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学会《初中生开放性读写课程研究》课题结题走笔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画一般的景色,诗一般的季节,歌一般的岁月。又是新年,又是春天。我校的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五”课题《初中生开放性读写课程研究》也步入了又一个如诗如画的春天。
“流光总是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遥想01年秋天,教育部正式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一个开创中国教育新局面的事业——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启动。我校与此同时也启动了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五”课题——《初中生开放性读写课程研究》从此,一条全新的、通往希望和梦想的道路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从分解子课题到课内外的读写研究实践,从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到行动研究,从公开教学的热烈开展到暑寒假读书大赛的成功举办,从开题论证到中期评估,再到总结结题:我们走过了冬天的孕育,迎来春华的美丽,而今又迎来秋实的辉煌。
在研究中,我们关注过“我手写我心”的自由写作;在探索中,我们聆听过莘莘学子的激情演讲,还有那早春的“花语”(课题研究之作品集名称,下同);在实践中,我们仰望过迷人而又深邃的“星空”,我们眺望过“洗砚池”畔的尖尖“小荷”;在开拓中,先锋文学社四届采风夏令营的营旗曾经吸引过年轻的目光;在成长时,我们也满怀喜悦地采撷了这朵朵的“浪花”,拥有了的稚嫩的“春华”,以及值得骄傲的金色“秋实”!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曲苏轼的《定风波》诉说了洛社初中语文组诸位同人在课题研究中的多少酸甜苦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