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核心,就是解决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这是基础性、保障性、根本性的工作。确切地说,脱贫攻坚的所有工作,就是要解决吃的问题、穿的问题、住房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地基不扎实,盖再高、再好看的大厦也没用。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是需要各级政府大量的、硬性的资金投入、制度设投入、工作投入来完成的,绝不是简单的分钱分物和长期的大轰大揽就能搞定。
打个比方。好比把贫困户当作一个在沙漠迷路多天、饥寒交迫的人。你给他兜底,可不是万事大吉。送钱解决不了他肚子饥饿问题,他需要馒头、需要水,需要馍菜汤;送再多政策嘛,我觉得许多政策从设计到落实的成本,目前并不低,很多流程细节并不到位,涉及面还是很窄的。
回到最基础的问题,我们不妨再理理这些最基本的工作头绪。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便是这个道理。
比如吃,贫困群众能不能吃到健康绿色的食品,能不能一日三餐有保证、有没有锅碗瓢盆油盐酱醋,有没有足够放心的粮食储备,这才是我们要真正考虑的。倘若没有这些吃饭的家伙,你又怎么解决好“吃”的问题呢?
再延伸下。健康绿色的食品从哪里来?比如说需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的种植养殖基地,需要科研机构的规划设计、专业技术的指导服务、大量技术工人的耕耘收获。贫困户“一日三餐”怎么能保证?需要采购、配送、回收等物流供应链系统的建立完善、规范运行。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的提供,生活超市、乡村集市、流动货贩的形成,家里余粮的存储与兑换,等等。
比如穿,有没有一年四季换洗的衣服,有没有脏乱糜臭的被褥、有没有清洗晾晒衣物的场地或条件?上次去一个搬迁安置点调研,看到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清洗完自己的衣服,拉根铁丝晾晒到楼下的人行道上。我问他怎么不在家里洗晒啊;他说干活回来,回家上楼来回不方便,楼下洗了晾晒更方便。
我觉得这不太雅观,但想想倒情有可原。乡下老人清洗衣服,也没有洗衣机,靠手拧不干,干活回来在上楼到家里晾晒,给屋里到处滴水,还真不如楼下野场子方便。
此外,每年我们家里的衣橱,都会有想法退换或是可以爱心捐赠的衣物,这些衣物质量挺好、也很耐穿的。很多衣物被闲置,堆积如山,还有部分通过爱心志愿者捐赠后被辗转运送到域外贫困地区。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对衣物进行分类整理,分送到贫困户家里,来有效解决“穿”的问题。
有人说,我都不知道扶贫到底干了啥。可实际上,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这些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对所包群众的关爱与鼓励,帮助他们分享政策红利,改善贫困家庭的吃穿住行状况,这就是最值得骄傲和珍惜的事情。扶贫工作中,我们锻炼了队伍,拉近了感情,能够真切感受广大农村农民的真实状况,真正把基层群众最迫切的需要当作自己工作和事业的奋斗目标,这对于我们更好从事岗位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哪里有缺口有需求,那里就会有市场。立足整个系统,做好顶层设计,把更多的精力投射到有生力量,进而盘活带动更多资源有效运转,才是最重要的。这便是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综合运用的结果。
我们的基础还很弱,底子还很薄,发展还不够扎实,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折腾。从吃到穿,解决温饱问题;从教育到医疗到住房保障,解决生活问题,这些都是打基础、保民生、稳民心的工作,都是与我们自身长远发展密切相关、休戚与共的事情。
比起贫困户,我们只不过是靠着父辈的打拼和自己的努力走得比较快的一群人,也同样会面临“两不愁三保障”的困扰和羁绊,也同样需要下大力气去改变。我们今天的努力,不单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改变,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如此,贫困户同样如此。
从简单到复杂,一样一样地理一理,你会发现很多事情,想与做完全是两回事。或是想的多做得少,或是想的少做得多,不一而足。但所有的想与做,最终是为了解决最迫切、最根本、最紧急的问题。
我们立足长远、放眼长远是一回事,但同样要明清楚“远水解不了近渴”的道理。立足长远,实质在于我们的大方向不能偏,既定的战略规划不能任性更改。如果眼前捉襟见肘、举步维艰,再美好的宏伟蓝图,也不过是虚幻泡影般的空中楼阁而已。
九尺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基础扶贫到产业振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基础不够扎实,从水电网路到班车电视,从扶持政策支撑到乡土人才培育,从经营管理到市场培育,缺乏持续积累和硬性支撑,产业就没有发展的土壤,也就无从振兴、无力振兴。打基础,就是从最底层做起,从最需要的地方做起。恰是最底层的改变,才能让我们的社会释放出更多的暖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