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王希娟七年级c层英语老师。下面我将从生活和工作两方面向大家汇报我在新区中学由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
首先来说生活。这要从2022年8月到骆峪九年制学校参加教师成长营说起。当时为了做好新任教师的成长工作,黄校长和张琼主任真的是用心良苦,让我们自己学课标,磨课上课,还要请导师来评课,时间长任务重,每天都是连轴转,比平时在学校里教学的工作负担要重很多,我们有好几次磨课都磨到了晚上12点,所以当时我很不适应,老想着打退堂鼓,每天晚上是以泪洗面,回家就抱怨老公。后来,大家都说机会很难得,如果回去了,那可能就永远没有机会了,经过大家的劝说,我想那就先适应适应,毕竟还有一年的试用期,所以抱着这种适应的态度我就来了。
来了之后,首先让我感到为难的就是交通不便。之前在原来单位上班有公交车,有时候搭乘同事的便车,偶尔家人来送,从来没有自己骑过车。来到这里,早上上班和老公不同步,而且他还要送娃,而我之前只会骑自行车,但是骑自行车肯定不行,速度太慢,会耽误工作的。所以呢,我就买了个电动车,在小区里让同学和邻居给我教了两天。刚开始从家里到这里来,骑半个小时,因为骑的太慢了,我总担心出问题,所以呢,每次都骑的特别慢,早上六点多就得出门,后来骑的多了,胆子大了,对于道路上的各种状况也有经验了,所以呢,现在起来之最后大概十五分钟。来到这里,我第一个变化就是会骑电动车。其实,领导在生活方面对我也特别的关心,经常问我学校里适应不适应,让我如果有问题就及时找他。去年,娃高考前一个月他就问我,娃准备的怎么样?要不要我请假回去陪孩子?我当时觉得孩子每天都在学校上学,我也帮不上什么忙,所以也没请假。等到高考快到的时候,他就跟我说你回去吧,回去陪娃去,学校的工作不管了,把娃管好就行。在这里感受学校领导对自己那么多的关心,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能静下心来安心工作呢?
第二,工作转变
来到这里,我们英语课是分层走班模式,我们进行集体备课,上课没有多大问题,感觉问题最大的最麻烦的就是收缴作业,因为带两个单元的学生,所以每天早上来,办公桌上总是放着八个班的作业,有一些学生就不交作业,所以每天要统计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开始真的是一点都不会,到教室去找学生,根本就找不到人,最后还是学其他老师,给打印了一个学生名单,交一个打一个对号,对于没交的还要到各个班级去督导一次,要转八个班,真的特别辛苦,我又觉得吃不消了,学生人数太多,脑子也记不住,所以就觉得特别辛苦。
还有每天晚上放学生要像放小学生一样,在教室门口集中孩子,查人数,到校门口一个一个与家长对接,然后才能离开,等走的时候往往都八点多了。有时候就觉得咋这么累呢?就又不想干了,压力特别大,成天找黄校长。黄校长每次都给我宽心,给我教方法,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
现在觉得,度过了刚开始的那一年,感觉什么都顺了,也没有那么辛苦了。其实这里还有一批可以谈得来,聊的好,能说到一起志同道合的姐妹们,当我在生活上有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就会及时的开导我。技术方面的问题,我们组内的组长、还有招娣,他们都非常热情的帮助我,所以我到这里我确实学了很多,我会用希沃白板会制作游戏,早读的时候还会用那个泡泡消除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的课堂学生也比较喜欢,在这里我觉得,我是走出了舒适区,度过了爬坡区,现在慢慢适应了,只要适应了,我们就是成长了。
在这里感觉最好的一个点就是团队协作,我们的集体备课是真备课,特别是去年,大家都上同一个课,虽然有分层,但是我们集体设计有兜底课,一起讨论每一个知识点。我们的成长还依赖于学校提供的充沛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学校真的给了我们大力的支持,黄校长利用他自己的人脉,让所有的老师全都到西安进行了一次跟岗培训,每一次基本上都是一个礼拜,大家扎扎实实的在西安跟着名师学习,真的开阔视野,学到了新方法;到校外给我们聘请关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专家,比如说希沃白板技术的应用;只要能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学校提供一切可能,比如说学科网,名师优课;只要我们有需要,学校会想尽一切方法满足我们。比如说预习案、当堂检测的印刷,给学生的奖品,只要我们愿意自己买,买完就可以报销。
我们每周五都会进行了不起的分享,我们去年是寻找身边的榜样,大家把自己在教学,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好点子,好方法拿出来和大家一一起分享;每次出外培训的老师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与大家一起分。老师们就是在共同的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碰撞思维,也不断的在形成自己的妙招,又相互分享。所以,新区中学的优秀在于团队里每一个人都为集体在毫无保留,无私奉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