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关于兰陵王的传说是这样的:
兰陵王本是部落中英俊勇敢的少年。他相貌非常英俊,但是相貌却成了他的障碍。在战场上敌人轻视他,虽然他很勇敢,但还是没有威严,他战败了。
苦恼的他想寻找一个新的面具,他最终找到了一个用神目刻成的狰狞面具,他带上面具后,成了一个敌人闻风丧胆的英雄。但是面具占据了他,他成了一个像面具一样残酷无情的暴君,他无法摆脱面具了。
最终,他的母亲以死以血的代价才唤醒了他,使他拜托了这可怕的面具。
兰陵王为了战胜敌人,将自己本来的面目隐藏起来,戴上了不属于自己,却可以使自己赢得战争的面具。他太沉迷于新面具带给自己的成就感,于是总是拿这个面具视人,时间久了,连他自己都相信了,仿佛那个面具就是自己,而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兰陵王的那个面具被称为“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处在自我或主观人格的外层,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为了适应环境而发展出来的“心理模式”或图式(包括认知图式、情感模式、行为模式)。个体所处的环境越复杂,人格面具越多。
兰陵王带上面具失去了自己,失去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可是如果不选择带上面具,他的一生可能都将一败涂地。而这就是兰陵王的难题。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能会面临这样的难题。
面对越来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我们为了适应环境而不得不去选择带上一些“面具”,以使自己可以更好地适应和融入这个社会。
比如,A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入公司,他戴上了擅长交际的“面具”,成为了公司里出了名的交际花,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重用。
如果A没有戴上擅长交际的“面具”,以他喜欢独处的真实面目去适应公司的工作环境和性质的话,很可能会被同事误会他是不是“高冷”,是不是不好相处等等,而导致他无法适应工作环境,甚至很难在公司生存下去。如果A戴上了面具,时间长了,他可能会觉得在交际中觉得空虚,迷茫,虽然看起来好像很享受交际,而内心却快乐不起来,因为那并不是他真实的感受,他也并不是真的喜欢交际,只是时间长了,他自己忘记了,只剩下在狂欢中孤单。
让一个已经迷失自己的人醒悟过来,重新找到真实情感其实很难,就像兰陵王的故事,只有被亲人强烈的人爱触动,被强烈的痛苦触动,才能突破“面具”。
就像摇滚歌手崔健歌中唱的: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给我点刺激大夫老爷,给我点爱情护士姐姐。
也许较好的解决办法是:需要戴上面具以适应环境时戴上,去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回家后,就摘下来,做真实的自己。
保持警觉,留些时间面对真实自我。
网友评论
之前看到蒋方舟在奇葩大会说过,现在网络放大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有些人期待别人给自己点赞,评论,打call ,有些人为了讨好别人,让更多人喜欢和点赞,于是把自己变成了别人喜欢的样子,掩盖了真实的自己,甚至最后自己连自己真实的样子都会忘记。但是真正欣赏我们的人应该是喜欢我们真实的样子,哪怕那个真实的自己是有些笨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