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的呼唤
十月一高端课回来,拉下三节深耕课程没有写作业了,一是家庭、工作生活有些意外事件让我应接不暇,二是突然的一下子找不到情绪。例如群体意识和个体意识、亲爱的自己、爱的原点,天天说,天天讲,却不知道落脚点在哪。昨天14讲《遇见另一个自己》让我一下子就进入状态,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就带入到高端课的几个情境中。
高端课酒会现场对生命源头的呼唤,对爱的呼唤这个环节,过去几次上课,进入情景,需要老师引导,引导词煽情,自己有意识投入,总之很费劲才能进入情景,感情没有自然流露,更不能自然流淌,甚至有时候会想这是在做游戏,感到着急,为什么我总是无法进入状态。就算进入情景中,感觉需要技术成分的投入。董老师讲,爱是一个抽象名词,任何一个抽象名词都是一座无知山谷,只能体验,无法跨越。对于爱,我是这样的。当你没有的时候,即使知道了很多技术方法,明白了道理,可是感情却无法动容。
这次呼唤我感觉不一样,从队友的呼唤里,我能够感受到他们的饱满或者匮乏,匮乏者会有着急情绪产生,喊出来的爱干涩没有力量,饱满者你能够被深深的带入对方的情感世界里,被对方很深很深的淹没。不自觉的泪流满面。
当我在呼唤爸爸妈妈时,心里突然生出了小孩子的情绪,没有任何引导词,不需要任何语境补充,我就想大声的歇斯底里的嗷嗷的喊出“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甚至生出了让全世界都能听见的畅意,我似乎看到了儿子对我的那种热爱和赤诚;对儿子的呼唤更是情真意切,而且我能感受到爸爸妈妈对我的包容支持,队友说每个孩子都深深的爱着妈妈,你很棒!那一刻我有点骄傲了!
在对爸爸妈妈的呼唤中,在对孩子的呼唤中,我分明看到了另一个我自己。我也深深的爱上了自己!我们在与父母的依恋关系里完成了对爱的初始化理解和体验,我们热爱自己身上的品质就是热爱父母身上的品质,我们责怪自己的理由就是责怪父母的理由,弗洛伊德揭示了深层的潜意识动机,我们对爱的一切理解、体验和初始化状态都是从父母这儿开始的。我感觉我很幸运完成了承上启下的爱的传承和链接。
我的锚点,对爱人的呼唤,因为一直独身,所以这一关我从来没有试过,我不知道对谁呼唤,没有目标。所以我不懂如何过这一关。对爱的追寻,对亲密关系的向往,这可能是我们学习家庭教育,进入自我成长之后的最大的福利吧。上帝给了人类最大的礼物,创造了男女,因为男女的差异,反倒成了我们最大的修炼场。我很想体验,却不知所措。
二、高端课酒会
最后一晚的酒会,无论是现场一起学习的伙伴们,还是我们仨,大家身穿盛装,每个人都以自己最热烈的方式表达着对世界的热爱,对自己的热爱。旗袍,说心里话当年结婚都没穿过,日常更是没有尝试过。因为学习了高端课,知道了做人做事的状态转换,知道了世事如何全在你怎么想,所以因为学习为自己置办了两身旗袍,而这也仅仅就是参加高端课酒会才会穿。
不知道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感觉自己太美也是很令人羞涩的事情。而在高端课酒会的现场却没有这样的包袱,我们可以尽情的展示自己的美,就像花花草草在大自然中一样舒展。我们可以在褪出优雅之后,在劲爆的舞曲中摇曳舞姿,浑身出汗。那一晚,我们属于自己!
三、遇见另一个自己
学校生活结束之后,许多年没有和同伴一张床上一床被子里嘻嘻哈哈的聊天了。这次在济南的高端课最后一晚,由于和我一个卧室的同伴提前离开,我于是搬到了尚恩和宗文的卧室里,三个人一个屋,因为尚恩给我们扎针方便,然后我们仨就一张床一床被子边聊天,边等着扎针时间到。从扎针聊到学习,从学习聊到工作,从工作聊到生活,从生活聊到成长,从成长聊到自我实现。恨不得整晚不睡觉只想说个够,真的什么不着五六的话,什么家庭孩子老公,全抛到一边。那一晚我们只属于自己,属于自己这个美好的生命。第二天我们日照地区的教育顾问袁老师开车与我们三一起攀登了千佛山,袁老师帮我们拍了很多照片,我们充分的展示了我们能够想象的所有美好形象。哈哈,三个加起来将近150岁的人,我们的心情绝对不输18岁的少女心情。
我在想,在尚恩身上我感受到比我自己更像我妈妈身上的一些特质,譬如她们都是那种善于学习,心灵手巧的人;而宗文养殖肉肉的本事,对于花花草草的热爱,对于文字的敏感更像是另一个我,而我们仨人都是对爱的向往特别敏感的人。在千佛山我们拍照,尚恩迫不及待的发朋友圈,我在说笑她臭美、得瑟,其实我又何尝不是这么臭美、这么得瑟。尚恩身上的这种立刻行动的精神是我所不具备而又我特别向往的地方;宗文身上的那种宠爱自己,看见美食必要品尝的吃货形象,确实和我如出一辙。我们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合力的体验生活之美的心情那么像。
亚里斯多德说,真正的友谊一定会让你获得两样最宝贵的东西,第一个是自爱,你能在这个人身上找到一种做人的尊严感,为此你更愿意表现出更好的自己;第二个是自知,朋友就是一面镜子,在好的友情里,你能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己,他就是一面镜子,让你看到你想做而不敢做的,或者你本性上就有的自己,不通过这面镜子,你觉察不到内心里有的东西,必须借由这面镜子才能觉察到。自爱和自知是好的友谊与好的伙伴关系里获得的东西。
四、友情的两个价值体现:
1、友情的社会价值:朋友多了路好走。在我们的初始化概念里,朋友多了,路就好走了,事就好办了,选择的机会和空间就大了,甚至努力去考一个好大学就是为了结交一些志同道合,未来会让你的路更好走的朋友。
2、友情的本体论价值,友情让我们走向另一个自己,朋友让我们有机会遇见另一个自己,达到一个层次更丰富、个体更加丰盈、更加丰盛的自己。
歌德说:朋友就是另一个自己。朋友让自己更加丰富,更加丰盛。
亚里斯多德认为:友情是更高形式的爱,人从本性上来说,是社会性动物,要选择与其他同伴建立亲密关系,最终目的是让生命更加丰盈,爱就是个体为了彼此生命的丰盛而建立起来的纽带。
亚里斯多还说,教育并不能改变人的本性,它只能改良人性。好的朋友关系会让你在对方面前不断的改良自身,而不是在本性上在个体性上真的改变了。我们在个体性上并没有改变,我们在个体性上依然是这个人或者那个人。在互惠的善意里,更容易产生视域融合,在好的友谊里让我们不断的改良自己。
在真正的友情里,本体论上,我们是同类。即使我输了,也不会有挫败感,我赢了,也不会看不起对方。在相处的时候,也不害怕把自己的缺点暴露给对方,反而是聊天开玩笑的点,我们这么赤裸裸的聊彼此的缺点,仿佛这些缺点不是缺点只是个特点。老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己就是另一个自己,在这个对象身上自己更丰富了。董进宇说,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我在想,当一个人没有主体性的时候,也不会有真正的友谊。我经常在想,我的朋友,我的以往的那些同学朋友,有的似乎以后没有交集,但是每每想到他们身上的优点、他们身上那些每每让我特别骄傲的地方,又何止不是我身上的特质呢?而那些令我愧疚的厌恶的人事物,又何止不是我讨厌自己的身上的一些特质呢?
张德芬说,心外没有别人全是你自己!
【很久以前 你的样子
就已经把我给迷惑了
直到现在 你的模样
我还是把它记在心里
时光倒流 你的样子
就能回到从前的时刻
不过现在 你的模样
我已经有了清晰的记忆
很多年过去了 可我一直没找到你
你的样子 把我给出卖了
还是你已变了模样
时光倒流 你的样子
就能回到从前的时刻
不过现在 你的模样
我已经有了清晰的记忆
很多年过去了 可我一直没找到你
你的样子 把我给出卖了
还是你已变了模样
很多年以后 我们都变了模样
你的样子 不是我记忆中的
而是个陌生的面孔
歌曲《你的样子》孙子格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