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名婴,齐国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县)人,生年不可考,卒于公元前500年。他出身世家,年轻时就从政。其父晏弱去世后,他继任齐卿,历仕灵、庄、景三朝,长达五十四年。晏子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智者”,他在世的时候正值齐国不断走向衰落的年代,国君昏聩,权臣把持朝政,外有秦、楚之患,内有天怒人怨之忧。晏婴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尽力补天,力挽狂澜,使齐国在诸侯各国中赢得了应有的地位,他本人也成为齐国历史上与大政治家管仲并称的声誉。
晏婴提出了“和而不同”的事君哲学,先后事齐灵公、庄公和景公为卿相,共56年,事齐景公时间最长,共约51年。这51年是齐景公纳谏如流,知错改错,善始善终的51年,也是晏婴终生犯颜直谏,纠君之过,与国君和则留,不和则去的、绝不与国君同邪的51年。
和而不同
西周王室渐微,郑桓公就向太史伯阳父请教了周朝衰落的原因。伯阳父解释说这是因为周幽王不但亲小远贤,还排除异己、取用苟同自己的人,而之所以先王们能使天下万民“和乐如一” ,实则是因为“务和同也”, 即努力实现和谐而不是苟同。
到了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更是丰富了伯阳父的这一观点,不仅仅限于君臣之道,在烹饪和乐理上也受到启发,提出了“和如羹焉”“声亦如味”,也就是说美味的羹汤需要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饪鱼、肉而成,美妙动听的音乐是由不同乐器、音律、声调相互搭配、相互调节而成。
简单说,“和”就是“各得其所” 。首先要多元,其次才是统一。各个成分、各个局部都有其自己的地位,然后一起构成一定的关系,这种相辅相成之后达到了和谐稳定,这就是“和”。
总的来说,他们都是提倡“尚和去同”的,“和”是相互调和达到平衡,而“同”只是相同事物的累加,看似总量在增加,价值却是逐步递减的,因此只有“和”才是更有意义的。
何谓君臣“和”?
晏婴继续对“和”与“同”两个概念,做了详细的解释,最后归纳说:所谓“和”,就如同厨师调和酸、甜、苦、辣、咸五味为美味的羹;乐师调和宫、商、角、征、羽(即简谱中的 1、2、3、5、6)五声,为美妙的音乐。事君也要如厨师调五味为美味的羹,乐师调五声为美妙的音乐那样。因为世无完人,虽贵为国君,他认为“可”的言行中,就是国君认为正确的言行中,必有“否”的成分,“否”就是缺点或错误,为臣的,就要直言直说,肯定国君的“可”,批评摈弃其“否”;国君认为“否”的言行中,必有“可”的成分,就是必有合理的内核。为臣的就要批评摈弃其“否”,吸收其合理的内核。这样做就叫做与君“和”。
何谓君臣“同”?
所谓“同”,就如同用水调剂水,用一根弦演奏音乐,是不能调剂出好喝的水,好听的音乐来的。如国君说“可”,为臣的也跟着说“可”;国君说“否”,为臣的也跟着说“否”。就是不论国君说什么,不论国君说的对与错,为臣的都唯唯诺诺,举手赞同,这就是所谓“同”。晏婴认为齐景公身边的近臣梁丘据,国君说“可”,他也跟着说“可”,国君说“否”,他又跟着说“否”,就是不论国君说什么,说得对与错,他都举手赞同,阿谀在前,逢迎其后,这就是与国君“同”。晏婴把梁丘据这样极尽阿谀逢迎的人,叫做谗佞(nìng),谗佞历代都有。晏婴说,谗佞助桀为虐,是治国的大患,是躲藏在土地祠里的老鼠,就是国君呵护下、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晏婴说,谗佞不除,国无宁日。
君臣“和”则国兴;“同”则国衰
由于实现了君臣和而不同的政治理念,由于建立了君臣和而不同的君臣关系,从而使已面临危机的齐国,实现了中兴,齐国成了我国春秋晚期一个强大的泱泱大国。一代君臣和而不同的齐国,屹立在了渤海之滨。试想,在君(帝)位世袭,君权无限的社会思潮支配下,君臣之间能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国君知错改错,大臣直言不讳,就是实现了晏婴的君臣“和而不同”的政治理念,这不就是2500多年前,中外政治历史上罕见的政治奇迹吗?这不就是2500多年前,中外政治思想文明发展史上,达到的新高度吗?晏婴的“和而不同”理论的实现,比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空想的“理想国”,早了约一百多年。“和而不同”的理论,不就是晏婴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发展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吗?
晏婴不是孔子那般因循守旧的夫子脾气,不会整天之乎者也,也不会说什么君君臣臣,如果严格按照孔子的君臣之礼,晏婴绝对不是什么好臣子。
晏婴历任三代齐君,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晏婴都在齐国朝堂为官,而且都是能够亲近齐国君主的臣子。《左传》载:“姜入于室,与崔子自侧户出……公逾墙。又射之,中股,反队,遂弑之”,齐灵公因与崔杼的老婆有私情,为崔杼所憎,遂为其所弑。当时晏婴听说齐灵公被弑,跑到崔杼家中去吊唁齐灵公,《史书》所载是:“枕公尸而哭,三踊而出”,也就是痛哭一场,对这种弑君之事,也就放任自流,史书中没有看到晏婴有更多的举动,比如发动大臣们推进剿乱行动。
晏子使楚: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晏婴这个人身高不够,但智慧是超群的,而且口才极好,后来也被齐国国君任命为外交使臣。在出使楚国的时候,楚国人以晏婴矮小而想要羞辱他,史书中说的是“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楚国人想以晏婴矮小为由,让他钻狗洞,这对普通人尚且是羞辱,而作为外交使节的晏婴,则更为过甚。但晏婴则说:“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只言片语即将楚国人说得哑口无言,是回答呢还是回答呢还是回答呢?楚国人只有让晏婴从大门,也就是堂堂正正的走进楚国。
南橘北枳: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当楚王安排臣下找了个齐国户籍的盗贼到堂上来时,顺口就说齐国人产盗贼。晏婴则回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即是把楚国说成是产盗贼的来源,说是水土不好,在齐国是好人,到楚国就变成盗贼,这对楚国简直是更大的羞辱。此处也可看出,晏婴绝非那种遵守周礼礼制的好臣子,面对羞辱之辞,随时可能摔袖子走人,走之前还要反驳得你体无完肤才好,这就跟当时的孔子不同,孔子走到哪里似乎都是温文尔雅的,即便不被诸侯所看重,也就是带着徒弟们,安安静静的走掉就是,不可能会是晏婴这般性格。后来孔子到齐国想要当官,晏婴就极力反对,可说两人本来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晏子春秋》,又称《晏子》,是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晏婴自身也是非常节俭,备受后世统治者崇敬。过去疑古派认为《晏子春秋》是伪书,《晏子春秋》也被长时期的冷落,自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文献证明 《晏子春秋》并非伪书。
《晏子春秋》中有很多生动的情节,表现出晏婴的聪明和机敏,如“晏子使楚”等就在民间广泛流传。通过具体事例,书中还论证了“和”和“同”两个概念。晏婴认为对君主的附和是“同”,应该批评。而敢于向君主提出建议,补充君主不足的才是真正的“和”,才是值得提倡的行为。这种富有辩证法思想的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成为一大亮点。
《晏子春秋》经过刘向的整理,共有内、外八篇,二百一十五章。
晏子生性乐观,对生死淡然视之。他说人都是要死的,不论仁者、贤者、贪者、不肖者概莫例外,因此从来不“患死”、不“哀死”,把生老病死看作是自然规律。他始终保持乐观大度的心情,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晏子非常推崇管仲的“欲修改以平时于天下”必须“始于爱民”。他坚持“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此举受到许多诸侯国的赞誉。这正是体现了人们常说的“万人称誉,多寿病法”的道理。 廉洁无私,心胸坦荡。晏子辅佐齐国三公,一直勤恳廉洁从政,清白公正做人,主张“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他管理国家秉公无私,亲友僚属求他办事,合法者办,不合法者拒。他从不接受礼物,大到赏邑、住房,小到车马、衣服,都被他辞绝。不仅如此,晏子还时常把自己所享的俸禄送给亲戚朋友和劳苦百姓。晏子生活十分俭朴,吃的是“脱粟之食”、“苔菜”,可谓“食菲薄”,用眼下的话说就是粗茶淡饭素食当家。他说到做到,言行一致。晏子乐观豁达,处其自然。他曾辞退了“三年而未尝弼过”的高纠,主要嫌这个人三年都没有指出过自己的过错。孔子赞他是“不以已之是,驳人之非,逊辞以避咎,义也夫!”表明了他随和大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