根源。曲折有致,层次分明。(二)虚中有虚。文章从秋气生发开去,运用联想,展开议论。这一层看似谈玄,但它反映出古人对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和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的认识,写得有情有味,极为伤感。先用两个比喻,肃杀的秋天,严酷而可怕,它既象掌管刑罚、狱讼的刑官,又是作战用兵的象征。在时令上,它属于阴;《礼记月令》记载,古人常在秋天审决批讼,诛惩不义。这样,在古人眼里,秋天始终绝深着一层儒到清系的气氛。正因为如此,文中接着写道,这就是所谓天地之间的义气,它常怀有摧杀万物的意念。然后再用比喻,把秋天比作音乐,用五音十二律来说明秋声之悲伤和秋天之肃杀。由此,作者进一步引神发挥:“商,伤也,物既老而感伤,夷,戮也,物过查盛而当杀。”这样,突出了秋天肃杀衰败的特性,凄凉伤怀使人油然而生悲秋之感。

            再写悲秋之感。这一段由物及人,抒写作者心中的秋声。因此出语便喟然长叹,“嗟呼!”一词便把人们带课一种飘零伤感的意境之中。“草木无情,有时飘零。”紧承感叹而出,不仅承接上文铺排,而且领起下文议论,更为后文关于人的议论提供了对比。草木是无情的,有其飘零的时候,而人会怎么样呢?人作为动物,是万物中最有灵性的,不是“草木无情”。因而在一般情况下,百般忧愁更触动人心,万种事情要劳累人体,人的内心受到触动,一定会激荡感情,损耗精神。更何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呢?“而况”一词,使文意递进,从而指出,考虑那些用尽力量办不到的事,担忧那些想尽办法也不能解决的问题,必然会使人身心两亏,交瘁难支。这样的话,就必然使“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不仅使红润的面目变得憔悴苍老,连乌黑的头发也变得花白干枯,接着文章以一个反问句提起感情,使议论之末又生出高潮来。 “奈何以非全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不仅关合了段首的过渡之句,而且提出了今人深思的问题:人的身体本不具备金石一样的本质,怎么能与草木那样的无情之物来争比荣衰呢?人的衰老,除百般比烦、万种事物对其折磨劳累而外,更是那些力不能达、智不相及的奢望与苦恼所致,怎么能去怨恨秋声呢?言语之中不无哀伤悲叹,从而流露出作者知足退隐的消极人生态度。

            全文的煞尾,余音袅袅,意味深长。首先它照应段首,点出童子,使文章显得严密无缝。其次文章从“余曰”起就一直是作者听到秋声之后所渲泻出来的意识之流、感情之潮,如果没有这句的衬托,就会游离环境,变成脱疆之马。再次,秋夜之中,万籁俱寂,此处却以唧唧而鸣的秋虫反衬其静,更制造出一种凄清肃杀的气氛,从而更反衬和强调了文章悲凉优伤的感情基调,情景交融,言尽味长。

            作者在写作上的特色有四点。

            (一)意境和谐,情景交融。本文之意是抒发悲秋之感,为此作者描写了一个寂寥肃杀的秋夜作为抒意之境,悲

            哀伤感的情调衬以凄冷肃杀的氛围,协调统一,相映成一幅优美完整而色彩凝重悲凉的艺术图画,异常感人。加之文中动静相衬,情景交融,更增加无穷的艺术韵味。如文章开笔先极力写“动”景,继而借童子之口写“静”景与之相衬,从而为下文抒意提供了一个悲凉而深沉的艺术境界。接着是大段的联想与感慨。从动静关系上说,这是动,是听到秋声之后引起的感情动荡;从意境关系上说,这是意,是人生暮年因世事忧劳、形神日渐衰老的悲凉感慨。之后便用静景加以烘托。童子无以回答,并垂头而睡,说明他心情是平静的。与作者澎湃的心潮恰成对比;四壁的唧唧虫声,以动写静,更衬出寂静无比。从而使全文意境协调,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二)骈散结合,铺排张扬。本文属于赋体,但却以散文为主,加以适当的骈偶、韵语,铺陈扬历,从而形成宋朝赋体的一种特色。文中叙述多用散文,描写时用骈体。但又不失赋体铺排特色。如开篇写声,从三个方面变换角度加以描写。又如写秋状,则从四个方面,层层烘染,不厌其多。从而使秋声、秋状,形真象切,丰厚饱满。

            (三)细缝密织,娴熟圆活。文章不仅段与段之间,甚至句与句之间也是逻辑严密,衔接巧妙。大的方面讲,段与段之间有过渡句。如首段虽倾洒文字,绘声绘色,但却未说是何声音,故而奇,故而疑,便去问童子,童子的回答却不得要领,于是作者不得不感叹唏嘘,说道:“此秋声也。”从而领起下文对秋天的进一步渲染和对秋天的议论文字,过渡十分自然。二段和三段之间也同样衔接巧妙。小的方面讲,句与句之间有逻辑性。如二段里,先描写秋状,极尽铺陈之能事,接着用一“故”字表明秋状与秋声之间的因果关系。继而转开一笔描写草木繁茂景象,然后说明“其所以摧败零落者”是因为受到了秋气余威。这一转,既生跌宕,又回答了形成秋状秋声的根本原因。下来是引经据典,展开议论。而这些议论均是由上面的铺排而来,突出秋天肃杀的特征,指出其不可抗拒的原因。这样,就使文章曲折有致,结构精美。

            (四)感叹唏嘘,一唱三叹。文中多处使用感叹词,振起文章感情的波澜。开始写听秋声,用“异哉”发感叹,领起饱含感情的铺排描绘。接着,情不自禁的感慨唏嘘,说明感情之波被激起,因而后文描写议论显得情味满纸。最后用“嗟呼”再振起一波,反映作者此时感情的激荡。全文由物及人,由景而情,层层深入,读后振人肺腑,令人深思。

    《秋声赋》赏析

    【附】译文

            欧阳子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见一种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便怀着惊惧的心情侧耳倾听,说道:“多公奇怪啊!”那声音起初如同淅沥的雨声夹着萧飒的风声,忽然又如水浪澎湃奔腾,象夜间的惊涛,又象骤然而至的风雨。它触及物体时,鏦鏦铮铮,发出金、铁相撞一样的响声;又好象奔赴杀敌的士兵,口里衔着枚子急速行进,听不见号令,只听见人马奔走的声音。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来说:“星星和月亮洁白明亮,银河横在天上,四处没有人声,那声音是从树间传出来的。”

            我说:“唉!可悲啊。这是秋声,它为什么要来呢?秋的样子是这样的:它的色彩阴暗,烟气飘飞,云雾消散;它的容颜清净明朗,天高云淡,阳光灿烂;秋气寒冷,刺人肌骨;秋意萧条,山河空旷寂静。所以它发出的声音凄惨悲切,大声呼号像在发怒一样。茂密繁盛的绿草争相生长,美好的树木令人喜悦;可草一被它吹过就变色,树木一遇到它就掉叶。草木之所以被摧残得枯败零落,就是秋气的余威在起作用。秋,是掌管刑法的官,在时令中,它属于阴;它又是战争用兵的象征,在五行中,它属于金。这就是所谓天地间的杀气,它常常怀有摧残万物的意念。上天对于植物,春天让它们生长,秋天就让它们结出果实。所以秋在音乐中属于商声,商声是代表西方之音的,夷则是和七月的音律相配的。商,就是伤,万物衰老就悲伤;夷,就是杀戮,万物过于强盛就当衰败。

            “唉!草木本是没有感情的东西,有衰败的时候。人属于动物,是万物中最有灵性的,百般忧烦牵动他的心思,万种事情劳累他的身体,心中有所触动,一定会损耗他的精神。更何况要考虑那些用尽力量也办不到的事情,担忧那些想尽办法也不能解决的问题,那自然要使红润的面容变得像枯木一般,黝黑的头发变得花白。怎么能用并非金石一样的本质,想去跟草木争比荣衰呢?想一想是谁在伤害自己,又有什么可怨恨秋声的呢?

            童子没有回答我,低头睡着他的觉。这时只听见四面八方虫声唧唧,好像在助我叹息一样。

    《秋声赋》赏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声赋》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pi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