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最美古诗专题古诗词解读系列古诗新读
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20-06-24 08:15 被阅读0次

题苜蓿峰寄家人

唐代:岑参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赏析

这首诗实际上是写给亲人的一封书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也安慰妻子的思念。    

诗的前两句照应题目“题苜蓿峰”从首宿峰写起。春天又来到苜蓿峰、胡芦河上。眼望边地景物,诗人不由泪下沾巾。开始就点出边地、点出季节。“逢”,实则是“又逢”,这就强调了置身边塞已非一日。“苜蓿峰”、“胡芦河”说的都是边地,上下两句以互文句式作反复说明,不仅点明地点,而且它们本身又是异地景物,从而强调了与“家人”相去之远。这一切正是触动诗人感情的契机。“泪沾巾”这一形象性的活动便概括了此时此地诗人的心情。至于“泪沾巾”的原因,则由下两句来具体写。格调是沉重的。  

诗的后两句照应题目“寄家人”写自己的思念:妻子在家中是那样思念征人,却只能空然想想而己,她怎会知道沙场之上又是怎样地令人愁肠欲断呢?这里作者没有直接去写自己思念“家人”,却去写“家人”思念自己,而且知道“家人”是在“空思想”。“空”,有徒然之意,即使思念也难以排遣;“空”,又有凭空之意,叫思念也难知沙场征人之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理解和怜惜,也就衬托了诗人思念之苦,较之一般写家人亿征人更为深切。诗人之所以“愁”,是由于沙场征战之苦,是由于家人思念之苦,“泪沾巾”的原因在这里也就得到了回答。身为征人的诗人理解“家人”,同时也希望“家人”理解征人,慰藉之意,关切之情,自在其中。 

全诗语言朴质自然,感情真挚深切,格调苍凉沉重,先从自己思念“家人”写开去,又从“家人”思念自己写拢来,结构回环,语意深长,很好地传达了诗人愁肠百转的心情。

相关文章

  • 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题苜蓿峰寄家人 唐代:岑参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赏析 这首诗实际上...

  • 苜蓿峰寄家人

    题苜蓿峰寄家人 唐·岑参 苜蓿峰边逢立春, 胡芦河上泪沾巾。 闺中只是空相忆, 不见沙场愁杀人。 岑嘉州尝从封常清...

  • 鹧鸪天

    空庭经年遍蔓草,如流往事忆今朝。 遥想楼阁闺中影,轻绾云鬓玉容娇。 人易老,愁难消。此情深处怎堪抛。 ...

  • 空相忆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 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这...

  • 空相忆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 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

  • 【嬿郅原创】空相忆·愁几许

    嬿郅♡诗词 空相忆·愁几许 临窗伫,半盏冷香清露。寂寞阡尘萦乱绪,辗转冥河渡。堤岸残英似雨,荇叶泫然归去。屈子汨罗...

  • 七律·夜

    楼台夜色渐深浓,窗外星光幽暗空。 心忆闺中繁琐事,情牵万里贯薰风。 烦愁弥漫浮寒寓,忧念羁留隐逸城。 天热空调滴水...

  • 诗ll 解开束缚下的自由

    闺中之事令人愁,万顷波中方自由!情恨绵绵无绝期,男儿岂能当此。 必以梦为马,驰骋硝烟沙场。

  • 醉东风·忆

    休相忆, 怕相忆, 相忆愁难极。 鬓间柳眉锁, 枕畔泪痕湿。 残灯孤影际, 冷风缺月夕。 银汉相隔时, 幽恨无绝期。

  • 康震解读王昌龄的《闺怨》

    闺 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注: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vl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