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修成了,就不是随时戒慎恐惧不放松,而是最放松的时候也合乎大道。
交易之道修成了,就不是随时戒慎恐惧不放松的想着交易系统,而是最放松的时候也合乎交易系统的要求。
率性而为,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想到达的境界,但,率性而为,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率性而为,从心所欲,不逾矩。率性而为,后面有个矩字,这也是我们至圣先师孔子告诉我们的,他七十岁才做到这一点。
知天命者,方能率性而为。不知天命者,需循规蹈矩。
我们做什么事,都不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效果,不知条件;只知表象,不知本质。万事万物,一切的一切,都是有条件的。自由是因为有方向。
学交易,我们一定要懂得区分效果模式与训练模式。这当中又要区分,有原则的率性而为,还是只是满嘴放大炮,看着盘面,指指点点,这里也可以做,那里也可以做,这里是机会,那里也是机会,日线没机会,去小时周期找机会,小时没有机会,拿着放大镜到5分钟一定能找的到机会;做股票,最近大盘不好,长线不好做,那就做短线,高抛低吸,快进快出,类似于这样的分析师的说法。
分析师的话,是讲给别人听的,他没有代入自己,完全不同于职业投资人,他们是自己用的。每一个机会,背后都是有成本的,都是很贵的,市场机会无限,但我们手头资源有限,你用自己有限的资源去追求分析师口中无限的机会,不死也亡。
每个人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资源永远有限,因为,任我们资源再多,也多不过我们人性的欲望,你有1万块钱,你想做10万块钱的事;你有10万,想做100万的事;你有100万,想做1000万的事,你有1000万,眼里是1个亿的人在做的事!
所以,我们不是每个机会都能够去试仓的,所以,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我们要定位,定位不做什么;所以,我们要定原则,定系统,定规矩,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你把你圈起来的钱能赚到,已经不得了了。
训练模式就是循规蹈矩,就是死板的去坚持一个系统,用一次一次的做到,来固化自己的能力,以至于让它形成本能,固化了以后,你的核心主体部分再也丢不掉了,当然就可以适当做些变通,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的时候,逐步制定出不同的应对方案,这就是完整的过程,也是灵活的过程。
守常才能达变,没有常就没有变,没有常的变就是乱。守住规定状态,才能发现异常情况。就像我们中学时学的物理参照物,没有参照物,你就没有办法说明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万事万物一样的道理。
《中庸》说,知天命者,方能率性而为。不知天命者,需循规蹈矩。什么是天命?人生的天命?交易的天命?
这性,在天为元亨利贞,在人为仁义礼智,在交易为交易系统,这就是上天给他的命令。
人们都说,做交易如做人,为什么有些人,貌似没什么文化,学历也不高,上学时学习也不好,但是生意却做的很好呢?问他,他就说,我童叟无欺,多少年,一直是这样。
为什么有些人,老实巴交的,貌似没有多么精明,学交易,老师教什么,他坚持做什么,老师让每天写交易计划,他就照做,当有一天老师发现他交易做的好,夸他的时候,才发现他写的交易计划堆在屋子的一角,能有半人来高。为什么是这些人能成功?
《中庸》中,明明白白的给出了解释,这背后,是有原因的。《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就是说,有些人,一生下来,就是得道之人,什么样的人是这样的人呢?自诚明,一生下来就懂得诚信并不折不扣能做到诚信的人,这样的人就明,就是明白人,这样的人天生就是有大智慧的人,一抓就抓住了智慧的根本。就像上面说的两种人,一种是不折不扣的守分,诚信经营,就占了这一个诚字;一种是不折不扣的坚持写交易计划,而写交易计划又是交易最重要的事,这也占了这一个诚字。
所以,他们是天生得道之人。
而,我们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心思太多,想的太多,学的也太多,学多了就学杂了,学很多不重要的东西,就把最重要的本性本能的东西稀释掉了,但是,这一个本性当中最重要的诚的基因还是在的,所以就是自明诚,自己是知道这个诚的重要性的,所以,慢慢修,慢慢擦亮和放大这个诚字。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就是明白人,明白人一定会去诚的。
无论是天地,还是人,还是做交易,守分,是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守分,就是少,少则得,就是不贪,就是定位,(定位就是不做什么),就是无私,就是付出,就是利他。这就是元享利,这就是仁义智,而贞,贞就正固,就是一直如此,始终不变节,就是坚持,礼就是约束,就是交易系统。
守分,定位,坚持。
率性而为是无拘无束的,但是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无拘无束,守规矩,却不觉得规矩让自己不舒服的无拘无束。
修为到了,就不是随时戒慎恐惧不放松,而是最放松的时候也合乎大道,不勉而中,从心所欲不逾矩。
上下又是相通的。
圣人因其当行之道,给大家定规矩,以为法于天下,节之以礼,和之以乐,齐之以政,禁之以刑,使人皆遵道而行,以复其性,回复(擦亮)良知。
遵道而行的结果,就是上达天理,就是修成交易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