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在忽视中长大
谈及忽视,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并没有啊,一直有陪伴孩子,也有表扬孩子等等
但无意间也许就造成忽视了,我也是一样,以往经常犯这样的错。
例如场景1:
爸爸陪着孩子玩正兴奋,但看书或学习时间到了,妈妈来说:别玩了,该看书/学习去。孩子的情绪正高兴呢,突然被掐了,叫忽视。如果妈妈说:宝贝,玩得正高兴呢,不过现在得学习了。这叫看见,回应情绪。
如果爸爸看到妈妈这么掐了,知道补救说:宝贝,我们刚才玩得好开心,对吧,不过妈妈说现在得去学习了,咱们下次一起玩,好吗?这样也不会对孩子造成情感忽视的伤害。
情景2:孩子因为一些我们认为的小事哭了,应该说:哦,我看见你哭了,怎么了?而不是说:哭怎么哭,这点小事也哭,或是没有回应,直接使用哭泣免疫法先让TA哭个够(即使不用安慰,只是表达当下状态,孩子情绪就会被看见)
孩子摔跤了,我们大人第一反应是:没事没事。(也叫忽视情感,可以说宝贝,你摔跤了,摔哪里了?疼不疼啊?)
吉宝近期特别爱哭,放学回家到睡觉期间的几个小时,要么因为要抱而哭;要么我做饭她非要陪玩而哭;要么跟哥哥因为点啥事而哭;晚上洗头而哭....总之有点事情不能满足她或是怕妈妈不能满足她就会先哭,哭是她的情绪流淌。虽然一些时候我心里也真是不淡定,甚至也会有烦躁的情绪,但基本上能做到一点是说:宝贝,你哭了,看到你哭我也很难过啊。对不起,妈妈现在因为什么事不能满足你,你想哭就哭会。有时她会哭好几分钟,哭完了就找我,之后会给她洗脸,抱抱,目前在我看来基本上没什么伤害,相信随着年龄增长,也会逐渐减少。
情景3
晚上陪吉宝(我女儿三岁)在楼下玩,一个妈妈带着比吉宝小几个月的小女孩,以前也一起玩过,相对熟悉,白白净净也很乖巧,文静。今晚见面发现跟以往很不一样的情景:几个孩子都在一起玩,看着天上弯弯的月亮,正讨论着月亮,她说:月亮是我的;妈妈马上回应:不是你的,月亮是不属于谁的;大家在喷水池里面玩,因为没有水就可以进去,孩子又说:喷水池是我的(但并没有说不让别人进来的动作,只是表达)妈妈又说:不是你的,喷水池是大家的。玩滑滑梯和运动器械,孩子又重复:这是我的。(一次次被否认后,孩子一次比一次大声,也看到有明显的情绪出来了)我刚开始只是在看着听着,因为认识但不深交,但到后面忍不住跟她妈妈说:我觉得孩子说就让她说,先别着急否定她,你看到后面她都有情绪来,如果想回应可以说:哦,宝贝,你觉得这是你的。之后找机会可以再跟她一起讨论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大家的,甚至可以不否认也不讨论,孩子的认知也是一个过程,没有人长大是分不清的。你觉得会不会好一点?
多保持觉察,注意原则就是孩子任何情绪:快乐,悲伤,难过等等,只需要帮助孩子表达出来,帮孩子识别,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表达情绪,也学会察觉和体恤他人的情绪。
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多成年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处于什么状态,今天开心吗?过得好吗?不知道也不会去想这个问题,因为麻木了习惯了,是因为童年被忽视了,慢慢自己就觉得不重要,也变得忽视自己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