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周边颇不安宁,东北有韩国萨德问题与朝鲜核导问题未宁,东有中日之间的多重矛盾,东南部台湾有台独分子“执政”,南部有美国及越南的搅局,西部有中印两国在西藏洞朗地区的对峙……。面对复杂局面,尤其是与较弱势力(比如印、越与中国台湾)对抗的时候,国内“喊打”声音不绝于耳,抱怨政府软弱的观点也遍布网络。
草根哥认为,这种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在中国贫弱的近现代,我们遭受了太多的侵略与羞辱。现在,中国已经列于世界强国之林,怎能再吞下弱邻欺辱的苦水?但是解决矛盾及冲突的方法不仅仅限于军事的正面回击,尤其是在中国崛而未起,急需要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的时候!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积淀了丰富的待人处事的智慧。尤其是在军事战略方面,中国古人留下的韬略更是熠熠生辉,虽然时代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但其中的一些对敌的思想与原则依然可用来化解现时的矛盾。草根哥仅以《三十六计》中的几个计策的现实运用来谈谈自已的浅见。
擒贼擒王
就目前的中印对峙来说,印度之所以敢挑战中国,一方面由于其对自我实力的信心,另一方面无疑来源于美国等大国势力的支持。所以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化解美国的支持力量。中国政府近日邀请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访华就是一招妙棋,通以挑起巴以冲突,扰乱中东局势,既分散了美国对中国的压力,又惩罚了出售武器给印度的以色列。如果中国能在多个方向上给美国制造麻烦的话,美国最后肯定会减小甚至是放弃支持印度,印度的抗中底气不足之时,问题自然解决。
借刀杀人
还是以中印对峙为例,如果中国不需要动用自已的武器就能迫使印度撤军,这肯定是上策。那中国可借之刀有哪些呢?第一当然是巴基斯坦,中巴之间的友谊自不必多说,印巴之间的宿仇也是尽人皆知,近日印巴在喀什米尔的交火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客观上无疑减轻了中国的压力。中巴之间还有中巴经济走廊,还有瓜达尔港等牌可打;第二是印度内部的独立势力,如果中国善加利用或提供支持,肯定会使印度内外交因。
围魏救赵
如果中国不想在洞朗地区动武,或者是中国在此地没有必胜把握的话,其实中国还有很多让印度撤走军队的做法。我们知道,洞朗地区并不是中印有争议的领士,中印在东、中、西三个方向上都存在领土争议,中国如果在这三个方向上采取攻势,不断对印度施压的话,印度可能就不会“见义勇为”地去“帮助”不丹了。再者,印度也非常重视其在印度洋的影响力,如果中国通过军事力量进入印度洋,或与缅甸、斯里兰卡等国达成共享相关港口的话,印度恐怕就难以淡定了!
无中生有
对于敌人的攻势,如果我方还无力阻挡,我们则可以先虚张声势,使敌方因疑惧而不敢进,但此时我方应及时补虚,等敌方进攻之时,我方力量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先以南海为例,从新中国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政府是没有能力保护南海海域的,所以中国才提出了“主权属我,共同开发”的政策。一直到现在,我们仍没有能力在南海正面对抗美国,或者是时机不成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面对美舰机的巡航侦察无能为力,我们可以以美国的现实威胁为理由,不断地在南海造岛扩岛,不断在南海区域军事化,相信总有一天,美国面对全副武装的南海区域,纵是千般想来也不敢来了!
目前的中印对峙也是这样,中国的战略主要方向在东方,西部的军事力量明显不足,此外中国对自已印度洋航线的保护能力也比较弱,这就使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缺乏有效的安全保障。但中国又不能无缘无故地向这两个方向上大规模调兵遣将,因为这肯定会引发周边国家的猜忌。现在印度侵入中国朗洞地区,给了我们极佳的布防理由,于是我们近日看到了中国军队、武器与物资的西运,看到了中国西部高原的实战演习,看到了中国舰船的印度洋考察,看到了中国负责运营斯里兰卡的赫班托达港……。
这些原来的“无”变成现在的“有”,难道不是拜美印所赐吗?
上屋抽梯
中国自古就有和平的传统,如果看到有人拟上我们的“屋顶”的话,多是提前劝解,告诉他们上屋的危险,这叫“勿谓言之不预也!”如果你真要上的话,等你想下时却发现梯子没有了!
韩国在萨德布置问题上就是如此,中国早就告知韩国布置萨德的危险及中国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可朴谨惠去意已决,直至造成韩国当前骑虎难下的局面:继续布署会招致中俄的反对、制裁甚至是战时的打击;停止布署则会惹怒“后台老板”美国!
印度军人侵入中国洞朗也是如此,印方可能当初想得比较简单:让中方停止施工,他们退去,并没有准备同中国打仗。可现在中国政府的坚定态度已让其左右为难了:退去,脸上无光,无法面对国内民众;继续下去,有可能与中国开战,损失可能更大!
所以,在面对小国、弱国的挑战后,完全没必要对其出手。断其后路,让其“老老实实”、“灰头土脸”地退走!
指桑骂槐
面对众多矛盾,有时没必要一一回应,只要选一个典型,牛刀小试,以儆效尤即可。在南海问题上,以前跳得最高的是菲律宾的阿基诺三世,于是中国对菲律宾采取了一些打压措施,效果比较明显:菲律宾的接任总统杜特尔特马上改善了与中国的关系;越南在对抗中国的力场上也有后退;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则是闷声发财。还有就是在中国的舰机多次出入宫古海峡、巴士海峡与台湾海峡之后,日本、台湾地区的抗议声反而降低了。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说得好:出入次数多了就习惯了!
上述案例表明,中华民族的先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对敌战略战术,我们应该做的是继承、发展并有针对性地在实践中应用之。那种简单粗暴,动辄喊打的思维即背离了中国的传统,也越来越不符合这个时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