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思考的快与慢

思考的快与慢

作者: 家诚属性 | 来源:发表于2020-11-28 21:35 被阅读0次

人有两个系统,一个快系统,一个慢系统

第一个系统:处理简单的问题或者是处理根本就不需要思考的事情。

第二个系统:处理复杂的问题。

我们人有一种“能不费劲就不费劲”的本能。(尽量不用第二个系统)

因为使用第二个系统去处理复杂的事情,会消耗很多能量。

书中的认知放松,就是给别人制造一个不使用第二个系统就能轻松地接纳的环境,别人就会进入放松。

拿我们平常的阅读来讲,如果,这本书是非常清晰的,字体也非常整洁的,没有错误的,又是正版。我们就可以很放心的看这本书,会看的很舒服。

如果这是一本模糊的,还被发现了几个错别字的书,我们就会看得很难受。

因为我们的系统二,运作起来了,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字体,是什么,有没有错误,我们还会怀疑这是盗版书,内容会不会有错。

系统二认做起来就要消耗能量,所以就会很难受。

同时系统还有一个重要的效应,曝光效应。想要别人对你产生感情,想要别人同意你的看法,就要跟他熟悉起来。

让他们把你认定为一种常态,也就是不要让他们用系统二来思考你,就比如:一个长的很丑的同学,你首先见到他,你会感觉他丑。

因为初次见面,人脑会调用系统二来仔细,思考观察眼前的生物,这是人的本能。

当每天在一起学习,说话交流,慢慢的就熟悉了,熟悉了,大脑会认定没威胁了,系统二就没运作了。就会想:他其实也不丑嘛!

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前景理论”人会厌恶损失,当一个人获得一件东西后,又失去它,人就会很难受。

人在面对获得的时候,倾向于保险…

人在面对损失的时候,倾向于冒险…

比如:有两个选择,100%获得1000块钱,37%获得,3000块钱,63%什么也得不到。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一种。

比如:100%损失1000块钱,37%损失3000块钱,63%不会损失。

大多数人会选择后一种,人脑有一个bug,对于一件事情的规划和谋划,会过于自信,还有,人会用启发性的问题,代替复杂的问题。

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启发性问题代替复杂性问题是很常见的事。

人会把启发性问题的答案当做复杂性问题的答案。

人们评估一件事情的好坏,是以峰值和结尾为标准,就比如看一场电影,结尾特别烂,观众就会认定这部电影不好。

还有一个就是回归均值,人的发挥,会以均值为基准徘徊,就比如,这一次扔飞镖,超常发挥,射中了靶心。

下一次,可能就会回归均值,也就是回归真实的实力。可能就射不中靶心了,如果扔一次飞镖,扔得非常偏,下一次就有可能,扔的比较准了。

还有就是如果发生一件坏事,可能会被社会炒火,被社会上的人炒得越来越火,其实那件事本质没那么坏,就比如:一些不良商家,会在苹果上撒药,撒药之后就不会长虫就不会烂掉。

然后有人传出去了,然后一传十十传百,人们最后就认为:最近的苹果吃不得,苹果的销量就会下降。

就是所谓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其实那药的副作用,也不大,但这个会被人们炒作,添油加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考的快与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rf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