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谦中生于1883年,原名萧愻,字谦中,又号大龙山樵,安徽怀宁人。二十余岁远赴北京,拜同为安徽人的画坛名家姜筠为师,学习山水。姜筠书画印兼善,山水学清初四家之王翚,颇得其神,笔墨浓重,画面气息苍润古秀。以萧谦中后来画作所见,得其师传受其影响也是颇多。萧谦中天资聪颖,后天勤奋,不仅能学其师,甚至一度可为姜筠代笔。萧谦中后又拜另一位画坛名家兼同乡陈愆庶为师。陈愆庶被时人誉为“工书画,宗耕烟,与姜颖生齐名,而神韵过之”。萧谦中能得二位名师调教,进步很快,能并肩于“旧都四家”之列,绝非浮夸浪语。
国画名家萧谦中山水画刍议萧谦中 秋林读易 纸本设色
纵67厘米 横51.5厘米 1940年 北京画院藏
萧谦中与民初北京政学两界闻人,且为北京画坛重要活动者之一的周肇祥相友善。周肇祥主攻仕途,早年肄业于京师大学堂,后历任湖南省长、京师警察厅总监、古物陈列所所长等职。周肇祥公余亦雅好丹青,以极大精力投身艺界画坛,并且借助自己政学两界人脉资源赞助画界活动。他与金城曾合力成立于北方画坛名重一时的中国画学研究会,并在金城逝世后一直担任会长,组织活动至20世纪40年代。1920年中国画学研究会成立之初,萧谦中即被聘为会中评议,类似现在的研究生导师角色,萧谦中时年也仅37岁。早在四年前,即1916年,周肇祥即曾与萧谦中不辞辛劳离京远涉河南辉县,携画作《水竹邨图》为在此隐居的北洋高官徐世昌祝寿,徐世昌赋诗一首以记之:
简周养庵萧谦中
两画师来山水窟
水邨山郭踏烟芜
晴峦平远溪桥曲
画我归耕鍤荷图
体现萧谦中与周肇祥关系密切之另外一例,即萧谦中之润格。清末民初北京书画市场较为繁盛,活跃于京华的画家均有润例开列。萧谦中成名于北京,其赖以为生之途亦是以鬻画为主,虽然也曾在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京华美专等校任职。周肇祥在1930年为萧谦中待定润格如下:
谦中收回润格已逾岁矣,本欲节啬精神,无如求者仍复踵,至无润格,则予受皆感困难,兹故代为重订榜于客座,有求谦中画者请照此奉酬可也:无论屏堂每方尺拾圆,横幅加半;折扇每件十贰圆,大者酌加;册页每件一方尺内十贰圆,大者酌加;成堂屏幅手卷绘图均另议,指索青绿者不绘,劣纸劣绢不绘。
庚午春日退翁周肇祥代订
国画名家萧谦中山水画刍议萧谦中 山水 纸本墨笔
107厘米 横41厘米 北京画院藏
单以折扇相比较,萧谦中折扇每件高达十二元。同样是在1930年,胡佩衡“扇面每面八元过大者倍之”,惠孝同“纨折扇每面四元,秦仲文“纨折扇每面四元”,陈少梅“折扇每面四元”,均远不及萧谦中于市场之中的定价。足见萧氏在北京画坛名重一时。正是在重订润例的第二年,即1931年,萧谦中画作备受市场青睐,于是他不得不重新提高价位:
萧谦中幸未画例
无论屏堂每方尺拾贰圆,横幅加半,折扇每件拾肆圆大者酌加,册页每件一方尺内拾肆圆,指索重墨加倍细笔青绿加两倍,随封本市加一成外埠加二成,凡件不及一尺照一尺论,先润后笔。
仅以润例开列价格得见,萧谦中在民国北京画坛之地位,可见一斑。萧谦中长于山水,齐白石对他的山水画作亦有很高评价,早年有《题萧谦中山水》:
秋风上树微微见
山色入云渐渐无
我已买山同此意
八年可惜不能居
后又有《题萧谦中山水画幅》:
白云横截山腰断
墨海倒倾树影斜
确是前朝安泰日
雨余楼上住仙家
齐白石生逢乱世,迭经艰辛漂泊,萧谦中之画的确引人入胜,齐白石以“前朝安泰日”点睛,实则既是共鸣,亦是自解。齐白石另有《题萧谦中山水画幅二首》言及:
四山松树密交枝
黑入云雷欲雨时
我羡长安老萧贲
工夫心苦是人知
登临四望总伤神
剩水残山屋倒倾
到底萧郎心胆静
笔端犹有读书人
国画名家萧谦中山水画刍议齐白石 白石诗草(甲子至丙寅)
第十一页 1924—1926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的绘画风格,在当时摹古风气较重的北京画坛常常被视为异类,尽管早在1922年由陈师曾携其画作赴日展销得以大卖,随后终于在北京的书画市场中站稳脚跟,但是画界同仁对齐白石画作还是多有批评。直到1947年由俞剑华发表《七十五年来的国画》一文,依然将齐白石排除在正统之外:
此时的国画形成了两大壁垒:一个根据地是北平,一个根据地是上海。这时因为国都还在北平,由于几百年的历史关系,北平不失为一个文化中心。所以那时大部分画家都汇聚在那里。形成一个万花齐放的局面。最盛是在民国七年到十二年,那时聚在北平的画家有萧谦中、萧厔泉、姚茫父、陈半丁、贺履之、汤定之、陈师曾、胡佩衡、王梦白、凌克直、余绍宋、金拱北、齐白石诸先生,人才济济,各体具备。除齐白石外,都是笔墨纯正,气息古雅。
齐白石 白石诗草(甲子至丙寅)
国画名家萧谦中山水画刍议第十五页 1924—1926 北京画院藏
与齐白石形成鲜明对比的,在俞剑华文中,其所谓民初北京画坛“笔墨纯正,气息古雅”的“诸先生”中,排在第一位的,即为萧谦中。齐白石在他的题画诗中所谓“我羡长安老萧贲”,也是羡慕萧谦中在主流媒体之中能颇得认可。
民初的北京画坛,以四王式山水最受欢迎。徐悲鸿曾经指出:“民初在北京负相当画名者,为以译西洋小说著名的林琴南。林写王石谷式之山水,能投一般资产阶级所好,笔墨生涯,颇不寂寞。”陈独秀美术革命首当其冲的对象,即是四王式山水:“人家说王石谷的画是中国画的集大成,我说王石谷的画是倪黄文深一派中国恶画的总结束。……我家所藏和见过的王画,不下两百多件,内中有‘画题’的不到十分之一,大概都用那‘临’‘摹’‘仿’‘橅’四大本领,复写古画,自家创作的,简直可以说没有,这就是王派留在画界最大的恶影响。”此种言论虽然对民初摹古之风的批判也有可取之处,但在引申于文人画传统时却失之全面。民初四王画风盛行,有一般民众对其收藏颇丰画家易见易学的因素,如陈独秀就在攻击四王之余言及自己家藏即有两百余件。在媒介印刷品摄影术尚不发达的清末民初,于一般画家的传灯示范除去师徒相授的传统模式,其他大多来自古画的临摹参悟,陈独秀罔顾事实之言实则过于求全责备。另外四王画之盛行,当有文人画所体现的民族身份表征与文脉延续传承正统之意涵。“每一个时代的文人,大多都念念不忘在他以前的、已经成为过去的时代。如果后起的时代同时又牵涉在对更早时代的回忆中—面向遗物古迹,两者同条共贯,那么就会出现有趣的叠影。正是对来自过去的典籍和遗物,进行反思的、后起时代的回忆者,会在其中发现自己潜意识中未能成为的影子。这其实是一条回忆的索链,把此时此刻同彼时、更遥远的过去连接在了一起。”更有学者根据清末古画价格之升降沉浮,所透露出的蛛丝马迹之相关信息,得出四王画作之盛行的背后动因,正在于晚清政局衰败混乱,一般文人士子感念清初康乾盛世国力强盛河清海晏,爱屋及乌,由之康乾时所流行的四王画风遂得到重新重视与流行。此种观点亦颇显新意。无论如何,一个时代或一个时期之画风流行,其背后往往是多种原因汇聚成力共同促成。萧谦中生逢其时,他的二位老师—姜筠、陈愆庶,即曾被黄宾虹比喻为清初画坛正统派领袖的王翚与王原祁,“皆左清晖而右麓台”。萧谦中早年画作得其师传甚多,从而早早确立了能够很快被画坛主流所认可的绘画风格—正如俞剑华所言的“笔墨纯正,气息古雅”。萧谦中能够在中国画学研究会甫一成立即担任评议一职,不得不说是对他画坛地位与绘画风格的认可。
国画名家萧谦中山水画刍议萧谦中 山居图折扇面 纸本设色
纵24厘米 横51.8厘米 福建博物院藏
萧谦中画作以山水见长,从临古入手,初学王翚,上追黄公望、王蒙、赵孟。按有的学者所分析,“从萧谦中艺术经历及其画迹上来考察,其绘画基本可以1920年为界限,分为早期王翚的摹古风格,及变法后的石涛等野逸与宋元融合的风格”。
细致考察萧谦中的存世画作,其画风的确可大体分为笔墨清雅之正统派风格,与颇显“墨戏”趣味的野逸风格。但以1920年为界限则略显刻板。中国画学研究会会刊《艺林旬刊》曾经评述萧谦中道:“其山水初学‘三王’,后窥宋元之秘,漫游巴蜀,思力并进,近年力追明季诸家,气格日益沉雄矣。”北京画院藏萧谦中《墨笔山水》一幅,此作为纸本墨笔,画面题款为“ 诚哉先生鉴正,戊寅春,萧愻写”。钤“ 萧愻之印”。“ 诚哉先生”何人不可考,此作虽然作于1938年,但依旧能够看到萧谦中早年习画之因素。画面绘山林溪水之一角,群山树林间杂以茅屋数间。布景繁密,画面多用湿笔,多点染少皴擦,间以细笔淡勾,笔墨清雅。此作已然摆脱四王窠臼,上追黄公望笔墨程式,间取黄鹤山樵画意。萧谦中山水画作气息醇厚,多取隐逸之态。此作绘林泉茅屋,虽无人迹可寻,但空谷幽兰的高士风范已经显现。隐士形象与隐逸林泉是萧谦中在其山水画作中所一再复现的母题。
国画名家萧谦中山水画刍议萧谦中 湖山乡思 纸本设色
纵128厘米 横32厘米 1943年 北京画院藏
萧谦中绘于1940年的《秋林读易》图,为纸本设色,画面题款为“秋林读易。庚辰腊日拟黄鹤山樵意,萧愻”。萧谦中此作已经完全看不出四王的影子,他喜王蒙画风,自号大龙山樵,亦是靠拢前贤之意。此作布局确实神似王蒙,取繁密苍厚气息,绘千崖万壑之中茅屋数间,一隐者做读书状,画面右侧绘一书童负书趋前。笔墨浓重,牛毛皴兼解索皴并用不悖。王蒙在其画作中即喜用此法,清代王概说他是“用古篆隶法杂入皴中,如金钻搂石,鹤嘴划沙”。故“尖而不稚,劲而不板,圆而不成毛团,方而不露圭角”。可见王蒙的解索皴是笔笔中锋、寓刚于柔的,倪云林借此也称赞道:“叔明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齐白石赞誉萧谦中“到底萧郎心胆静,笔端犹有读书人”似正是为此类作品所题。虽然强调此作为拟王蒙笔意,但以山石画法、点苔布局、树木墨笔描绘等细节及整体极显轻松灵动的笔致气息,足以窥出萧谦中于此作中多多少少还是吸收了黄公望以及石涛的绘画技法与观念。萧谦中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摹古而不囿古,于临古之中能吸收百家之长,融会贯通化为己意,“就萧谦中的绘画来说,他所进行的变法不完全是迎合时流,更多是为了让自己的摹古绘画更接近宋元气象。宋元特别是宋人绘画中俯仰自得的精神气息,才是萧谦中真正想要摹学的‘画意’”。其早年学王翚技法,但在学习吸收古人画学经验的过程中,通过临习王蒙、黄公望,包括龚贤等元代画家笔意,画面逐渐饱满厚重,一扫王翚墨笔山水的薄滑弊病;同时通过学习石涛灵动多变、挥洒自如的画法,又修正了四王过于工整的刻画习气。
萧谦中创作于1943年的《湖山乡思》,纸本设色,画面题款“湖山乡思。癸未首夏,萧愻”,钤“萧谦中”白文印。此作为立轴全景图式,浅绛设色,画面主题延续了萧谦中隐逸母题的创作理念,高山大川间依旧绘茅屋数间,三位文人立足山顶眺望远方,远山缥缈,湖泊淡寂,三叶小帆前后错落。此作颇具王勃《滕王阁序》中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萧瑟气质。此作颇具石涛风格,笔墨灵动。萧谦中山水画作虽从临古入手,但由于自我的不断调试与修正,终于摆脱刻画工整的匠作气,而于画作中融入了书卷气,可谓精研古法之典范。北京画坛名家金城,针对时风对于传统中国画的攻讦责难,曾提出过“画无新旧论”:
世间事物皆可作新旧之论,独于绘画事业无新旧之论。我国自唐迄今,名手何蔑有,各名人之所以称为名人者,何尝鄙前人之画为旧画,亦谨守古人之门径,推广古人之意,深知无旧非新,新由是旧,化其旧虽旧亦新,泥其新虽新亦旧,心中一存新旧之念,落笔遂无法度之循,温故知新,宣圣明训,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意概可知矣。
国画名家萧谦中山水画刍议(清)石涛 云山图 纸本设色
纵45.1厘米 横3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萧谦中虽然也是从摹古入手,初学四王,但能不断吸收前人画学精髓,上追宋元气象,“化其旧虽旧亦新,泥其新虽新亦旧”,可谓传统文人画的近代承继者与嬗变者。从另外一个层面思考,萧谦中一再重复着文人隐逸主题的描绘,包括其所学习的古代画家的身份—先由与庙堂相近的四王,再到与江湖隐逸有关的黄公望、王蒙乃至石涛,萧谦中的身份认同,更多的是来自于传统文人画家的心印表达。萧谦中曾有颇显才情的拟古山水册页,现藏于北京画院。疑似有一开或多开遗失,现仅存三开。其一为《四山泼墨》,纸本墨笔,画面上方有民国北京名书家罗复堪行书题词: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欧阳率更千文。悉檀。
国画名家萧谦中山水画刍议萧谦中 四山泼墨 纸本墨笔
纵28.5厘米 横22厘米 北京画院藏
此为源自《千字文》的一段颂词,体现了儒家教义。画面由陈半丁题跋道:“忽然风雨来,四山如泼墨。鸟道不可寻,迷失山中客。谦中画,半丁老人题记。”钤“年”朱文印、“半丁老人”白文印、“竹日斋”白文印、“青山白云”白文印。萧谦中于此作中纯以水墨表达,间有米氏云山的墨戏之态,画面用笔率意却又于规矩法度之内,体现了萧谦中颇为高妙的水墨控制技巧,所谓图形写真,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此图足当此誉。由罗复堪的儒家经典教义的重新写作,陈半丁结合画意的悠然题记,加之萧谦中直追宋元的笔墨表达,更加凸显出如此合作的文人雅意与笔墨情致。
其二为《渔人乐》,纸本墨笔。其上同样为罗复堪之书法,只不过又一变为隶书题款:
建和元年,大岁在丁亥三月庚戌、朔四日癸丑,孝子武始公弟绥宗景兴明使石工孟孚、李弟卯造此阙,直钱十五万,孙宗作师子,直四万。临武氏石阕。僧虔。
国画名家萧谦中山水画刍议萧谦中 桃花水正新 纸本墨笔
纵28.5厘米 横22厘米 北京画院藏
此文源自赫赫有名之《武氏石阕铭》。罗复堪兼擅各体书法,此作隶书书体与《四山泼墨》之行书书体,纯为配合萧谦中的各体山水而作,可谓相得益彰各具意趣。陈半丁与画作之上题记道:“此间只有渔人乐,不知朝中挂紫衣。龙樵画,半丁老人题十四字记。”钤“半丁老人”白文印、“陈年长”白文印、“不群”朱文印。萧谦中此作纯取石涛笔意,逸笔草草,描绘山涧一角隐士湖边独钓,皴擦点染皆有所用,荒率气息较胜于《四山泼墨》。清末民初北京画坛流行四王画风,随后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又开始流行起石涛画风,陈半丁即有精心仿石涛册页流传于世。针对喧嚣一时的石涛热,“展现出民国北京画坛试图在破除古人藩篱—尤其是明清‘正统派’程式—基础上,重新提倡师法造化与凸显个体精神的动向相同。”萧谦中画风成熟时期的画作亦从石涛处获益甚多。其三为《桃花水正新》,此作为纸本墨笔,其上依旧为罗复堪以楷书题词道:
其在隆周,远祖尚父,实作太师,秉旄鹰扬,克佐揃殷,若乃远源之富,奕世之美,故以备之前册,不待详录。君即豫州刺史、安平敬侯之子,魏崔敬邕志。七十有五老人罗惇临四体书。
此文源自北魏熙平二年(517)崔敬邕所作之《魏崔敬邕墓志》铭文。罗复堪文中题写到其临四体书,则可推测萧谦中此套册页应有四开,罗复堪为配合萧谦中的四种山水画法而作四体书法。陈半丁于画面题记道:“箬叶舟能大,桃花水正新。了知鱼有乐,袖手卷丝纶。萧龙樵画,竟用余为题,亦云合作,未尝不可,半丁老人。”钤“山阴陈年”朱文印、“陈年私印”白文印、“不群”朱文印、“青山白云”白文印。萧谦中此幅神似石涛名作《淮扬洁秋图》,同时又能自出新意,“师古但能不泥其迹,务得其神”。萧谦中另外尚有与陈半丁、齐白石合作花卉册页十二开,对于纯以山水见长的萧谦中来说,亦属文人意趣之作。
国画名家萧谦中山水画刍议陈半丁 齐白 萧谦中
花石工虫册页十二开之一
纸本设色 纵26.5厘米 横41.5厘米
荣宝斋藏
“到底萧郎心胆静,笔端犹有读书人。”齐白石知人论世,可谓一语中的。心静笔下自然无浮躁气烟火气工匠气,笔端写景之余能有书卷气,则当属文人画中之上品,萧谦中名副其实。(文/弓厂 中央美术学院讲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