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种一张一驰的节奏我们叫铺排,长篇小说的铺排非常不易。太紧,读起来缺少细节;太松,就没有高潮能吸引读者。
2.《红楼梦》里的丫头们之间也有点像如今的政界,也存在各种派系,既有彼此的争斗、打压,也有彼此的要好、照顾。
3.信任一个人到把银钱之类的事情交给她,自己连算都不算的程度,一定是能说心事的朋友。
4.红玉道:“也不犯着气他们。俗语说的好,‘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红玉真是个聪明人,身上有一种非常透彻的悟性。“长棚”也叫“长亭”,“长棚”和“长亭”是古人送别的地方,你跟朋友再好,送出去一千里最后还是得分手。红玉看得很透,觉得有朝一日这个家族也会散掉,那时候谁还在意什么上等、下等?
5.《红楼梦》里根本就是大丫头使唤小丫头,小丫头使唤小小丫头,每一个人都想把自己的工作推给别人。
6.穷人家出身的孩子通常非常会察言观色,他明白自己必须滴水不漏,才能有机会。
7.当一个人的情感没有着落的时候,生命就会有些恍惚,《红楼梦》把这种恍惚写得极好。
8.不同的家庭背景,在社会上会自然形成不同族群,普通人家的穷孩子是根本没有资格加入这个族群的。
9.冯紫英透露的是世家子弟的心事,上一代都是建立功业的国家功臣,可下一代都是败家的纨绔子弟,曹雪芹本身就有这种自责和忏悔。
10.我们一直不知道黛玉长什么样子,身上穿什么衣服,可是作者对她所有情绪的描写都跟大自然息息相关。她身上似乎永远带着一股秋的悲凉,明明是在春天,忽然间就觉得秋风起来了。
11.听起来这有点像神话,因为黛玉是灵河岸边的绛珠草,所以她的悲哀会影响到周边的花草、禽鸟,顿时周遭一片凄凉。黛玉身上有一种灵性是跟大自然相通的,连花鸟都会被林黛玉的情绪所惊扰。真是:“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
12.因有一首诗道:“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13.大家注意,这是黛玉葬花的序曲,作者已经开始铺垫黛玉对大自然的哀悼了,预告了在这个春天里,她会哭,会看到从繁花齐放到百花凋零的那种凄凉的美。接下来我们会看到“黛玉葬花”这个最美的意象,黛玉在春天里葬花,其实是在埋葬自己的青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她一直把自己的生命跟自然的凋零放在一起,使她的生命有了一种动人魂魄的凄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