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历时近一年的"萨德导弹"部署问题终于在东北亚的一片喧闹中按照既定计划开始部署和安装。在此期间朝鲜试射导弹、朴槿惠"亲信干政"、马来西亚金正男遇刺等事件都没有影响到萨德最终落地朝鲜半岛。
关于萨德问题,除了韩美两国外,最为关注的当属中国,自己家的阳台被人用高倍望远镜整天盯着看,自然不舒服,也严重危害到我国家的安全和军事部署。外交层面的沟通和协商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与此同时,自古就对政治有天生敏感性和热情的中国民众也参与到"抵制萨德"乃至"反韩"的行为中来。中国官方在政治外交经济层面的相关措施在短期内难以看出其效应,但中国民间的行为就"声势浩大"地吸引了世界的眼球:
对于无奈将土地划给国家部署导弹的乐天集团下属的乐天超市,部分城市的中国民众模仿08年因奥运火炬在巴黎被袭事件而抵制家乐福超市一般,在乐天玛特门口拉起横幅开起大喇叭号召民众拒绝购买乐天商品;
在某段视频中一男子大声呵斥买韩国货的国人为汉奸卖国贼;
类似的情形出现在另一段视频中,一女子也大声质问卖韩国化妆品的店主知不知道羞耻;
而更匪夷所思的是一名女子在乐天玛特中偷开瓶盖、捏未购买的方便面,将这种行为视为为国争光,抵抗萨德的"壮举"
更让他国大跌眼镜的是中国一女网红,穿着文革时期红卫兵的衣服,以国旗做背景,跟着节奏就反韩进行了一段rap,语言俗气市井,浅薄鄙陋,甚至引起众多中国网友的不满......
试想一下,上述行为发生在平时,任何有法律常识和到的观念的人看来都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在一个"特殊时期"面对特殊的群体就成了"正大光明"之事?
在一个法治社会的国家,类似行为的发生都是一个悲哀。

二
中国的GDP已是世界第二,从综合国力来说,中国已经进入大国行列,中国人也在为着复兴的梦想大踏步前进,但部分国人的心里,仍然怀抱着数百年来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受害者心态,这些也是导致部分国人听闻任何对于中国不利的外交事件就剧烈反应,做出极端行为和事件的原因之一。
在部分国人的眼中,永远都还在将中国视作一百多年前那个饱受欺凌的国家,对于国际上任何对中国不利的行为都认为是新的帝国主义行径,任何的行为都是对中国的侮辱和欺负,自怨自艾进而愤世嫉俗。
熟不知在国际关系下,任何一个国际行为体都有一定的运行规律和行为的发展动机,要么是出于对于权力的追逐或平衡,要么是出于对自身安全利益的考量。
这些人心理是百年前的,行为也是百年前的。抵制,是曾经一个弱国面对强国时最无奈、最原始、最落后的一种抗争手段,未曾想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还是部分国人表达爱国信念的"最有效手段",抵制家乐福,抵制日货,抵制乐天,抵制肯德基。
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建设成就并没有磨灭这一种心态,反而加剧了部分国人既敏感于他国对中国的行为,又优越于中国的日益强大,敏感而又脆弱,自尊而又自卑交织在这些"老者"的心中。
不清楚这些在抵制和谩骂的人在群情激奋时,有没有想过,当他们让事件对立国遭受损失的时候,同样有一群国人用惊恐的眼光看着他们,他们仅仅是因为在此之前购买了这些国家的产品,或者工作于这些国家所属企业或商店,就因为曾经选择的原因,就被划为他者,就被成为排斥的对象,也成为抵制的牺牲品,那这样的抵制,对国人是好是坏?

三
在一系列的"反韩"活动中,另一个触动这部分国人的行为动机,就是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
这里并不是要批驳民族主义,应该说民族主义在国家历史上是一把"双刃剑"。
在谋求国家独立民族自由的革命时期,民族主义促进了世界和中国广大人民国家意识和民族独立愿望的觉醒,也促进了当今国际格局、三个世界的形成,是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思潮。
但在进入和平时期以及国家发展建设时期,民族主义往往会令一个国家的行为不从国际实际情况和本国利益出发,盲目、冲动地捍卫本国或本民族的"利益",给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的不稳定性埋下隐患。
政治学者萧功秦对这种民族主义的态度是要加以反对。他认为极端民族主义的危害之一,就是让国人基于受害的历史记忆而产生高度敏感的心理,任何现实的温和冷静的态度,将在这种非理性的情绪状态中被解读为"对外软弱",解读为委曲求全的"绥靖主义"。
可以说,正是"极端民族主义"催生了部分国人"受害者心态"的膨胀,最后以至于做出各种荒唐而又悲剧的事件。
在这里并不是让国人忘记历史去拥抱未来,没有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但与此同时,也应该从历史的一些桎梏中走出来,冷静、理性地对待国家利益。
英国学者戴雪说过一句寓意深远的话:"不是宪法赋予个人权利与自由,而是个人权利产生宪法。"是啊,真正的法不是刻在大理石或纪念碑上,而是栖息于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细节中,真正的法治社会下不应因个别事件而对个别披着"合情合理"外衣的人或事而网开一面;
真正的法治社会应该在民众心中培养、树立起对社会、他人负责的态度,抱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对待任何一件不理智的行为。
正确理解国际关系中的各种变化,尊重他人选择,理解他人行为,合理合法表达爱国情绪。用包容的心态对待他国的挑衅,用和平手法解决争端,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原始手段。
中国已是世界大国,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而部分中国人,在心理上却还没有做好成为大国子民的准备,慌忙中仍然怀揣着一小本旧账,紧紧拽着中国的衣角,三步并作两步走上舞台,担惊受怕地躲在世界舞台聚光灯照射不到的阴影处,紧张地听着观众席上发出的任何一句嘘声。
网友评论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