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感情定向一词来指一个人发展他感情的方向,而这方向却受着文化的规定,所以在分析一个文化范型时,我们应当注意这文化所规定个人情感可以发展的方向,简称感情定向。”
——费孝通《乡土中国》
01.
作者简介:
费孝通,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本书观点:
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二、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出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三、另外,作者对差序格局进行了解释。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样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
四、礼并不是靠一个人外在的权利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神人膺服:人服礼是主动的。
五、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
03.
内容大纲:
本书是费孝通老先生将自己下乡实践探索与社会学知识理论相结合所著的一本书。
本书立足于中国农村,从乡土特征、乡土习俗、乡土秩序乡土礼俗、以及现代生活与乡土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入手,对中国乡土社会进行剖析,探索乡土社会本质,从而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与对现代文化及外来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关系、矛盾、冲突、联系。
04.
启示录:“催婚”背后的社会学。
在解释"催婚"现象之前,请读友耐着性子看完对于上述文字中关于“感情”和“文化”的背景阐释。
此处所说的感情,从心理方面说是一种体内的行为,导发外表的行为,体内到体外地变化过程形成了一系列动作的趋势(或是腼腆,或是暴虐),这本身是一种紧张状态。
我个人将其释义为:为什么这种感情激动会出现紧张状态呢?原本熟悉了解并且促使稳定的行为准则被一种不知所谓的“激动”冲击,这种“激动”倾向是不可预测,不可把控的,甚至会对社会稳定的关系产生破坏和创造。
而真正促使社会稳定的关系力量,并不是这种感情(激动),而是长久关系下的熟悉和了解。在这样一种同一的体系下,所有人当遇到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应,比如催婚背后:
男女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一定要成家,成家后必然是要生育,这种同样的反应是保证社会关系稳定的力量。若是因为“感情激动”选择不想结婚或者是“丁克”行为,便会截断两性亲密关系源头,对社会稳定产生破坏,我们应当及时制止,赶紧督促其结婚生育。
故有时我们所说“感情冷漠”,其实是稳定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示。
从另一方面看,德国著名历史哲学家奥斯瓦德·斯宾格勒在"西方陆沈论"曾提到西方曾有两种文化模式:一种他称为阿波罗式,一种他称为浮士德式。阿波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而浮士德式的文化是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改变。
没看懂不要紧,我用“催婚”这一现象加以概述。
《乡土中国》——“催婚”背后的社会学站在“催方”角度出发。
费老在《乡土中国》中谈到: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而这种乡土社会是靠着亲密和长期共同生活来配合个人的相互行为,也就是开篇所说到的“感情冷漠”。(此处“感情冷漠”是相对于“感情激动”而言)因此我们需要利用婚姻,利用生育,以及婚姻中双方联系网来延续和扩大这种亲密关系的范畴,这是几千年来家庭和家族观念的延续性。
从生物角度出发,男女在生理上的分化是为了生育,生育又规定了男女的必须结合(这里暂且抛开同性恋和自恋),这种在“异中求同”的过程中,是为了促使两性互相间的充分了解,在前面说到促使社会稳定的关系就是这种互相间的了解。
男女在先天的生理结果上是不同的,也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为了尽最大的可能跨越这先天的鸿沟,到达互相了解的状态,那么“催婚”的目的就是促使其结婚生育,结婚生育的目的就是在互相了解中,从而扩大亲密关系,以此来保持乡土社会的稳定,这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可表达为:
(催婚→督促结婚生育→了解亲密→乡土社会稳定)
这也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的“阿波罗式”文化。我们需要完全按照流传千年之久的固有顺序,毫不紊乱地将自己定位在各个年龄阶段,在这种固化下“生于斯,死于斯”的人群里才能培养出这种亲密群体,大家都一样,没有任差别地进行着,丝毫不会切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及了解,方能维持这一稳定。年长之人总能按照以往的经验预测到年少之人的将来,为了避免其子女走向不稳定的未来,大局观下为了社会稳定,催婚属于可理解的行为。
(中国历来都是求稳的社会,这也从社会学角度间接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结婚生育。)
站在“被催方”角度。
生理层面上看,原本两个不同的物种间相结合,需要努力排除先天的差异,在相异的基础上求得相同,本身又是不得已而为之之事。克服重重阻碍的过程中,不断需要在自身的“感情激动”中摒弃自我的异,磨合成“亲密了解”的同,这过程也是浮士德式的企图。
心理层面上看,年轻人固然没有经历过年长人的生活,自然不会了解年长人的心情,大部分人仅仅是喜欢恋爱的过程,喜欢寻求一种不可预知的,在变换中求亲密了解的虚无快感,而这种感情激动隶属于浮士德式文化下的情感。
费老言“浮士德式感情的象征,是把感情的激动,不断的变,作为生命的主脉。浮士德的企图也是无穷止的,因为最后的统一是永远不会完成的,只不过是一个求同的过程。”
就如同说男人永远不知道女人在想什么,女人也永远不了解男人一样,男女的共同生活,越发向着深处发展,相异的程序也是愈深,固然争吵之事避免不了,而信息爆炸时代,见多了这种存异求同过程中的磨合难度,自然又心生恐惧,愈发不想结婚生育。
制度层面上看,我在看《人类简史》和《枪炮、病菌、钢铁》两书中均提到过巴西波洛洛人制度,男女性交和结婚并非一回事。当其少年时,男女之间,早已发生性关系,然常是过着浪漫的生活,并不专一于一人。倒是年事终长,性欲较淡,彼此皆欲安居时,才择定配偶,相与同居。波洛洛的制度,实在较为合理。
当代社会的发展中,被催婚的年轻一代人中,愈有这种波洛洛文化的存在和蔓延趋势,这是关乎人类学研究下一种正常形态,我们也不需要对此加以批判指责。仅是因放在对于中国乡土社会的背景下来看,波洛洛的制度违背了中国两千年来关乎“礼”制的道德思维。正如文章开篇中所提到的“感情和文化的关系”,在我们的文化下,我们需要做的是,在阿波罗式有目的的情感下,选择固定的一人,固定的年龄,而后终其一生。
把浮士德式的恋爱“感情激动”往阿波罗式结合生育的“感情冷漠”方向追赶,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手段,多数的恋爱是专注于推陈出新的过程,而不是这个过程的结果。没有结果自然就是此类“感情激动”对于社会关系不能稳定的破坏,在乡土社会中这是不容忍存在的,中国乡土社会是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生下来就决定的,这就意味着乡土社会下的人群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必须要结婚生育,用阿波罗式的文化以维持社会关系的稳定。男女之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能发展“激动性的感情”。
故此,催婚这一现象下,“催方”有阿波罗式的评判准则,“被催方”有浮士德式的无奈。在社会学的范畴里,这两种文化的的冲突与交融,矛盾的存在着。正如费老所言:“社会秩序范围着个性,为了秩序的维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男女之间的鸿沟从此筑下。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附:“西方陆沈论”一词,暂未查询到相关解释,有人说是“西方陆沉论”,需拜读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后进行阐释,若有读友对此了解,烦请释义,不胜感激!)
作此文表示感谢邓好奇先生对《乡土中国》的推荐。
网友评论
在二十年前,如果不结婚,在社会上会有很大的生存劣势,心理上的惯性促使父母们热衷于催婚。
时代大变革之下,两代人有非常大的代沟。年轻人不理解父母一辈的心情,父母也不理解当前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如果追求一种精致的生活,首先要保证自己心智成熟,在选择伴侣时既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又要对自己的判断力有一定的信心,如果有可能,最好还能实现经济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