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瑛-渔樵问答 全曲时长7:43 ,黄勉之谱,贾阔峰授;疑为1956年4月23日,理论创作委员会主办古琴演奏会上,中央电台汪丽君采定并重录。《绝响-国鹏辑近世琴人音像遗珍》【录音片段见订阅号:zhenglinwenhua】
◎乐瑛图像资料来源:◎该出版物中收录更多海量独家首发视频、音频等完整资料
乐瑛去世以后,多年无人问津,家人从未接到过任何版权费用,也没有接到任何一家媒体机构或者学者的采访,网络上就更没有只字片语,以至于给人个错觉,乐瑛好像去世于“文化大革命”前,可见貌似繁荣的琴学的研究还有多大空白!很多人都评价乐瑛的琴艺高超,但做个田野采访有这么难吗?又有谁去下功夫仔细搜寻呢?况且她的家人竟然还一直就在北京!令我又高兴又伤心的是,这竟然即将成为她的家人在四十年间接受的第一个采访,他的子女还提到了一个令人喜出望外的重要史实,“文化大革命”期间,乐瑛曾经留下私人录音!三天以后,我在北三环的一间咖啡馆里见到了乐瑛的三个子女和两个曾外孙女,他们在一起拼出了一个相对真实和完整的历史画面……
◎图像资料来源:《绝响-国鹏辑近世琴人音像遗珍》
◎1905年摄于家中,左上角婴儿为乐瑛,前排为乐镜宇和夫人陈氏以及两个儿子……乐瑛,字润之,号芝香馆主,1904年3月25日生于北京。
父亲乐镜宇出身于北京同仁堂乐家,是民国年间著名的制药专家,济南宏济堂创始人。母亲陈氏为福州人,系陈宝箴余脉,家族从事商业。陈氏为乐镜宇的原配夫人,在乐瑛之前还生下了两个儿子,乐瑛是她和丈夫唯一的女儿。据家人回忆,小乐瑛因为天生聪慧,受到父亲的特殊关注,希望她继承传统文化,专门在家中为她安排了私熟,有文学、书法、舞剑、绘画、昆曲和古琴等课程,为她提供了丰富的传统艺术土壤。
在这里,喜欢文艺的她如鱼得水。家中的兄弟姐妹们大部分都有留洋经历,父亲在济南有位德国商人朋友,乐瑛见他家中女儿喜弹钢琴,十分感兴趣,也想学却被父亲阻拦……
◎管平湖暂住过的小院◎图像资料来源:《绝响-国鹏辑近世琴人音像遗珍》
……据家人回忆,1958年12月,乐瑛因为欣赏管平湖的琴艺,救人之难处,请管平湖住在家里,其间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不仅管平湖住在花枝胡同的院中,管平湖的学生王迪和邓修良夫妇也住在这里,甚至王迪的第一个孩子,都在乐瑛家中出生。一直到1960年,管平湖住房困难解决后,他才搬出花枝胡同一号院。
1966年8月25日至31日,红卫兵来到花枝胡同一号抄家,所有家当被一扫而光,包括她所钟爱的古琴和所有资料,子女们之后在垃圾堆中捡回部分照片,存留至今。乐瑛夫妇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搬到广渠门光明西里简易楼居住,“文化大革命”后的她无琴可弹,备受打击,疾病缠身。
1972年,女儿郭舜珑在北京花市委托商行花费45元买到潞王琴“中和”,又找来录音设备,夏莲居的孙子夏法圣提供了琴弦,乐瑛在位于北京朝阳门外呼家楼的郭舜珑家中带病录音,拷贝分给七个子女,作为对母亲的怀念之物……
◎1930年代,乐瑛于花枝胡同一号院家中弹琵琶◎图像资料来源:《绝响-国鹏辑近世琴人音像遗珍》
……“文化大革命”期间,要不是对古琴发自骨子里的热爱,没有人敢冒着被整死的危险,用生命来弹琴,这是至今为止非常罕见的例子。两年后,乐瑛于1974年12月4日在北京同仁医院去世,享年70岁。
乐瑛演奏的盛年期间,琵琶演奏家余良模和新华社摄影记者胡昌平都曾经跟乐瑛学过古琴,但后来都没有继续古琴事业。吴干斌也曾是乐瑛的学生,子女中乐瑛只教过郭舜珑和郭经诚,但至今为止,能够完成继承并演奏乐瑛琴艺的,并无一人……
◎1963年秋天,《人民画报》中留下的一幅珍贵的彩色图片◎图像资料来源:《绝响-国鹏辑近世琴人音像遗珍》
后记:2001年,郭宝昌导演拍摄电視《大宅门》以同仁堂乐家部分历史人物为艺术原型,影响很大,但剧中白佳莉及其家人的情节纯属虚构,并非史实。
以上文字摘自即将出版的《绝响-国鹏辑近世琴人音像遗珍》 ,乐瑛大量照片、详细生平、家人访谈以及文革期间录音均收录其中,本次出版共收录乐瑛不同时期的13首录音。
关注订阅号:zhenglinwenhua 第一时间获得独家资讯
咨询电话/微信号:18800088016 了解「绝响」推行动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