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争执?因为我们经常发现我们对同一件事情的认知是如此不同,我们会非常惊讶并且愤怒:你怎么会这么认为呢?这个前提是我们以自己的经验作为准绳,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这个真实的世界,进而以此为标准来评判对方。但是我们看到的真的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吗?不一定。如果把我们的视觉系统看成一个仪器,那最后呈现的结果是由刺激的输入和输出共同决定的,先看输入。
1、盲人摸象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作为旁观者我们觉得这些盲人实在是不聪明,因为我们具有“上帝之眼”,我们能清楚地看清楚这头象的全貌,而那些盲人却只是感受到了一部分,他们接受到的其实根本就是不同的部位,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会不一样。
2、达芬奇练习画鸡蛋的故事大家听过,老师让学生坚持练习画好几年鸡蛋,为什么?他想告诉学生一个道理: 每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形状也不一样。如果让两个学生坐在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鸡蛋,他们看到的肯定是不一样的。
再来看输出,把我们的视觉看成仪器的话,这个仪器的精度等参数也都有区别。
1、一个色盲和一个正常人看到的世界肯定是不一样。或者一个近视眼和一个视力很好的人看到的也会有差异。对此我们应该没有异议。因为他们的“设备”就不一样。
2、“白金&蓝黑”之争也能清楚说明这一点。同一条裙子,大家看到的颜色竟然如此不同。到底是谁错了?科学研究表明,这是我们眼睛上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数量多少决定的。简单说就是我们的眼睛构造不一样。
3、在最强大脑这个节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能人异士”,我们都相信他们的眼睛跟我们本来就不一样,所以他们看到的我们看不到。
这里举了几个例子说明输入和输出是如何的不同,我们看到的“对象”就是这两者的乘积“product”,可以叫做产品。那这个产品还是绝对“客观”的吗?它是由输入和输出共同决定的,二者经常会有差异。以上我们提到的因素基本还都是“客观”因素,如我们眼睛的构造不同,我们实际接触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等等,这是客观存在的差异。同时我们要知道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的主观因素影响,可以理解成这一切的“背景”,包括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我们自身当时的状态,一个快要饿死的人和一个吃的很饱的人看食物的感觉会一样吗?一个在厕所外等待三分钟的人和一个在厕所里等三分钟的人感觉一样吗?
其次就是我们个人经验,包括我们的知识、教育、专业 、职业、期望、成长经历等等,都有差异,自然会对事情有不一样的看法。
这样一来我们的输入和输出以及个人的经历都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差异,那得到的“产品”有多少差异也可想而知了。知道这个道理之后,我们真的应当变得谦虚、宽容、多元一些,“如果你了解一切,你就能宽容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