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唐代安史之乱爆发前期,官军一败再败,被叛军一路打到洛阳附近的河阳一带,唐王朝不得不加紧征集百姓从军作战。文中的主人公头天晚上刚刚新婚,第二天一早就要奔赴战场。
全诗以新娘子的口吻写出,真挚感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71350/0115ac344d0f28a2.jpg)
整诗大致可解读为:
兔丝附在蓬麻之上生长,所以无法长得太长,就像女子嫁与丈夫,怎么能离开丈夫独自生活呢?但是嫁给一个征夫,还不如将这个女子丢弃路旁!
嫁给你太苦了,昨晚新婚,今早你就要奔赴战场,我连郎君您的枕席还未卧暖。
虽然从军地点不是太远,是洛阳附近的河阳,但这也太匆忙了!我在身份还未分明,别的不说,叫我怎么拜见公婆呢?
想我待字闺中之时,父母也将我视为掌上明珠,不想刚刚出嫁丈夫就要奔赴死地,心中沉痛煎熬无以言表。
本想与你一同前往军营,思来想去,军中有妇人恐怕影响士气,更主要的是军纪不能允许。
可叹我是一个贫家女,出阁前花了很长时间才做得一件漂亮的红衣裳,您走后我将它收起来不再穿。现在面对夫君,我洗掉红妆,以后素颜见人。
你看那天上飞鸟无论大小必定成双成对,我们人间经历多有坎坷不平,但我必定永远期盼着你平安归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71350/aeb93790d20232ee.jpg)
诗中提到的风俗习惯: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姑嫜是丈夫的父母,古时习俗:男女结婚后先拜家庙、祭祖坟,然后拜见公婆才算正式成婚,文中的小夫妻由于时间仓促未能履行这套程序,所以主人公才有这样的说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