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理散文
《湘行散记》之《鸭窠围之夜》01

《湘行散记》之《鸭窠围之夜》01

作者: 春__水 | 来源:发表于2023-08-08 00:06 被阅读0次

《湘行散记》的第三篇文章是《鸭窠围之夜》。

鸭窠围是沈从文整个从常德到浦市这八天的水路里最情有独钟的地方。

我怎么会知道的呢?不是咱信口胡诌的。而是通过《湘行书简》里的三篇文章得知的。

咱前面说过,《湘行书简》是《湘行散记》的母本。

《湘行书简》里沈从文不惜用三篇文章来写鸭窠围的景色,而其他的地方,沈从文至多会留下一篇文章,甚至有些地方连一篇文章都没有留下。

那么到底这个鸭窠围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值得沈从文这样情有独钟,还要用三篇文章才能描绘出它的美呢?

哪三篇文章呢?

1、《夜泊鸭窠围》

2、《鸭窠围的梦》

3、《鸭窠围的清晨》

而回到北平后的沈从文是把上述三篇文章合三为一写成了《湘行散记》中《鸭窠围的夜》。

在《夜泊鸭窠围》、《鸭窠围的梦》、《鸭窠围的清晨》这三篇文章中,沈从文明明写的有鸭窠围的夜,有鸭窠围的清晨,为什么沈从文偏偏要写鸭窠围的夜呢?

只能有一点可以说明,那就是鸭窠围的夜色,给沈从文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梦里,白日里,走到哪里,尤其是回到北平之后,沈从文只要一想到从常德到浦市,这段沅江水路上的八天行程,夜色最美的就是这个鸭窠围了。

这样解释就好理解了。

后面我将一一将这三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我们首先来看看沈从文笔下的第一篇文章《夜泊鸭窠围》。

我小船停了,停到鸭窠围。中时候写信提到的“小阜平冈”应当名为“洞庭溪”。鸭窠围是个深潭,两山翠色逼人,恰如我写到翠翠的家乡。吊脚楼尤其使人惊讶,高矗两岸,真是奇迹。两山深翠,惟吊脚楼屋瓦为白色,河中长潭则湾泊木筏廿来个,颜色浅黄。地方有小羊叫,有妇女锐声喊“二老”,“小牛子”,且听到远处有鞭炮声,与小锣声。到这样的地方,使人太感动了。四丫头若见到一次,一生也忘不了。你若见到一次,你饭也不想吃了。

鸭窠围是个深潭,两山翠色逼人,恰如我写到翠翠的家乡。

这句话已经让我们好似见到了鸭窠围的两岸翠色逼人的景象,也让我们知道了沈从文在回故乡探母之前已经在着手写《边城》这部巨作了。

因为这种翠色逼人的景象给沈从文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才使得我们读到了《边城》中女主人的名字翠翠,以及翠翠家乡茶峒的青山绿水之美。

鸭窠围也有吊脚楼,就像翠翠的家乡一样。

鸭窠围的山是翠色的,可是高矗两岸的吊脚楼却是白色的,翠绿色中一片片白色的楼房,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体验。


相关文章

  • 湘行散记

    论《湘行散记》之中最令人感动的文章,那就非《鸭窠围的夜》莫属了! 《鸭窠围的夜》是沈从文散文代表作。《...

  • 湘行散记(一)

    论《湘行散记》中最动人的文章,那非《鸭窠围的夜》莫属了! 《鸭窠围的夜》通过对水手和吊脚楼里妓女的描写,体现了...

  • 生活的趣味

    --礼记《湘行散记-鸭窠围的夜》 生活总是充满着无限的趣味,在破旧的神龛,在寒冬的山林...

  • 鸭窠围的夜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写的一部散文集,里面的一篇文章《鸭窠围的夜》,鸭窠围是一个深潭,两山翠色逼人,吊脚楼高高矗立...

  • 《湘行散记》——鸭窠围的夜

    随着作者沈从文的足迹,我走入了那个存在于作者印象中的那个湘西。 作者写夜色,写夜声,一幅幅淳朴而又...

  • 《湘行散记》――鸭窠围的夜

    天气真冷,在寒气中一切都仿佛结了冰。便是空气,也像快要冻结的样子。 我包定的那一只小船,在天空大把撒着雪子时以泊了...

  • 《湘行散记》——《鸭窠围的夜》

    时间定格在寒冬时节,沈从文乘的小船停泊在鸭窠围。鸭窠围是个深潭,两山翠色逼人,吊脚楼高高矗立在两岸,一切所见所闻...

  • 《湘行散记》――《鸭窠围的夜》

    天快黄昏时落了一阵雪子,不久就停了。沈从文包定的那一只小船,在天空大把撒着雪子时已泊了岸。鸭窠围是个深潭,两山翠色...

  • 湘行散记二 札记🌾

    《相行散记》这一本书,印象很深刻的几章是《鸭窠围的夜》 《鸭窠围的夜》的时间在寒冬的季节,沈从文乘的小船停...

  • 赏《湘行散记》之《鸭窠围的夜》

    鸭窠围是沅水流域的一个地方,本文写的是作者旅途中夜宿鸭窠围一夜之间的见闻和思绪。像鸭窠围吊脚楼的建筑奇观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湘行散记》之《鸭窠围之夜》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fd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