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而习之
《黄帝内经.灵枢.血络论第二十三》

《黄帝内经.灵枢.血络论第二十三》

作者: 钱江潮369 | 来源:发表于2020-01-10 00:01 被阅读0次

【本章要点】


一、阐述奇邪在络,因放血而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及其原理。

二、说明刺针后肉着的原理。


【原文】


黄帝曰:愿闻其奇邪①而不在经者。

岐伯曰:血络是也。

黄帝曰:刺血络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浊者,何也?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拔针而肿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苍苍者,何也?拔针而面色不变而烦悗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动摇者,何也?愿闻其故。

岐伯曰: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②,脱气则仆。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阴气积于阳,其气因于络,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阴阳之气,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泻之,则阴阳俱脱,表里相离,故脱色而苍苍然。刺之血出多,色不变而烦悗者,刺络而虚经,虚经之属于阴者,阴脱,故烦悗。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于经,外注于络。如是者,阴阳俱有余,虽多出血而弗能虚也。

黄帝曰:相之奈何?

岐伯曰:血脉③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泻之万全也,故无失数矣。失数而反,各如其度。

黄帝曰:针入而肉着者,何也?

岐伯曰:热气因于针,则针热,热则内着于针,故坚焉。


【注释】


①奇邪:这里指因络脉不通,外来邪气壅滞不能深入经脉,而发生异常的病变,称这种外来邪气为奇邪。

②脱气:针刺放血,气随血脱,名脱气。

③血脉:这里指血脉盛,即邪气亢盛的意思。


【译文】


黄帝说:请你讲解一下由奇邪所导致的,又不在经脉中的病变情况。

岐伯回答说:这是病邪滞于络脉导致的病变。

黄帝说:刺血络放血时病人昏倒,是什么原因?针刺后血液喷射而出,是什么原因?放出的血色黑浓厚,又是什么原因?放出的血清稀,有一半像水汁,是什么原因?出针后局部皮肤肿起,是什么原因?放出的血或多或少,面色苍白,是什么原因?面色无变化,但心胸烦闷,是什么原因?出血虽多,但无痛苦,是什么原因?

岐伯回答说:脉气盛但血虚的人,针刺时就会脱气,气脱人就会昏倒;血气虽然俱盛,但经脉中阴气较多,所以它的血行滑利,刺络放血时就会血出如喷;阳气蓄积于血络之中,长时间不能外泄,所以血色黑浓厚,不能喷射而出;刚刚喝过水,水液渗入络脉,尚未与血混合时,针刺出的血便清稀;如果不是刚饮过水,那就说明病人体内积有水气,日久便会形成水肿;阴气积蓄于阳分,困滞在络脉,故针刺时血未出而气先行,阴气闭于肉腠则使皮肤发肿;阴阳二气刚刚相合而尚未协调,此时用泄法针刺,就会使阴阳耗散,表里相离,出现面色苍白的现象;刺络时血出较多,但面色不变而心胸烦闷的,是由于刺络使经脉变虚,而虚的经脉连属于五脏之阴,脏虚则阴虚,所以心胸烦闷;阴邪阳邪相合而形成痹症,使邪气内溢于经,外注于络,这样阴分阳分的邪气都有余,所以针刺时虽出血较多,经脉也不会变虚。

黄帝说:怎样观察血络呢?岐伯回答说:血脉盛的,络脉坚硬胀满而发赤,或上或下,无固定的部位,小的像针,大的像筷子。在这种情况下,用刺络放血的方法会万无一失。但施治时,切不可违反针刺的原则,否则,就会导致上述不良后果。

黄帝说:针刺入肌体后,被肌肉裹住针身,是什么原因?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机体的热气使针发热,针身发热,就会使肌肉和针裹在一起了,所以坚实不易转动。


【学究】


      血络论比较陌生,在这篇文章中给以详细的描述。

相关文章

  • 《黄帝内经.灵枢.血络论第二十三》

    【本章要点】 一、阐述奇邪在络,因放血而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及其原理。 二、说明刺针后肉着的原理。 【原文】 黄帝曰:...

  • 吃蜈蚣还能补气血?蹩脚中医的重口味偏方

    血与气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腑”。《血证论·阴阳水火血气论》说:“守气者,即是血”,《灵枢。...

  • 五轮中医说

    《灵枢·大惑论》曰:“睛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睛,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后世...

  • 中医基础之望诊(10)

    望目 古人将目的不同部位分属于五脏; 如《灵枢.大惑论》日:“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睛,血之精为络,...

  • 《黄帝内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

    《黄帝内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

  • 【黄帝内经·灵枢】学习

    《黄帝内经.灵枢》: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

  • 体寒是癌症的温床!这些症状你有吗?

    体寒:癌症的温床 《黄帝内经·灵枢篇》记载...

  • 敲胆经:生阳气、补气血、扶正气

    1 经络的重要作用——枢转阴阳 《灵枢·海论》篇亦云:“ 夫十二经络者, 内属于府藏, 外络于肢节。”经络是人体内...

  • 回归自己

    2018-10-27琦妈读经内容:《黄帝内经•灵枢》1-2,《伤寒论》9。 教育孩子,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二人同心,可...

  • 痈论

    关于癌症,在可以看到的资料中,都宣传为体内的某种细胞的疯长。 在《黄帝内经 - 灵枢第八十一》中,写了有关痈肿的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灵枢.血络论第二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ou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