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由书写Day2: 死亡真的不可谈论吗

自由书写Day2: 死亡真的不可谈论吗

作者: 燕英俊 | 来源:发表于2017-03-02 09:15 被阅读0次

    昨天的第一篇在发布没多久就收到打赏,刚准备小得意一番时,仔细一瞧居然是爸妈,惊喜的心情转为小失望。而此刻却意识到我已不再是那个做事情只为赢得爸妈认可的小人儿啦。但爸妈给的爱一直是我温暖的源泉。

    上周大姑离世,我回家参加祭奠。

    关于此行,有太多角度可以书写。

    仪式的意义,以及其将不可避免走向消亡;

    对于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

    离开不只是一件伤心的事情,我体验到了比悲痛更让我动容的情感;

    爸爸的日记本,以及如此相像的我们;

    ……

    自由书写Day2: 死亡真的不可谈论吗

    仪式,在以往的认知里,可以表达对死者的尊重、能够让死者身边的人相互慰藉释放悲痛、是一种可以形成群体月数的社会规则。而在此次仪式上,我认识了一个更加完整的大姑,一个他人眼中的大姑,一个身处多重社会角色的大姑。这让我更加理解她靠近她也更加尊敬和爱她。然而,想想自己身边最亲的人,我们真的了解他们吗?有好奇不同角色下他们面临的处境吗?有尝试去更多一点理解和看见吗?

    自由书写Day2: 死亡真的不可谈论吗

    我已经历过多位长辈的离世,但仍然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人。“死亡”是一个忌讳的字眼。匆匆浏览《西藏生死书》时的震撼,在抛开书本后很快忘掉。从没有觉得死亡是一件需要我急迫对待的事情,有太多眼前的工作、生活,甚至是一场朋友圈热传的电影都比死亡来得更紧迫。而如何面对亲人的离开,我亦没有准备。总觉得离开和死亡是不真实的。

    哀伤辅导里讲到。丧失带来的创伤,引发痛苦的心理机制一部分源于延伸的自我。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所有和自己有关的人、有关的地方,所有能够标明我们是谁的这些心理部分,都是一种扩充的自我、延伸的自我。这些人、事、物都在用一种隐喻的方式表达了自我,它能帮助我们去定义自己,我们会赋予它很多价值。而丧失,在某种程度上都意味着丧失了一部分的自我。

    回顾了我和大姑的点滴,甚至回顾了我和姥姥姥爷的点滴之后,仿佛看到了他们在我身上留下的印记,他们在我身上播下的种子。也正是身边的人让我成为现在此刻的自己。

    离开,也许真的不真实。因为他们已经在我们身上留下印记,而我们也将带着它们一直生活下去。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百年孤独》,那个百年之后消亡的家族。子辈与父辈是如此的相像,虽然不同时代不同环境,却是惊人相似的生命轨迹。一样的盲目和执拗,在相同的地方摔倒,又犯下不养的愚妄。

    也许,在带着离去亲人的爱生活时,我们还要做的是不再盲目。

    试着看到真正的自我,过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由书写Day2: 死亡真的不可谈论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lh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