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名义辨析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30132/8abcc5a533acb439.jpg)
中庸何谓也?郑玄说:名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用也。这里庸就是用的意思。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里的庸则是常的意思。理学的总成者朱熹的解释: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那么,在这里的庸就是平常的的意思。
其实,中庸里自己本来就有很清楚的解释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有焉。
好像是大家都在关注“庸”的意思,而事实上重点在“中”上。“中”理解不明确,“庸”何足道哉?体会中庸原文本义,“中和”才是要关注的要点。从这个方面来看,似乎郑玄的理解更好一些。
“中和”者,“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是古代哲学的方法论,是儒家修身的学问,但是绝不是简单的折衷调和。修身养性的至善之道是“天命率性”,需要有“择善固执”的坚定原则,但是也要有“君子时中”的灵活权变。
所以,“中庸”应当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真正的儒者,追求积极的人生修为之道,一定是力求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的境界,天命率性,顺势而为,目标就是“致中和”。而任何似是而非的折中调和的处世哲学都是对中庸精神的狭隘偏见;乃至毫无原则的委曲求全、曲意逢迎,更是是对中庸之道的亵渎。
2022-08-02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30132/cf22056f0c64c77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