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阡陌间,心神安详,清凉自在,一花一草,恬静出尘。不是刻意要疏远尘世,而是以一颗出离的心对待生命中的一切遇见,能更宽容更慈悲地接受。
铁炉寺在什么时间去哪里?都是一种机缘巧合,缘分到了就会相遇。人与人如此,人与物亦然。譬如铁炉寺一行。平日里喜欢去宗教场所,无论是城南城北的教堂,还是散布在名山村巷的寺庙,她们说如今的寺庙烧头香,算八字,早已将红尘市侩带进了寺庙,寺庙也成了红尘里不再清静的处所。其实,身在何处并不重要,心处何方才最为紧要。
铁炉寺因为下雨,进入寺门,右侧领香烛的小房子里锁上了门,没有香烛也没关系,菩萨只要虔诚的心。听闻铁炉寺从不在乎这些外在的形式,连香烛都会免费提供给前来拜菩萨的人。
我们没有走大道直接进入大雄宝殿,而是在老伴儿的带领下上台阶到了佛塔前,然后从山上走到琉璃殿。雨似乎小了很多,我们小心翼翼地踏在山路上,不见开花的树,然草地上匍匐着一地的花朵,她们全都侧身躺在草地上,我惊诧地喊楼下女人,待我们弯腰挨近她,原来花朵是地上小草开出来的蓓蕾,拍照问识花君,答曰地菍。走了几步,忍不住频频回头,观望来时路,我见雨景多可爱,料佛陀见我应如是。
铁炉寺如若不是有先入为主的认识,如若不是有清烟袅袅,如若不是有佛号声声,光看房屋,我会以为是朴实的村舍。屋前是碧绿菜蔬,房后是茂林修竹,还有泥土的芳香。我想,修禅不是不问前程,不理生计,而是在生活中去担当,去了悟,去寻找光明的未来。
来到寺前,略捐功德后,虔诚作揖叩拜,老伴儿招呼我仔细读墙上的介绍。慢慢诵读完,伫立殿前,左顾新修庙宇的一砖一瓦,右盼绿植爬墙。屋舍略显陈旧,门窗的雕刻没有别家寺庙的现代仿古品精致,却有着数八百年来风雨沧桑的古古朴朴,自自然然,那古拙的门槛每天要细数多少脚步的跨越?要历经怎样的万水千山才让一颗风尘仆仆的心灵儿安妥于斯?或沉重,且轻盈,复匆匆。
雨,有节奏地滴落在阶前,檐前的每滴雨珠都是禅乐,竹枝的每次摇曳都是禅舞,如此静怡和谐。
铁炉寺入寺不敢大声喧哗,怕扰了佛门清净,只是收敛凡心,言辞干净,把自己皈依成一名虔诚的佛家女子,在每一位菩萨面前作揖叩拜,在走廊上细细阅读,在书柜前整理佛经,一面容慈祥的尼姑和善地谢谢我对经书的整理,她目光真诚,谦恭有礼,让我内心更是一派安宁与澄静,我愿意相信此刻的宁静是佛陀赐予我的。常常有这样一种奇妙的感觉,一叩一拜一佛号间,心底会升腾起一种清婉,柔美,难以言尽的美丽情愫。跪在蒲团之上,虔诚地合拢手掌,许下灵魂深处的愿望,一愿母亲康健,二愿相看两不厌,三愿岁岁长相见。
铁炉寺白落梅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我想无论外界多么地繁华,我愿培植内心的清净,在碌碌尘寰一个人安静地走。年纪越大,活得也越明白。舍不得的要舍得,想不通的要想得通。凡事知进退,不较真,不妄议,安然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方内心清明,精神康健。
铁炉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