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闻之,有天地然后有人民,注有人民然后有庶事,有庶事而后万民乐业,此自然之趋势也。然所以富强之道,在乎黎庶之振作,振作之主义在精神。若无精神则弱矣,人民弱,国何强?欲图国强,须使人民,勿论何界,以体操为不可缺之一科,如此则精神振矣,国奚不强?注前此文武分歧,文人鄙弃武术,武人不精文理,此其中似有域注之分焉。今国家振兴,庶务百度维新,学校之中加入拳术一门,俾诸生文武兼进,可谓法良意美已。
余幼而失学,即喜习武事,并非图猛力过人之勇,止求有益卫生之功,不以气粗力猛为勇,而以不粗不猛刚柔相济而为勇也。注人有言日: “武学与文学一理”。理既同,则何分轻重?然文学之士所以不讲武术者,实因有粗猛不雅之弊耳。余于形意一门稍窥门径,内含无极、太极、五行、八卦起点诸法,注探原论之,波太极、八卦二门及外家、内家两派,虽谓同出一源可也,后世渐分门类,演成各派,实亦势使之然耳。余习艺四十余年,不揣固陋,因本闻之吾师所口授置所得旧谱加以诠释,盖亦述而不作之意也。
余尝闻吾师云: “形意拳创自达摩祖师注,名为内经,至宋岳武穆王注发明后,元明二代,因无书籍,几乎失传。当明末清初之际,有蒲东诸冯注人姬公,先生讳际可,字隆风,武艺高超,经历有年,适终南山得岳武穆王拳谱数编,融会其精微奥妙,后传授曹继武注先生。曹先生即康熙类西科武试联捷三元,供职陕西靖远总镇者是也。先生致仕后,别无所好,惟以平生工夫授人而娱余年,以技传戴龙邦注先生山西人。戴龙邦先生传李洛能注先生直隶人。李洛能先生相传郭云深注直隶人、刘奇兰直隶人、宋世荣直隶人、车毅斋山西人、白西园江苏人诸先生。诸先生各收门走。郭云深先生传李魁元注、许占鳌诸先生;刘奇兰先生传李存义、耿继善、周明泰诸先生”。余侍李魁元先生为师从学数载,曾在北京白西园先生处,得见岳武穆王拳谱,并非原本,系后人录抄,所论亦不甚详,惜无解释之词,只篇首有跋数行。余一是顿开茅塞,立愿续述完备,明知学术谫陋,无所发明,窃仿此谱,深心研究,再照此拳各式,一一著载成书,注实无文法可观,于吾所学,不敢稍有背谬。至其间有未至者,尚望诸同志随时指正为感。
正月望日保定完县孙福全谨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