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各大新闻媒体版块头条,几乎快被刘强东给承包了,不仅如此,好多“热心”的吃瓜群众把刘强东的夫人奶茶妹妹也推上了热搜。
起因就是9月2号一张刘强东被拘捕的照片上热搜,莫名让很多人兴奋了,舆论四起,放眼望去大多都是一些口诛笔伐的言辞:
“坐实了!定罪了!”
“我就知道他不是什么好人!”
然鹅,这件事还没有被实锤,那只是警方执法时的纪录照片,是否有罪,还要等待法庭决定。不过很多人似乎并不在意真相是什么,比起真相,这些起哄的人,更愿意相信听说的、更丑陋的、更热闹的。
旁观者真的“清”吗?
《呵旁观者文》曾说:“天下最可厌可憎可鄙之人,莫过于旁观者。
”他们隔岸观火,却把火光当烟花,视若过节;
他们看到溺水者,却把水花当喷泉,拍手叫好。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还记得2008年奥运会退赛的刘翔吗?
当他面色凝重地站上赛道,腿脚稍显不利落的时候,质疑声四起:
“刘翔怎么了,压力太大了?”
“他这什么表情?不想比了?”
当刘翔脚伤复发,痛苦地倒在赛场上时,指责与谩骂滚滚而来:
“丢人现眼!去死吧!”
“装的!这时候退赛,作秀!”
看着那些铺天盖地负面消息,不知道此时此刻,这位“巨人”内心是何等的悲凉。也不知道那些对他口诛笔伐的人可否还记得那个一次又一次为国争光的英雄,那个创造了“12秒88”世界纪录的飞人。
当飞人跌落的刹那,他们的脸上没有怜悯和心疼,只有傲慢和冷漠。曾经的他是多么璀璨夺目,现在却被生生拽落下来了。而伸手拽他的,和当年为他欢呼、把他捧上神坛的,竟是同一批人。
现实真是像《芳华》里说的那样:
“一旦发现英雄也会落井,投石的人格外勇敢,人群会格外拥挤。”
当名人最难的,是必须一辈子在神坛上,不然就随时准备接受“凌迟”。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坏人做了好事会被称赞,为什么好人只做一件“坏事”就不能被原谅?
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常常会有这样的判断:
一个过去总做坏事的坏人,
有一天突然做了一件好事,
我们对他的看法可能马上会改变,
会原谅他过去的种种,
并对他做的这件好事大大赞赏,
以至于认为他就成为好人了。
相反,
一个一直在做好事的人突然做了一件坏事,
我们往往就只看到他的这件坏事,
而对以往的好事视而不见,
认为他原来是个坏人,
甚至会认为他原来做的好事都是有预谋的。
不得不说随着如今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物质的享受,精神追求却不断退步,人人张口利益,闭口金钱,心地不再像古人那么淳朴。
正如最近发生的“刘强东事件”中,
很多人选择性失忆:
忘记了刘强东“十大慈善家”的称号
忘了京东给16万人提供的就业岗位
忘了他曾给家乡宿迁捐赠过亿元助力养老、教育事业
也忘了滴滴事件发生时,他站出来控诉的模样。
好人的优秀的事迹我们要宣扬,他犯了错也该承受后果。但是世人总觉得善良是他们应该的,而做那些善举也是理所应当,而哪一天不做了反而就不对了。
如果他犯了一个错误,就会立马被打入坏人的阵营中,被贴上坏人的标签。
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对好人要求太过严苛,但是我们对于坏人却太容易原谅。
盲目义愤填膺才可怕
在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有一句话真的是一针见血
——如果想搞垮一个人,就把他放到互联网上。
我想“人肉”这个词汇大家肯定不会陌生,最近很热的《女教师不堪被“人肉”而自杀》、《女医生因被“人肉”服500片安眠药自杀》事件,参与人肉、打电话威胁骚扰的有多少人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又有多少人有去认真的核实事情真假?我想大多数人不过出于从众心理,义愤填膺人云亦云罢了。
小编经常在贴吧和论坛上看到很多关于某人或是某个品牌被黑得体无完肤。且不说这个人或是品牌如何,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这个人,也并没接触过这个品牌的东西,可能仅仅是因为人云亦云,就开始对他们口诛笔伐,一逞口舌之快。等到最后说完可能他都不知道这个人究竟是干嘛的,亦或是连这个品牌的东西都没用过。
大多数人往往会被断章取义的假象所迷惑,被舆论导向所带偏。所以当大家在面对诸如此类事件的时候,能够保持一颗澄明的内心,理性的去看待它们。
一件事的真相,从来不会是道听途说得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