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活里看到并不一定是事实,事实会更苦一些

生活里看到并不一定是事实,事实会更苦一些

作者: Andylee | 来源:发表于2021-03-02 09:53 被阅读0次

我们没有必要把物理学或是科学想象得过于复杂和深邃,尽管这些知识从表面上来看的确存在这样的特征,但其根本还是能被常人理解和学习。这些看似艰深的知识都来自日常,来自生活,它们从未离开或超越普通人的生活范畴。只是采用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之后,由感官感觉到对世界的直觉演变成为另外一种模样的世界图景。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个有些不同的“世界图景”是否值得可信才是最大的障碍!

不夸张的说,借助《物理学的进化》这本书,我们可以近距离地走进这位思想巨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并且从阅读的角度上自信满满的告诉自己:看懂似乎不费力。对于“看懂”这个问题,爱因斯坦是这样准备的:

“物理学的概念是人类智力的自由创造,它不是(虽然表面上看来很像是)单独地由外在世界决定的。我们企图理解实在,多少有些像一个人想知道一个合上了表壳的表的内部机构。他看到表盘和正在走动的指针,甚至还可以听到滴答声,但是他无法打开表壳。如果他是机智的,他可以画出一些能解答他所观察到的一切事物的机构图来,但是他却永远不能完全肯定他的图就是唯一可以解释他所观察到的一切事物的图形,他永远不能把这幅图跟实在的机构加以比较,甚至不能想象这种比较的可能性或有何意义,但是他完全相信:随着他的知识日益增长,他的关于实在图景也愈来愈简单,并且它所能解释的感觉印象的范围也会愈来愈广。他也可以相信,知识有一个理想的极限,而人类的极限正在逐步接近这个极限,他可以把这个理想的极限叫做客观真理。”

这一段话与其说是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叙述,还不如说成是爱因斯坦的个人体验。我们敬仰爱因斯坦大多不是因为通读过他的著述,而是通过旁人转述而发生。那个著名的“质能方程式”普通人都可以照着写出来,但能解释清楚的却只有寥寥数人而已。我们对于爱因斯坦的关注,更多的是对爱因斯坦的发现故事感兴趣而已。现在看来,对于爱因斯坦枯坐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的办公室中,出神望着窗户外面火车站钟楼的那一面报时钟的这个故事,我们能理解的部分实属有限。那些爱因斯坦本人的思想实验中,我们最多知道的只有结果。

我们会注意到在《物理学的进化》中提及的许多物理学知识演变从未脱离过我们的日程生活,只是有些人在看到到这些惯常所见时,没有给予匆忙的一瞥,而是陷入沉思。在不断抛去了人的观察因素之后,在思想实验中赢得与最接近极限的客观真理握手的机会。这不但是人的胜利,更是人的智力胜利。从有史以来的时间长河里可以看到,人的胜利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属于惨淡。在试图掌握理想极限的努力上,我们对自己本身就充满了质疑。物理学思维观念三百多年以来的演变正是最好的例证。

三百多年以来,物理学从经典机械观到场域观再到量子概率观的演变和进化,其基础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从亚里士多德的经验思维到伽利略推理思维的转变。也是基于这种转变。我们目睹的世界与三百多年前的世界并无太大改变,只是我们观测世界的方式和思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过我们还是需要特别提醒自己一下,可能在500年之后,站在我们的废墟之上的后辈可能还是会忍不住说:“尽管他们都很努力,可惜都朝向错误的方向了。”在逐步接近理想极限时,各种可能性都是有可能的。用量子物理学的观点阐述就是,出现的结果多半由出现的概率来决定,而非其他。在《物理学的进化》中最有意思的部分就在此,在越接近物理学现代研究成果时,不确定性愈来愈凸显了。现代物理学的讨论也愈来愈接近哲学,而非方程和计量。这种趋势,正是《物理学的进化》一书对于三百余年来的物理学发展的阶段性总结陈词。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会不会出现片刻的“空寂”状态。之所以使用“空寂”这个词语,一方面是当通读完本书后,抬眼望周边时世界会一下子寂静起来,一方面是巨大的虚空就摆在面前。这种阅读体验感存在的间隙可能会非常短,可能也不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在弹指一挥间,眼前的世界刹那间坍塌,又刹那间重建起来。按照佛经的说法:一弹指为二十瞬,一瞬为二十念,一念为二十息,一息为六十刹那,一刹那为九百生灭。就在“刹那间”这个极短的时间中,这个世界已经生灭了无数次,而你目睹的世界应该是最新的。《物理学的进化》中叙述的三百余年,其中蕴含的“生灭”可能已经趋于无尽的时间长度了。

《物理学的进化》所叙述的物理学的进展只是用粗线条的方式描述了最基本的概念。在历经种种旧概念的崩坍、新概念的崛起建立起来的连续中,我们每一次都能看到新的世界图景。在这种努力的背后,是人可贵的求知欲。在我们总想知道的更多一点的意识中,在每一次新旧观念之间的戏剧性斗争中,惨淡的胜利总是属于渴求的那一方。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对世界图景的认知上,我们终将解决其中一些困境,而非难题。难题都会有解,困境未必。而在困境中缠斗的我们,《物理学的进化》会带我们一些必要的启示,它来自擅长思考的爱因斯坦之手。

=====================================================

每一本书都在等待它的推荐语!《短书集》

相关文章

  • 生活里看到并不一定是事实,事实会更苦一些

    我们没有必要把物理学或是科学想象得过于复杂和深邃,尽管这些知识从表面上来看的确存在这样的特征,但其根本还是能被常人...

  • 看到事实

    刚刚一个电话,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太容易凭感觉下结论的人。 对方提醒我,不要说感受,看事实是什么。 当我试图表达事...

  • 你看到的事实未必是事实

    昨天给电力公司凤凰供电所打电话,询问光伏发电补贴问题。从去年八月到现在,我当时签约绑定的银行卡流水,只有4月12日...

  • 诗客在艺术中实现生命的飘逸

    人生本苦,这是无数人以生命证明的事实。即使我是凡人,我也始终坚信没有诗歌的人生会更苦。 从识字始,父母就要...

  • 你所看到的《事实》,真的是《事实》本身吗

    嗨~正打开这篇文章的你~好呀,我是考拉 这本书的解读有72 Mins,似乎有点长,但听完后,觉得不够听 所以读完这...

  • 佛法的共性[38]人生十二苦(一)

    虽然从事实的真相而言,三法印已经能说明事实了。但对于世间凡夫来说,苦是世间的真相,苦是人生的事实。凡夫因为...

  • 《事实》,事实。

    keke 08/20/2019 先来一个小测试: 1、在全世界所有的低收入国家里,有多少百分比的女孩能够上完小...

  • 讲点看到的事实

    一天,我在一个店里吃午餐。两个妈妈带着两个小朋友坐在我邻桌。小朋友都是六七岁的年纪。 吃饭的时候,发现原本吵闹的孩...

  • 《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第一章:用故事包装事实 书评

    故事和事实的关系 事实通过故事表达更容易被人接受,产生共鸣。 故事之美 1,故事会无限接近事实,但又不会揭露事实。...

  • 一些事实

    生活上的一些事实:1.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2.过度友善会被人当做廉价示好 3.尊重不一定换来尊重,但实力可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里看到并不一定是事实,事实会更苦一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rt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