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考入上海名校的青年自己记录心灵成长的历程,说刚入名校,十分自卑,自卑的理由很多,有人英语流利潇洒演讲,有人相貌佼好又才学出众,有人拿过全国比赛冠军,有人放假三天还出国旅游,有人是上海土著家有两套房子,等等。而自己小时候被老师惊赞为天才,被父母骄傲的乖乖女,自认为擅长考试,却发现到人才堆里,是一只丑小鸭。
其实,自卑是因为站得低,战胜它,只需要站得高即可。
站在时代的前列,心中装有人民,加入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潮流。其实,你会发现人生有限,投入精力去干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从沉溺于自我的狭小窄道里走出来,你就走出了自卑。
这话听起来是大话,做起来却是实实在在的事。
我一部电影修建红旗渠的事,那时候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份战天斗地的事业,他们用落后的生产工具,凿石开山修渠,最后清澈的水流,哗啦啦地流到田地,流到千家万户的灶头,他们有的是骄傲没有自卑。
我看到关于林俊德老人的报道,他参与国家核实验,在荒凉的罗布泊生活了一辈子,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临去世的时候,拒绝为自己做手术,有限的几天时间里,交待工作,有人托着他的头,有人扶着他的肩,他带着氧气坐在电脑前工作,他心里想的是工作是事业是国家,他不抱怨,自然心里从不自卑,他的心里没有这些,谈不上战胜它走出它。
“国家需要”“人民需要”看似最高调的语言,往往是普通人最质朴的表白,千千万万的劳动者站在自己普普通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的工作着,他们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本处于是基层,最应该自卑,但他们健壮的体魄,浑身是力量,是干劲是激情,真诚的内心,感念着祖国,却不自卑中消沉。
所以,我认为立足现实,自我定位,融入社会,奉献人生,这一个高度足以让我们战胜一百个自卑。也许我们单独的人体是尘土,但群力聚成了大地。一滴水在海中从不自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