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最大好处,莫过于触摸书香间,突然就有那么一句或一段聪慧的文字让你对人生有醍醐灌顶的顿悟。
最近身闲、心静,遂捧书细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尓的一句话让我瞬间明白农村孩子的教育路在何方。他说:“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这句话质朴间蕴含无穷教育意味。作为教育人,我们确实得好好思考一下,是“授人以鱼”让渔者过得自在,还是“授人以渔”让渔者走得久远,特别是对于农村孩子的教育,我们习惯于以硬件+硬逼+硬塞的授知方式,从清晨讲到黄昏,从周一逼到周末,让他们被动接受既成的经验性解题方法、思维方式,乃至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很少留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时间,更不用说通过主观能动自主生成解决问题和品鉴世界的能力。久而久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只会吃饭不会做饭、跌倒了没人扶便站不起来的酒囊饭袋,这样的教育,既便留给子孙后代一个窗明几净的世界,又怎能保证他们能让这样的世界永远碧水长流?
从事初中教育十六年,与农村孩子斗智斗勇十六年,却越来越发现,时代发展了,我们一部分农村孩子的教育反而退步了,厌学逃学、在课堂不在状态、身在学堂心在游戏、自暴自弃、车祸溺水、自虐自杀等恼人现象时有发生,每有一例,社会总会把无限罪责归咎于教育,似乎教育的肩膀大于天宽于地,舆论之下,教育显得力不从心,学校纵有“校长工程”“恩师导学””阳光教育”,又怎经得起无知、无智、无志学生和家长的折腾,教师纵有千般委屈,更与何人说!
于是,近期,宁心考量。终以为,部分农村孩子的失育乱象,不全在教育,百分之九十的责任在于家庭,在走访、电访、信访(微信之后,更加坚定了这一论断,特别是单亲、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母另嫁父不教、父病逝母远走、父母打工与老人相守等家庭重症,让孩子自小心灵蒙羞、志向蒙尘,难免产生堕落、轻生念头。
但是,作为重塑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能放任自流,我们应心有所系、肩有担当,以有所为的肝胆为未来世界培养有建设力和竞争力的子孙。我想,我们是不是该成立一个诸如灵魂救援小组这样的组织机构,专门关注、关心、关怀那些家庭条件贫困、家庭人际关系紧张、个人心理健康失衡的孩子,以教育的唤醒之力,尽教育的爱人育人之责,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向光而行、奔向未来。
找到教育的危机,就等于意识到了教育在乡村振兴中重要,那是一颗只有越拧越紧、不可一丝松动的镙丝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