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越多,越感觉到古人之伟大。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影响中国数千年的儒道文化、诸子百家文化,有哪个不是古人发明的?
学生作文也好,专家论文也罢,如果要引用名言,一定是古人说过的话——“古人说……”“圣贤说……”等等,非古不以成文。
哪怕是古人如孔子老子庄子,他们还在怀念他们的古人呢,儒家经典与道家经典无一不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今不如古,古不如更古。
再比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什么叫复兴?我想意思不言而喻。
如果我说,古代一定比现代好,那是肯定要招致非议的。别的不说,就一句话:难道你认为人类社会不是向前进的吗?什么,你竟然认为社会是倒退的?
作为受过正统教育的老树当然认为社会是向前进的,就像人一样从婴儿一直长到老年然后死去,总不可能倒着长,也不可能先死后生。
但是问题就在“进步”的内涵上。物质条件的进步当然称得上进步,但是精神世界比如哲学、道德、艺术呢,这些到底是进步还是在退步,我想就值得商榷了。
比如,中国最大最完美的哲学至今依然是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有能突破它的学说吗?中国至今最完美的道德标杆依然是古人,否则何来“人心不古”之感叹?中国的诗歌书法绘画建筑音乐等艺术水平有能超过李白杜甫王羲之吴道子鲁班师旷等大师的吗?
不必说中国了,放眼世界范围又何尝不是如此?柏拉图尼采叔本华康德梵高毕加索等伟大名字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当今又有谁的成就能超过他们?
有时候呆呆地想,为什么古人能够给我们留下如此丰厚的精神遗产?古人比我们聪明吗?古人比我们营养好吗?
我看也不见得。要说聪明,今人比古人不知聪明到哪儿去了:手机电脑高铁飞机电视卫星……这些东西古人有吗?没有,古人出门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要么只能“安步当车”。今人讲究多种营养合理搭配,平均寿命80几岁,古人有吗?没有,古人很多年纪轻轻就离开了这个世界,长寿的极少。
简单地说,就是今天的物质条件已经远远好于古代,古人是无论如何想不到他们的社会发展到现在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那么为什么古人能产生如此高的道德修养,缔造如此灿烂的中华文化?
我想,这或许正是得益于古代物质生活条件的低下。
因为不必把心思花到“心”以外的任何地方,所以古人的精神世界很纯洁,他们能做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不管考虑之事有多小抑或有多大,有多近抑或有多远,古人总能把思维发挥到极致,那是我们只能仰望,只能“观止”的极致,那是庄子说的“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的极致。
比如儒家经典《大学》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些话说的是人类如何思考问题的过程,翻译起来很简单,就是由定生静,由静生安,由安后能考虑问题,这样考虑问题肯定能有所得。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你要想清楚一件事,首先要把心静下来,只有真正做到“静”(而非环境的安静),方才有可能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考虑清楚,然后得出正确结论,作出合理选择。
假如三心二意,或者心生私心杂念,那就连问题都想不清楚,不用说做好事情了。
现在有句话叫“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按我的看法,不切实际的“大”并不能给人带来好处,真正将人引入成功之途的实际上就是一个“静”字。
所以我认为,“心有多静天地有多广”。
佛家谓“戒生定,定生慧”,在这点上恰好与中华文化完全重合,这说明人类智慧到了极处,只能有一个顶点,所谓殊途同归,三教归一是也。
比较战国与春秋,上述特点就很容易看出来。战国时期经济高度发展,但那时候的人就显得很浮躁,很多人不择手段地攫取利益,苏秦张仪之辈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
心不再静时,就连那时的“诸子百家”学说也更多地掺入了现实的博弈与利益的追逐,法家、纵横家人物更是赤膊上阵,亲自参与利益的的分配与再分配,为利生则为利死,商鞅苏秦韩非等人最终都不得其死,徒增笑谈而已。
生活在所谓信息爆炸与快节奏时代的我们,是否能抽空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我们到底是在为谁而活?须知我们今天极力想要得到的,有可能正是古人极力想要抛弃的啊。
今天当我们正在慨叹“人心不古”时,战国时代的孟子也在作如是感叹。
而时间上溯到春秋时代,孔子同样也在作如是感叹。
我们仰望古人,正如仰望璀璨的夏夜星空。
星空高远不可近致,那就让这片星空永远灿烂于我们心中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