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照例整理每日两次的分享,其中对于慕容复的解读很是触动。
这部剧其实很早以前是有看过一些的,虽然没有全部看完,但对于其中人物鲜明的特点还是有那么点印象的。
通过今日的解读,更是进一步清晰明了。
作为“高富帅”的慕容复本应是幸福的,但他的内心却无比的痛苦。
他从生下来那一刻开始,就被父亲当成了实现梦想的工具,在他父亲心中,凡可能阻碍富国梦想的任何举动,都必须消除掉。
是他不想和表妹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吗?
是他不想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吗?
是他不想做一个有仁有义的朋友吗?
他也想。
可是因为他父亲,尤其是他父亲在他年幼的时候把这个种子种得那么深,于是他的整个生命就只有一件事。
他所有的努力,也都是要成为他父亲想要的那个样子。
富国梦对于很多人来说就像天方夜谭,但其实我们这些普通人又何尝不是在做着类似的梦呢?
把我们未完成的梦想强加于孩子,希望孩子能够继续我们的梦想。
比如,因为一些原因,自己当年没有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于是强加于孩子,每天不是读书,就是写作业,孩子也因此在学习的路上不停奔跑,一刻不得松懈。
可是,孩子也是人,每每看着其他的小朋友参加娱乐活动,脸上洋溢的快乐、幸福和满足,心里是羡慕的。
可自己却不能!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小欣四姐弟的变化。
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姐弟四人都是阿公阿婆帮着带大的。阿公相对还好,阿婆对小孩的教育甚是严格。
比如看电视,说好的一个钟,到点了,不管有没有播完,必须准时关掉。偶尔磨蹭一下,只要阿婆的眼睛看过来,绝无二话。
凡事有利也有弊。
阿婆的严格让姐弟四人小学的成绩很是不错,可也让他们中学后成绩波动剧烈,甚至迅速退步。
离开了阿公阿婆的他们,就像笼中鸟突然获得了自由,早把“好好读书、考所好大学”这一期盼抛到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对“自由”的无限渴望。
因为小时候的不被满足,他们开始疯狂刷手机,还有对各种新鲜事物的新尝试,开始化妆、吸烟等等,早把家人的期盼置之度外。
幸运的是,发现得早,经过父母、家人和老师的共同努力,虽然沟通还不是很顺畅,但也有了小小的进步。
如果任其发展,或许又是另外一种结局了。
小芳的爸爸走了、妈妈也走了,现在家里只剩下一个神经有点不太正常的孙女在读书。
原本孙子也在的,但因为无心读书,早早就出门打工了。
就这样,一家三代人,原本阿公也是一把“好手”,勤劳肯干,帮别人垒土墙那些,也是赚了些钱的,但后来都改成砖块了,可他却守着老手艺,不愿改变,最终被时代所抛弃。
后来更是因为中风摔倒,躺了一段时间的床后,阿公只能拄着拐杖,在别人的搀扶下一步一步慢慢地走。
家道也从此衰落。三个女儿小学都没有毕业,收入自然也不多。
大女儿也就是小芳在省城卖菜,因为读书不多,经常算错什么的,听说连自己生活都难以维持,就别说寄钱回家了。
后来更是因为老公意外去世,家婆那边也不疼,把小孩又都带回了娘家。身边一下多了两张嘴吃饭,阿婆自然是不乐意的,经常动不动就开骂。
如今阿婆也走了,只有周末,偶尔孙女会回来,每到夜晚,都是黑灯瞎火的,很是渗人。
试想,如果其中的一代人或者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努力点,学点东西,跟上时代,或许又是另一种结局。
你是你家族轮回的终结者吗?
如果是,那么请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吧,包括感官的自由、情感的自由、思想的自由,以及身心需求的自由。
去尊重孩子,而不是一味地压制孩子、要求孩子、操控孩子,把梦想强加于孩子,把它操控成一个你想要的那个样子。
让他们学会珍爱自己,去跟上时代,活出自我,活出绽放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