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连载小说
手绘南京·第一篇·上

手绘南京·第一篇·上

作者: 醉死人 | 来源:发表于2017-04-14 00:06 被阅读151次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我来到你的城市,你从我的全世界路过。

用这一张手绘的明信片,记录下发生在这个城市里,我们之间的故事。


谢晓峰第一次见到林月,是在“诗词文化学习研讨会”的社团活动上。

社团的创始人,一定是认为名字越长,越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从而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谢晓峰之所以参加,纯粹是听说这种诗词社团的女生比较多。实际上,也的确是这样。

一般在社团招完新生后,按照惯例都会举行一次欢迎新人的活动。不同于其它社团的是,诗词研讨会的聚会是在一个茶楼包厢里举行的。

谢晓峰习惯性地坐在比较靠后的位置,观察着社团的其他成员。那些一边聊天一边看下周围的,肯定都是老成员。那些独自一人或四周观望,或安静地喝茶的,应该就是新成员。

谢晓峰在心里默数一下,总共有二三十人左右,其中男女比例差不多各一半。

等到人基本坐满了,一位学长走到了包厢中间,双手轻轻一拍掌,说道:“大家好,我是这个诗词文化学习研讨会的社长,欢迎各位师弟师妹的加入。”

接着,他介绍了下社团的一些主要活动,例如不定期举行诗词朗诵和征稿、组织社员出去旅游等。然后是各位旧成员的自我介绍,以及新成员的自我介绍。

“我叫谢晓峰,来自南方,专业是计算机系,爱好是电脑和书法,比较喜欢的是豪放派的诗词,比如苏轼和陆游。”做完自我介绍,他又回到了后面的位置上。

其他人的自我介绍,引起谢晓峰注意的有两个,其中一位自然是中文系的林月,另外一位是同样来自中文系的师兄何处。

何处的自我介绍很简单,“我叫何处,南方人,中文系,爱好画画,喜欢柳永的作品。”

谢晓峰之所以注意到何处,第一当然因为是老乡,第二因为这位师兄的爱好是画画,而不像其他人是运动、旅游、阅读、音乐之类的爱好。

林月的自我介绍则很普通,“我叫林月,本地人,专业是中文系,爱好是下棋,喜欢的是辛弃疾的诗词作品。”

让谢晓峰诧异的是,看起来一副典型江南水乡女子模样的林月,喜欢的居然是辛弃疾。

在记录完新成员的联系方式,并定好下一次活动的时间后,第一次社团聚会就这样结束了。


谢晓峰参加了几次诗词研讨会的活动之后,发现这其实是一个以组织旅游为主的社团,各种游山玩水、郊游采风。

唯一与诗词文化沾边的是,旅游地点一般都选择比较有文化气息的地方,比如本地的凤凰阁、栖霞寺、阅江楼,附近的水乡古镇、名山古刹等。

通过社团的游玩,谢晓峰逐渐熟悉了金陵这座六朝古都,也慢慢与老乡何处熟稔起来。自然而然,与林月——何处同一个专业又在同一个社团的师妹,也有不少的接触。

谢晓峰与林月的真正相识,却是从学校一年一度的社团联合活动开始。

作为诗词研讨会中,为数不多能写出一手好书法的谢晓峰,和林月一起负责社团各种宣传横幅标语的制作。简单来说,就是林月负责口述,他负责书写。

“别的社团都是用印刷,为什么我们要用手写?”谢晓峰一边活动手腕,一边吐槽。

“因为这样看起来显得更有文化一点,毕竟我们是文化社团嘛。”林月看着已经写好的一些条幅,心里对谢晓峰也是有几分好奇。

她记得谢晓峰喜欢的也是豪放派的诗词,但是却写得一手方正的楷书,完全没有一点草书的自由奔放,也没有行书的灵动飘逸。不过,作为理工科计算机的男生,能写出这样一手书法也算是难得了。

“好了,休息够了就继续写吧。”林月把写好的标语收拾好,又捧出另外一大叠空的横幅。

“还有这么多,天啊!”谢晓峰感觉就像喝完一杯还有三杯,三杯之后还有一箱。

林月拍了下他的肩膀,笑道:“加油吧少年,写完我带你去吃粉丝汤。”

谢晓峰哭笑不得。他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人那么喜欢鸭血粉丝汤,正如同别人也搞不懂,为什么他们那么喜欢吃拉肠粉一样。


从某个角度来说,谢晓峰和林月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人。

自小学习书法,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谢晓峰,大学的时候却选择了计算机专业。甚至到了大学以后,他基本上就没有再拿过笔练过字。

平时除了吃饭睡觉上课和社团活动,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电脑相关。要么和同学联网打游戏,要么泡在各种网站论坛上。

当然,在认识了林月并相互熟悉以后,谢晓峰的习惯才开始有了改变。

相对于谢晓峰简单规律的作息习惯,林月的生活则是相当丰富多彩。

有时候,她可以一整天下棋或读书,说不超过十句话。有时候,她会与同学朋友一起逛街玩耍,嘻嘻哈哈说个不停。

而作为本地人,林月课余最多的活动,就是带别人逛遍南京的大街小巷,品尝各种特色的美食小吃。当然,这个“别人”很多时候都是特指谢晓峰。

何处经常开玩笑道:“晓风残月,你们两个最近又跑哪里去玩了?”

谢晓峰自然是一脸讪笑,林月却是理直气壮地数着指头,正儿八经地道:“这个星期去了总统府,上周去了中山陵,上上周去了……”

这种时候,何处只得打断道:“好了,我请你们去吃粉丝汤吧。”


青春的时光总是这样无忧无虑地悄然流逝。

第二年,何处似乎准备考研,退出了社团。谢晓峰和林月从新生变成了学长,成为社团的主要成员,开始了又一年的各种活动。两人的关系也随之日渐密切。

在第二年的圣诞节前,谢晓峰终于正式向林月表白,林月答应了。

到第三年,交接完社团的事务之后,两人都退出了“诗词文化学习研讨会”这个旅游社团,留下一段“晓风残月”的佳话。

下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 手绘南京·第一篇·上

    我来到你的城市,你从我的全世界路过。 用这一张手绘的明信片,记录下发生在这个城市里,我们之间的故事。 谢晓峰第一次...

  • 手绘南京·第一篇·下

    谢晓峰最后一次见到何处,是在何处的散伙饭上。 毕业之前的散伙饭,是所有每一个大学的传统,也是大部分人学生时代结束的...

  • 手绘南京·第二篇·上

    人生何处不相逢。 小时候,何处老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太好听。唯一的优点就是笔画比较少,被老师罚抄一百次名字的时候,能比...

  • 手绘南京·第三篇·上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大学毕业的何处,回到了南方的家乡。几经波折之后,找到了一份杂志社的编辑工作。在南方这座最年轻...

  • 绘画·邵卫|行画时光

    男,1989年,南京 2013年成立青语艺术手绘工作室 南京东道手绘首席讲师 夏克梁“边走边画”第三季成员 许多人...

  • 大事记

    20170309,加入梦想早读群 20170401,开始每天画手绘 20170402,发布第一篇干货原创 2017...

  • 我是一条苦逼的“夜班狗”

    Hey! man!Are you ok? I'm very very ok! 以下是“菜鸟”漂漓的第一篇原创手绘哟...

  • 赴南京手绘学习感悟

    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在大二的...

  • 南京印记(上)

    从南京回来已经一周了,似乎关于南京的见闻还没有说完。白天工作太繁忙,猫一直为事业忙忙乎乎,马不停蹄。晚上时间...

  • 一棵树

    喜欢手绘。 一是看到手绘就很开心。 二是很享受手绘的过程。 三是手绘可以帮我解压。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有下图的手绘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手绘南京·第一篇·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gi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