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间,从一个眼神就彼此明白,到无法沟通、无话可说、无架可吵……
同一屋檐下,说话不超过20句,还都是无关痛痒的“吃饭了吗”、“睡觉吧”。
就算对彼此有不满,也直接忽视,吵架都懒得,婚姻成了独角戏。
主要原因是三观不合
所谓三观不合,说白了就是人和人不一样而已,没那么可怕。
如何对待夫妻之间的差异,才真正决定了一段感情的走向。
对的人,从来不是婚姻幸福的原因,而是努力经营后的结果。
爱情这件事,就是没有magic moment(魔法时刻)的。(个人以为有)
你必须要先承认,这也没有,那也没有,我们才更有意愿和动力创造,才有可能让自己在婚姻里呆得舒服一点。
也许婚姻的现实,就是面对不尽如意的对象和关系,如何实现幸福。
李松蔚老师关于家庭关系的观点
1.没有人天生是你最理想的对象。
2.你们对同样的事,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3.你认为理所应当的事,在对方那里不一定。
4.你有什么需求,你不说,对方不知道。
5.对方让你不舒服了,你不说,他/她也不知道。
6.如果你们之间的问题不是一两天造成的,解决也不会是一两天,或者一两句话的事。
7.没有包治一切的药方。
8.你也不是非得跟这个人在一起。
改变关系的主动权,应该握在你手里,而不是寄希望于遇见对的人。
亲密关系很重要,但很多人对如何构建亲密却知之甚少,甚至觉得关系好不好,全都取决于能否遇见对的人。
遗憾的是,好的关系,不是理所当然的,更不是命中注定。
无论你遇到的人是谁,你都需要为此付出很多努力。
但幸运的是,每一段亲密关系,最后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
总想着遇到对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好像把感情的生死放到了对方的身上,忽略了自己可以产生的作用。
也许当你自我成长,拥有构建亲密、面对差异的能力,那么和谁结婚、结不结婚都一样。
解决夫妻差异的办法
三种角色:一段亲密关系里,你需要充当“游客—翻译—导游”的角色,去了解对方的世界,翻译对方的需求,同时也带对方了解自己的世界。
资源取向沟通:产生冲突后,要和另一半站在一起共同应对问题,另一半不是你的问题,而是你的资源。
第三条路:爱情不是非此即彼,更不需要争得你死我活,用心寻找,就可以找到同时满足彼此的“第3条路”。
这一整套成熟的方法论,帮助了无数夫妻走出关系困境,重新找回从前的亲密。
有空需要学习李松蔚老师的亲密关系心理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