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句话,“友情之上,恋人未满”形容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关系,如果用来形容我毕业后的这几年可以改成“青春之上,成熟未满”。
23岁研究生毕业,从一个新人变成了一个不那么新的人,除了年龄告诉我我该成熟些,自己却始终活在自己想象的年纪里。毕业后的3-5年,经历了很多次转变,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白纸”到“彩纸”的转变,善良到麻木的转变,激情到“混日子”的转变,职场小白到心机girl的转变,自信到沉默的转变,看似每一天都在变坏,变得不在像期待的自己,但却更加符合社会期待的自己。
我相信人是会分三六九等,但这种分层不是以贫富为基准,而是以一种生活状态而分,有些人将生活过的白天都充满了黑暗,除了“吃喝拉睡”这些基本需求还提示着我们是人类其他的似乎跟个机器人没什么区别,不懂得梦想的样子;另一些人并没有太好,但似乎偶尔有些诗和远方,但更多的是朝九晚五,知道自己要什么,却没有勇气和方法去追逐自己的想要,而最高阶层的人似乎可以坚持着自己的信仰,无论贫穷或者富有,可以有自己努力坚持的方向和样子,梦想之于他们更像是一种生命的必需品。
我是第二类人,朝九晚五和偶尔的小确幸,我尝试像更改一层奔进,却发现遇到了最大的敌人和阻碍,自己,一个无形中消耗着我的力量。毕业后的这几年我坚持让自己变得优秀一些,与图书馆陪伴的日子并不少可是自己却始终原地踏步,自己总是经不住诱惑,习惯即时的满足,当我拿起书,就想到刷下微博或朋友圈,最后,一天下来可能80%的学习时间是在社交媒体里度过,除了变得更加羡慕别人外,自己似乎没得到一点进步,而这种浪费是有代价的,代价是这些时间我可以健身让自己最起码外在美丽些,可以旅游让自己心灵美丽些,可以阅读些人们的图书让自己思想上美丽些,可以跳舞让自己精神上愉悦些,可是我没有因为讨厌看专业类型的书所以选择拖延,选择刷盆友圈浏览微博,用这些来让自己忘却暂时因为要学习所带来的焦虑,可是这种满足就像毒品一样不会减少焦虑的痛苦只会伴随着后悔越积累越多,慢慢的变成了一个越来越猥琐和不自信的人。其实我们都可以成为鲜衣怒马的少年,也许我们只需要打败那个最大的敌人—自己。
这几年过得并不开心,我很想知道是不是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是不是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不开心,不满意。想减肥却始终不能控制住饮食和坚持健身,想成为业界精英却始终不能爱上自己的工作,不愿投入过多时间给这个自己现在的工作,想成为拥有技能的人,却始终不能投入更多精力去学习,想拥有一种兴趣爱好让自己可以炫耀却始终没法让自己坚持下来。随着年龄的增加开始越来越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开始过着随遇而安的日子,连改变的勇气和动力都失去了,以前知道为什么而努力,但现在似乎觉得没有了前进的方向,难道这就是中年危机吗?似乎来得有些过早。
毕业后的这几年,虽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工作却让我小有存款;出去看了几次世界,让自己的朋友圈装的有些正能量;把自己曾经的哑巴英语世界的大门打开,开始能用英语流利的交流;开始写文章,找到了一个自己想要实现梦想的方向;出版了一篇专业性的论文,虽然有些幸运但值得自己珍藏;开始学习跳舞,虽然还没有一首拿得出但始终坚持。虽然经常被自己的懒惰和拖延拽着,但我还是努力地匍匐前进,不为别的只为多看一眼不一样的世界。
这个世界很大,大到我们以为看到的全部不过是沧海一粟,也许只有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更远才能看得更多。小到个人大到社会,始终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随时随地的存在着阴暗面,我们没法阻止阴暗面的存在只能让自己尽量活在阳光下。我们不可能每一天都处于激活状态,但偶尔的努力也会让自己不一样,努力的次数多了,那个更好的自己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不怕这个社会可能给到你的偏见,无论是年龄还是性别抑或是工作,只要自己心里有信念就不怕那些外界的狂风暴雨。坚持自己想要的,生活不会亏待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