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文论文论文写作
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论文写作枕边书

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论文写作枕边书

作者: skyesmile1314 | 来源:发表于2017-01-09 20:11 被阅读323次

    1.选题依据:自己感兴趣+大家感兴趣。

    2.找出有趣主题的方法:在研究之前,先找出大家原本看问题或现象的注意力在哪里。然后再设定一项研究主题来引起大家对某一面向新的注意。

    3.有趣的研究或论证可能在某些面向上改变大家的认知,一个无趣的研究或论证在每一个面向上都只是再度确认大家原有的认知。

    4.写作仪式:写作前——关手机、关电脑游戏、整理书桌、泡好茶。停笔前——写下下次写作应该从何处开始、有哪些重点要继续发挥或注意记录。若已到“望文生厌”底部,进行停笔仪式——全身心投入电影中等。

    5.抢在老师前读最新的文献,新的文献说了什么以前的人没说的,将老师想象为学生。

    6.读一些其他相关领域的文献,并发现这些文献与研究主题的关联。

    7.毕恒达每星期至少打两次羽毛球。

    8.在研究之前,我们都会对这一领域有自己的主观认识(可能自己没有意识到)。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会对自己的观点有显性了解,并会接触到新的观点,进行自我分析,观点发生转变。

    9.确定研究计划时要考虑到时间、经费、人力、语言等各个方面。

    10.论文题目拟定:核心的关键字眼最好出现在论文题目中。如“以……为例”的副标题可以去掉改为结合主标题的概念与副标题的田野范围的题目。

    11.前言:前言的部分介绍整个研究的背景,它要能引人入胜,让读者有兴趣阅读。前言可以是研究者个人的生活经验、学术理论的启发,或引人注目的社会事件,总之要给读者一个印象:你将会读到一篇有趣、有意义与有理论意涵的论文。

    12.为什么要回顾文献:分析既有文献之后,你才比较清楚用何种理论观点来看待你的研究现象,才知道怎么问问题,问对问题,问有意义、关键的问题。读者也才知道你的研究和既有研究之间的关联。文献回顾写完之后,请拿给相关领域的研究者阅读,以确保你没有遗漏了关键性的文献。研究者需要怀有一种开放的心态,从既有文献中得到启发,对之保持高度的反省能力,且对新观点保有开放的态度。研究者最好能够进行前人所没有做过的整合性看法,建立概念脉络,并且不将研究与生活分开。文献也可能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让你看不见任何不同的面向。你所能做的是尽量尝试用不同(彼此竞争)的观点来思考。

    13.文献从何找起:先看综述和博士论文,对议题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无论是书籍或是论文,通常后面都会有参考书目,就可以用滚雪球的方式找到更多的相关文献。期刊论文注意文献的被引次数。作者推荐Scopus资料库。利用搜索引擎,若要找网页内容,使用Google;若寻找网站名字,用番薯藤(http://www.yam.com/)、Yahoo的网站搜寻,或者使用Google的“好手气”功能;若搜寻英文资料则建议使用http://altavista.com/。Google也可以当作字典使用,只要键入“翻译查询的字或词”(翻译后面空一格)就可以找到对应的中文或英文字。在用搜索引擎查询资料时,用” ”(半形标点符号的双引号),意思是这六个字必须连在一起。

    14.选择文献的准则:作者是该领域的权威、文献发表的年代已将最新的研究包含进来、跟你研究领域的相关程度、出版社及期刊的名声。

    15.当我们写参考书目的出版年时,指的是版权年。

    16.个人图书馆管理系统:Endnote,你只需要一个指令就可以将引文及参考书目的格式改变完成。

    17.Use文献,不是Show文献:读文献划重点还不够,最好用自己的文字说明此篇论文的主旨与重点。记得你阅读的文献一定超过你需要的。文献回顾应加以组织而不是只将自己的读书笔记或卡片剪贴排列。另外,文献组织还要有自己的观点,要对文献进行批评,要有整合文献的功夫。

    18.如何写文献综述?可以将文献综述分为几个部分,书中给出了建议:原则——全面、精简、一致、累积和批判。①相同观点与相互竞争的观点分别讨论;②叙述理论发展的历程(和线性时间不一定吻合);③按主题分类or分为理论/经验/方法三个部分or从比较一般的到较特定的理论来加以组织。❤最重要的是要对文献加以批判,读者想要知道你对文献的看法、文献的长短处、观念是否有突破之处、对既有的知识基础增加了什么,然后可以把你的研究放置在既有知识基础的某个位置。

    19.文献引用:能改写就改写。最好在引文前面说明你对它的评价,在后面说明它的深刻含义,双管齐下。尽可能不要全文引用人家很长的句子,相反你要去寻、去挑选文句当中比较确切、关键性的字眼,引用那一部分就好。

    20.文献引用的规矩:①引用别人的论文时,如果原文的文字非常清楚、优美、生动有趣,若作者加以转述就会失去原味时,就可以引用原文,此时应在原文前后加引号“”。②当引文英文字数超过(含)四十字或中文字数超过(含)四行时,引文就必须自正文中独立出来,自成一段。此时,引文开始于结束之处就不需要再加引号“”。③我们经常要把英文的文献翻译成中文,如果是逐字逐句的翻译,就放在引号“ ”中,然后注明出处的页数;如果使用自己的文字将原作者的意思转述,则不必加引号。④引文里,如果有删节的部分,英文写作中,如果删节的是一个句子中的几个字,则必须加上…(3个英文半形句点)(中文书写可以比照),如果是在句子与句子中间删掉几个完整句子,则加上……(6个英文半形句点),此时中文可以用“。……”(一个中文全形句点加上三个英文半形句点)。

    21.文献引用原则:①能够回到原典本身,就阅读原典,除非语言不同或找不到原典。②记得将概念提出的贡献归给原创者(若是外国人要写其英文名而不是中译名),也就是说即使你没有阅读原典,但在正文中可以说明是谁首先提出这个观点。③要让读者知道你酒精阅读的是哪一篇文章,读者自然也就有足够资料能够回溯到最前面原始的文献。

    22.研究方法:只有知道研究发问之后,才能够比较不同方法的适切程度。研究方法的考量,最重要的当然是它是回答你的研究问题最好的方法,但是方法选择也受到研究伦理、个人特质、资源、外在条件等限制。

    23.关于研究者的描述与分析,可以让读者知道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其如何影响研究的结果,可以帮助读者判断资料与分析的可信度。

    24.扎根理论可能会告诉你,到了理论饱和的时候,研究就可以停止。如果硬要给个大略的经验平均值,若使用深入访谈的方法,大概是十五到四十位(受访者)之间吧!我的经验值是硕士论文十五位,博士论文四十位。

    25.学生实际在做论文时,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往往有些任意,考虑方便性,其实从问题推到研究设计,最好有个清楚的逻辑,即使实际有困难无法达成,也要有个合理的说法。关于研究范围,研究者应先回顾相关文献,找出可能的相关因子,然后再决定研究范围。

    26.事实上,计划书若通过,表示研究者马上可以进入其研究田野,知道要如何搜集资料,所以应该要进行初步的先驱研究,例如足够的文献回顾、试访等,也应把访谈提纲、观察记录方式等交代清楚。

    27.论文中的发现与分析:分析是验证或否证了引用的理论,或是修正、补足、重新再建构既有的理论,并与过去的相关经验研究相互比较。若是访谈稿,不要只是粘贴访谈内容,还要告诉读者为什么要引用这段访谈资料,以及其意义或启发为何?访谈引文与你自己的分析所占的面积最好是一比二。论文写作的时候,访谈的引文不必求多。一段引文就讲一个概念就好。最好从结构着手,再把引文适当放入。不能将解读引文的责任留给读者。

    28.许多研究生搜集了许多深入访谈的资料,反而陷入其中无法跳脱,把有意思的访谈引文剪贴了几十页,就是不知怎么分析。此时,我经常会建议研究生,尝试把论文发现用三页以内的篇幅写出来,可是不能使用任何一段引文,让研究生可以从访谈稿中跳出来,站在比较高的位置,观看研究的整体。

    29.量化研究通常是缺乏理论基础,使用视为理所当然的变项(如年龄、教育程度),然后进行两两相关统计分析,但没有任何足以说服人的数据分析说明。

    30.标题与标题中间应该加一些承接、预告或总结的文字。

    31.几乎任何人的态度似乎都可以说是受到家庭、教育、媒体等影响。研究者应该针对研究的核心发问,提出较为关键、碰触问题核心的分析。这是许多论文共通的问题,亦即只有分类而无分析,而分类有可能只是一般性的分类,看不出与此特定研究内容的关连。

    32.研究生可以尝试在表层的描述之外,提出一些分析性的概念。

    33.任何分析推论都应该有坚实的经验资料基础,如果只是没有基础的主观评断,会流于意识形态、政论式的说法,说服力不够。研究者的判断,需要证据来支持。

    34.论文要具有批判性,设法为田野和研究对象带来好处。

    35.任何文字的使用都已经预设了作者的观点,没有所谓客观中立、如实的描述。

    36.尽量不要使用具有种族、年龄、性别、能力歧视的用语,已是学术界的共识。尽量精炼自己的中文,不要使用过多的赘字。句子和段落都不要太长,不要使用太过口语的文字,也不要使用太过情绪性的字眼。

    37.结论与建议:结论并不是把研究发现章节中的东西又重复说一遍,而是要将研究结果再进一步理论化(跳出论文资料分析的细节,看待论文的整体)。有可能、有必要的时候,再对政策或规划设计提出建议。(论文可以就只是增加我们对于某个社会现象的了解,并不一定非要有关于政策或规划设计的实际建议,如果研究结果就是无法给予支持,不要勉强。)

    38.最好是当你进行完这个研究之后,你有新的发现、新的观点与发问方式,站在你的研究的肩膀上,启发新的研究领域,而不是机械式的推论。

    39.参考文献检查表:

    ●参考书目与正文中所引用的文献,是否不多不少,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每一个正文引用的文献都可以在参考书目中找到,同时每一条参考书目也都可以对应到正文中曾经引用的文献。

    ●中英文书目分开后,请按姓氏笔画由小到大排列。

    ●内部一致性。论文名或书名的英文大小写,主要有二种。一种是只有主副标题的第一个字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他小写(但是in,the,at,on这些字的第一个字母也不需要大写,除非是标题的第一个字),例如The meaning of things;另一种是每一个字的第一个字母都大写,如The Meaning of Things。检查看看是否一致。然而不论是哪一种格式,期刊名称的每个字的第一个字母则都要大写,除了位于中间的in,of,for等字,如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作者名的写法主要也有二种,一种是全名(如Lynch,Kevin),一种是given name只用缩写(如Lynch,K.)。检查前后是否一致。

    ●英文书目的标点符号,请全部用半形;中文书目的标点符号,请用全形。中文、英文的字形请分别统一。原则上,如果中英夹杂,则标点符号前后只要有任一字为中文,就用全形。另要检查括号之前括号与后括号是否一致。

    ●如果是书籍,请记得写出版地、州名或国名,以及出版社。

    ●英文书目中,该空格的地方记得打空格。

    ●如果是翻译作品,请使用原作者的名字,翻译者的名字通常出现在书名后面。

    ●学位论文的学校与研究所名称请用全名,不要缩写。

    ●该划底线或斜体字(二者择一)的部分是,书名、学位论文题目、报刊名、期刊名以及卷数。

    论文写作症候群

    1.写作心理:写作并非成竹在胸,把已经在心中想好的、很完整的东西,如实地再现;相反地,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与分析。只有真的下笔写出的,才真的了解自己到底懂得多少、其间是否有破绽、有没有矛盾不清之处。

    2.写作永远不会嫌太早。只要有一点想法,就动笔写下来,反正还可以持续修改。最好的方式是,在研究过程当中,就不停地记笔记。开始写的时候,尽量就一次写得详细些,将来删减总是比增添容易。

    3.写作是一种自负的行为,因为你明知自己知道的不多,可是还要动笔写作。

    4.写论文如果卡住了,就和同学喝杯下午茶,和他们讨论,他们也许可以给些你意想不到的见解。即使没有,你也可能在对谈的过程中,更能抓到论文的重点。

    5.持续写作,记住用纸笔来思考,而不是在脑中空想。

    6.论文写到一定程度,每天与论文稿面面相觑,会产生冷感,不只是看不到错字,不知道自己惯用的词语,也看不到写作分析的局限。这个时候就要刻意营造论文稿的陌生感。例如大声的“念”论文;从论文的后面往前读;更动排版格式(边界、字型、字元间距等),让文字所处的位置改变,以去除阅读惯性,让你对论文有新鲜感;尝试在每一节中删除一段、每一段删除一句、每一句删除一个字,让文字更为精简;偶而换个陌生的空间来阅读与写作。

    7.论文写作是长期抗战,需要为自己营造一个舒适的写作环境,包括时间与空间。这个空间可能是自己的房间、研究室、图书馆的特定角落、某家咖啡馆,依据个人的写作习惯与要求而定。一般而言,可能需要一个够大的桌面,可以将文献、访谈资料等摊开;由于使用电脑,最好有插座与网路线(网路是用来查资料的,不要上MSN聊天或逛个人新闻台;不要设定电脑收到email会发出声音);安静而不受外人干扰的空间界线(手机设定在留言模式);随手可以找到需要的资料;也许还可以顺手泡杯花草茶。

    8.至于时间,最好规定自己每天要写个几页或几千字之类的。写作的时间如果正好有精彩的电视节目,可以用预录的方式,留待写作结束之后再看,当作是写论文的奖赏。论文有的部分好写,有的部分比较难写,可以交叉运用,不要先把好写的写完,然后每天一起床就要面对最困难的部分。

    9.建议你尽量不要在进行长时间论文写作之后,马上跳到被窝里睡觉,可以先做些缓冲的活动,如洗澡、听心灵音乐、看儿童绘本、做健康操之类的,转移注意力,让处于兴奋状态的脑筋可以稍微缓和、冷却。

    10.写论文时不要另外要求自己其他太完美的计划,例如一边写论文一边减肥。减肥的压力很大,与论文压力的相乘效果,会压垮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论文写作枕边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vh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