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里听贾行家说老舍,说到了《四世同堂》的创作背景。
这是一部虚构的小说。当然小说都是虚构的,特别提出来说虚构,是因为这一段时间老舍并未在北平。七七事变爆发后,老舍只身离开北平来到重庆进行抗战宣传活动。直到后来他妻子带着孩子和他会和,和他讲述了北平沦陷区的生活细节。小说大部分来自于作者的虚构和想象,但虚构这样一部宏大的,长达百万字的,事关特殊历史时期的作品,不得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这又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虽然老舍当时不在北平,可故事情节大多数来自于北平人民的实际生活。老舍对北平的熟悉、了解和热爱,是真切而现实的。故事的发生地点,小羊圈胡同,就是老舍的出生地,你所看到的老北平的生活习俗,你所听到的市井小民的吵嚷声,你所经过的每一株景色,你所嗅到的那独特的味道,都是真实的。
大部分作品里会有作者的原型,我以为这部小说里老舍的原型就是祁家老三,祁家老三在抗战爆发不久,就离开北平,辗转开始抗日。文中对于祁家老三离家前的急切,但分离时刻对母亲的万份不舍,想必就是当时离开北平的老舍对母亲对家人的愧疚。还有祁天佑,那个一生善良正派的老实人,在受到日本人的侮辱后,竟然选择了投水来洗净他的耻辱,以证实自己的自由、干净、快乐,尊严,结合起来理解老舍先生的悲剧人生也许会有更多的感悟。
回到《四世同堂》作品本身,这是一本抗战题材的长篇小说,时间线从七七抗战爆发开始,到日本宣布投降结束。战争、沦陷、亡国是基调和背景,但老舍先生并未直接描写抗战的细节,也未着重塑造抗战英雄,甚至对于最早觉醒和行动的老三瑞全也不是文中的主人公。和往常一样,老舍先生把镜头聚焦在北平的一个小胡同里。小羊圈胡同,正是北平众多胡同的一个缩影,生活着世世代代的老北平人,他们自在而满足,琐碎而生动,原本他们过着自己的生活,有着个自己生活的章法。但当战争来临,每一个小人物都无法置身身外,个人选择和民族气节交织在一起,犹如大海淘沙,细筛过滤,小羊圈的每一个人家,每一个小人物都在延续或者改变,凸显或者放大的他们的人性、命运。
老舍先生的大手笔下,人物众多,但每个人都有着丰满的性格特征和完整的命运轨迹。老舍先生的文字功底了得,值得揣摩的语言和心理描写比比皆是。老舍先生在抗战尚未完全结束的情况下开始下笔,对于历史的铭记,对民族的热爱,对和平的呼唤用意显然。
但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一直在问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如若是我,我会做如何选择?我会成为义无反顾的瑞全,还是矛盾重重的瑞宣,还是低头苟且的陈野求,甚至是牛教授、冠晓荷??
人性是不经考验的。特别是遭遇到最基础的安全需求的考验时,人性往往复杂的。我想,这条线索可能也是老舍先生一直在思索和描写的。如若是鲁迅先生,必然会痛心疾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现代年轻人读来,估计也会“恨铁不成钢”,会批判国人的劣根性,大呼小叫“丑陋的中国人”。老舍先生以最深入细致地心理描写,最客观宽容的视角,给我们展示了普通人的真事儿——他们有正义感却没胆量,善良又自私,能够忍耐却没有进取心。这是北平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几千年来传统教育养成的普遍的国民性格特征,他们有着自己的挣扎,思量、退缩和觉醒,唯有在这样复杂的环境里经过锤炼才能碰擦出迥异的火花。
就谈一谈文中的瑞宣,他是最典型的北平知识分子,他善良,有觉知,守着自己的底线,可是他胆小,懦弱,不要说是去抗日,就连对做汉奸的邻居和弟弟也拉不下脸来闹翻;他支持家人邻里去战争,自己要维护家庭生计,尽孝。他是新旧文化的钟摆,他内心反抗却不敢行动,生与死,爱与恨,笑与泪,爱国与战争,他无法抉择。你无法去喜欢他,也无法去指责他,因为你懂得他的挣扎,你理解他的挣扎,你只能等待他的觉醒和爆发。最终瑞宣的成长,预示着整个北平的成长,预示着民族的觉醒和希望。反抗与顺从,批判与继承,以包容来看待人性,看待国民性格特征,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的碰撞,这是老舍先生宏大的胸怀。
花了两周读完,但还有浑沦吞枣的感觉。我看的版本是17年版的,只有八十七章。后来网上搜索,读完了后面的十三章。后面的十三章文稿丢失,目前的是英文稿再翻译出来的。总觉得这十三章少了些韵味,估计是当初中译英时删减不少,人物的命运安排也显得仓促潦草。过些时日,是还会再读再品味一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