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罗伯特·弗罗斯特
豆瓣高分影片《死亡诗社》也是如此倡导的,不要被别人所限制,找到自己的路,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听从自己的心声。
《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导演彼得·威尔,多次获得最佳导演提名,电影上映于1989年,获得14个奖项,19次提名,在多个国家上映,获得众多好评,到如今也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
影片主要讲述,在一个以升学为目的,倡导传统与荣誉的学校里来了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基丁,他以自己的方式去教导学生要学会自己思考,学会追寻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同化的故事。
悲剧的人生之后总有一个独裁的家庭
人生最终的目的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思多德
在片头的几分钟就已经表现出来,家长们对于孩子的要求就是听话好好学习,考上好学校。
其中最严厉的可能就是尼尔的父亲了,他的家庭不算太富裕,父亲花费了大力气才让尼尔进了这所学校,对尼尔寄予厚望,严格要求。
从头到尾,尼尔共反抗了3次。
第一次,父亲要求他退出校刊社,并不允许他在公开场合与他争辩,因为这会让他没面子,总是在说等你能独立自主了便能任意而为,可谁都知道这只是说说而已,然后尼尔妥协了,答应退出,这时父亲才露出一丝笑容。
第二次,尼尔想要去表演舞台剧,这是他第一次违背父亲的命令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将这个喜悦分享给陶德,可陶德一边为他高兴一边为他担心,劝说他去和他父亲商量,可尼尔不愿意,因为他知道,父亲不会同意的,他只想用这种方式,来让自己获得短暂的自由。父亲知道后来与他面谈,尼尔一边答应退出,一边仍然坚持了自己的想法,继续参演。
第三次,尼尔在演出时,父亲来到了现场,他更加投入的演出,希望父亲能看一他的热情,可惜,父亲只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轻视,觉得尼尔不懂得感恩,他给了尼尔自己做梦都没想到过的机会,可尼尔却不懂得珍惜。但做为父亲他却从未问过尼尔到底想要什么,从来不给他选择的权力,只是一股脑的将自己认为的好东西全部塞给他。尼尔不再听话,这一次的争吵,再次以尼尔的落败告终,但已经站在了阳光下的灵魂,是不愿再退回去的,他决定去另一个世界做自己的小精灵。
因为基丁老师的到来,他的教学理念刷新了尼尔对人生的认知,尼尔在不断的蜕变,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寻找自己的“诗”,只是方式太过极端,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压的他喘不过气来,他太过迫切的想要摆脱,却找不到办法,只能选择这样极端的方式来解脱。
这是不是大多数人父母的写照,自己飞不起来,总是想把自己要飞的梦想强压在孩子身上,并冠上“我是为你好”这一冠冕堂皇的理由,晓之以情,动之以打。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永远不是父母的附庸之物,就如《庆余年》里范建要求范闲娶林婉儿,范闲反驳到:“我是个人啊,不是个棋子,不是个筹码,我是个活生生的人,我干嘛要用我自己的人生,去换一个商号?”虽然不欢而散,但他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可是尼尔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他从小就在那种环境之下,习惯了,哪怕反抗,也会败于父亲的强势之下,他需要的其实不是硬碰硬的回击,而是一个双方都能心平气和谈论的机会,可惜他没能等到。
一个好的家庭不应该是完全以父母的意志为主,而是应该平等的对待家庭的每一个成员,他们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力,家长最需要学会的技能就是倾听和引导,而不是独裁,你能控制得了人,但控制不了孩子的思想,他的人生是自己的,早晚有一天会独自飞翔,为何不早点给他强而有力的翅膀。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
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在基丁老师来之前,学生们只敢在背后暗自反抗,稍稍自娱自乐,如篡改“四大信念”,将“传统、荣誉、纪律、卓越”改为“模仿、恐怖、颓废、污秽”,并直言这里就是“地狱学院”,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这所学校的厌恶。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基丁老师的到来,让他们见识到了学习的另一面,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不拘一格的教学形式,他们上课的地点可以是庭院,可以是球场。他一步步引导他们去学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在第二堂课,基丁开始打破他们对诗的固定思维,让他们撕掉导论——“了解诗”,并告诉他们在他的课堂上他们将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如可去品鉴诗歌,而不是按照什么定律、公式。
在他们了解了基丁老师所说的古诗人社后,开始心生向往,想要重建它,黑夜里,一群少年偷偷溜出学校寻找那个神圣的河边洞窟,像一群自由的精灵,在黑暗中起舞、嬉戏,在这里他们解放自己,寻找自己,这里是他们改变的第一步。
基丁还告诉他们要学会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努力寻找自己的脚步,要快,因为一但拖下去,可能就再也找不到了。在需要被接受、被人认可的同时,也别忘了保持自己独一无二的信念,纵使别人可能认为它奇特、不流行,也要相信自己要走的路。
基丁一步一步的将他的信念教给学生,引导他们去追寻自己,找到自己,他将那颗种子埋在了他们心中。
因为这些学生的改变,导致校长意识到了有人在挑战学校的权威,校长认为这个年龄的学生不应该教会他们自我思考,因为他们的思想、行为还不够健全,很容易被诱导犯错,他们不需要这些,只需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学习就好,他们的任务是进入好的大学,而不是纵容他们随心所欲、天马行空。
校长所言不正是我们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教育吗?所有的一切都有一个标准答案,都说千人千面,一百个人眼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可我们的阅读理解却有着标准答案,连作者本人的回答都可能是错误的,不知是可笑还是可悲。
填鸭式的教育,提高了学校的升学率,却也让学生都变成了学习机器,除了学习其他的全都不懂,没有追求,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如果一旦离开,他们又该如何自处?进入社会,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给他们慢慢适应的,也没有书本去一步步指导他们如何去工作,如何去处理人际关系的。除了学习,应该给予他们更多思考的时间,学校只是人生的一小阶段,是为进入社会而进行培训的地方,而不止是学习的地方 。
不要像我们或者之前的那几辈人,进入社会,忙忙碌碌那么多年都还不一定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日复一日,感觉自己活着,又好像已经死去。
人生是一场修行,及时行乐,也要懂得量力而为
在人生的黄昏时,一代不幸的人在摸索徘徊:一些人在斗争中死去;一些人堕入深渊;种种机缘,希望和仇恨冲击着那些被偏见束缚着的人;在那黑暗泥泞的道路上同样也走着那些给人点亮灯光的人,每一个头上举着火种的人尽管没有人承认他的价值,但他总是默默地生活着劳动着,然后像影子一样消失。——普鲁斯
在第一堂课,基丁就教导他们要懂得时光易逝,及时行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查理的理解是,有话就说,有不满就讲。他认为学校应该允许有女学生,于是利用职务之便在校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要求准许女孩子进入学校就学的文章,还在全校会议上极其嚣张的承认了是自己发表的,然后受到了处罚,事后,基丁劝诫他,“及时行乐”也要懂得审时度势,量力而为,该避锋芒的时候也要学会伏低,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纳克斯的理解是有喜欢的人就要勇敢去追求,哪怕对方有男朋友,也要去试一试,哪怕不成功,至少也不会再后悔。他开始追求克莉丝,给她打电话,去参加她的聚会,邀请她去看尼尔的演出,在看演出时纳克斯牵了克莉丝的手,她并没有拒绝,不管最终能否成功,至少这一刻没有拒绝他。
可尼尔的及时行乐,却加快了他的死亡。他并没有理解到基丁说的要量力而行,可能是他真的受不了了吧。尼尔的自杀,也让他们的社团彻底暴露了出来,古诗人社,渴望浪漫和自由,这是学校所不允许的事情,对于这件事也必须有个交待,于是基丁就被推了出来,因为是他带来了变革,使沉默的羔羊们变得不再安分。
他带来了火种,让他们开始向往自由,渴望阳光。
有人渴望自由,就有人愿意安于现状,卡梅隆的背叛,也说明,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飞翔的,灾难来临,总会有人为了保全自己而做出一些抉择,事无对错,每个人都有他的信念和选择。
最后这些站在桌子上再次对基丁呼喊“船长”的人,便是基丁留下的希望之火,种子已经在他们心中种下,那船长也就“死而无憾”了。
他们是基丁收到的最好的临别礼物。
我自己的歌
上人生的旅路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有岛武郎
一直为尼尔的死而感到惋惜,一边觉得他太过于懦弱,只会用死亡来逃避现实,一边又觉得他是勇敢的,用了如此惨烈的方式来表达了他的意志。很多人都说,连死都不怕,那还有什么好怕的。也许只有那些没有真正绝望过的人才能说出口吧,他们是不怕死,可他们怕活着,毫无希望的活着,感觉自己的人生毫无意义,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对自己的人生做主,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
基丁老师给尼尔带来了一丝希望之光,那场演出为他带来了另一个世界,他可能的另一个人生,人一但看到了光明,便不再安于黑暗。他也是懦弱的,他的反抗总是在强权下被摧毁,但他不能再忍受被掌控,于是他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永远的离开,这样至少灵魂可以自由。
关于这部电影的名字,相比于《春风化雨》我也是更喜欢《死亡诗社》这个译名,因为它代表的是死亡与新生,过去与未来。死亡,并不是单是指尼尔的死亡,也是指那些脱胎换骨的学生,他们“杀死”过去那个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只为父母的要求而活着的自己,重生为一个思想健全,不再甘于平庸和碌碌无为的人生的自己,他们在成长,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歌”。
死亡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要勇于杀死过去懦弱、无能的自己,开始坚强、勇敢的征程。
树林里一片漆黑,我看不见路,只能凭感觉行走,是对与错,也许很快便能知晓,也许要花费一生,但人生本就是在不断的试错,一但找准方向,便只管砥砺前行。
在此借用影片中引用的梭罗的一段话来结束: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所有的精髓! 把非生命的一切全都击溃,以免在我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