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小山村,坐落在燕山脚下,依山势而建,铺展开来,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西高东低,南北狭长;背靠群山青黛,连绵而起伏;村前绿水横流,妩媚而灵动。
晨起,日出东方,迎面而来;袅袅炊烟,轻绕村郭,几声鸡啼鸟鸣,猪哼犬吠,牛哞羊咩,不绝于耳。将寂静的夜,悄悄地抛之脑后。乡亲们养足了精神,随即开启新的一天,为生计而忙碌了,在出村的桥上,行人车辆也逐渐热闹起来。
远山、近水、名泉渲染衬托着我深爱的故乡。我所说的名泉叫七斗泉。位于村后的群山沟壑中,那里有山花遍野,飞瀑流泉,苍松翠柏,庙宇残垣,更有品泉甘甜之美,探泉幽僻之乐。
七斗泉四时之景不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我独喜春天,漫山遍野,山花烂漫。杏花、桃花、梨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连山草也不甘寂寞,在春风吹拂中摇曳生姿,其间点缀着一些不知名的野花,有黄,有紫,有白,簇拥着,打闹着。经过春姑娘之手的调教,各个都是窈窕淑女。
七斗泉是儿时玩耍的乐园。伙伴们三五成群,前跑后追,沿途摘枣,打鸟,偷核桃,抓蝈蝈,到了泉眼,浑身大汉,喝口泉水,小憩一会儿,下山回家。适逢雨季,泉下山涧成溪。有一处绝佳所在,甚是私密。树林中,岩石间,有一小潭清水。中午,阳光明媚,伙伴们在里面洗澡,乘凉,嬉戏。浴后,全身赤裸的悠然的躺在溪畔岩石上晒太阳。去七斗泉,一点不觉得累,而且是乐此不疲的事。
七斗泉是我心依恋的地方。提起它,发小们无不以它为荣,有朋自远方来,无不向客人炫耀七斗泉之美;想到它,我美自心中起,浓浓的乡愁滚滚而来,久久挥之不去。
成年后,在外忙于事业,无暇回老家,更不能探望七斗泉了。今日得宽余,有幸重登得此山,探望名泉。
正值雨季,雨后初霁。 登山之路,沿途山草林木,绿中泛着油润;山石小径,清中透着明亮;这样的天气,路上很难遇到一个人。缓步慢行,饱吸醉氧,大雨过后,仅剩的细雨漫洒山谷,负氧离子含量是极好的。不觉已近山顶,只听得哗哗的流水声,不见其身,先闻其声。快步急行,转过最后一段石阶。抬望眼,一帘飞瀑挂山颠。顾不得了,雨打衣襟又何妨?钻过水帘,真真是个孙行者,回归了水帘洞,回归了安乐窝。但见清泉溢出,汩汩不断,与飞瀑相汇相融,遂成溪流,滚趟而去。 崖上,古松苍劲;泉前,飞瀑倾泻;石上镌刻的红色大字“七斗泉”更显神韵飞扬。
泉在山中隐,清净而自由,泉眼无声惜细流。正所谓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啊。
顾名思义,七斗泉因有七孔泉眼而得名。一年四季,泉满四溢,即便大旱之年,泉水亦不干涸。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七斗泉旁曾建有古庙,寺庙选址,很有讲究,均是风水宝地。有了庙中的僧人,有了淳朴的乡亲,我暂且称他们为仙吧。曾听长者叙述,早先,庙里香火旺盛,十里八乡的人们都择吉日上香许愿,做小生意的沿街摆起摊位,赶庙会的人流如潮,其中夹杂的叫卖声、讨价声、嬉笑声、怒骂声,好一番热闹和喜庆。而今,寺庙已是残垣断壁,一片荒凉。独有七斗泉的每眼泉水仍清澈如初,记录着历史的绵长与沧桑。探寻七斗泉,矫健的山民,沿弯弯曲曲的山石搭建的台阶,拾级而上,不费半小时的工夫,身稍感微汗,就能到达。崎岖山径的尽头,突现一块百十来平米的平地,可见山崖下,寺庙仅存的几面残墙和地基。绕过北墙,紧贴崖壁下,就易可探得一眼山泉,每个山行者,都会迅疾蹲下身,急不可耐的捧一口泉水,或痛饮,亦或慢品,随你的意。清香、甘甜,从喉咙浸入肺腑,使人回味悠长,好一个爽字了得!
初访者,定会寻踪秘迹,不是七斗泉吗?忽向旁壁一闪,又冒出一眼,这儿有了一眼,其他的都躲在哪儿呢?不识名泉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是一般人,我还真不告诉你,自己去探吧。快乐的是你寻觅的过程,慢慢享受才叫美……
七斗泉故乡因你而靓丽,七斗泉我因你而无眠。
2017年1月25日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