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转】金观涛观念史三部曲讨论(一)

【转】金观涛观念史三部曲讨论(一)

作者: 爬格子的小陈 | 来源:发表于2018-12-14 20:46 被阅读0次

为什么要了解观念史

为什么要了解观念史?你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会逐渐形成一套体系化的认知结构,这就是你的观念系统。它是个体版本的意识形态。你会用它来认识、评价新的事实。那么这样一来,在你人生的某个时刻,你会意识到,你的观念系统是需要经历自我反省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仅仅具备自我反省的意愿是不够的,还要掌握系统性的方法。怎么掌握呢?生物学上讲“个体发育重演群体进化”,观念史也是这样的。人类的观念史,讲的就是某一类观念的来龙去脉,观念不是孤立的,它受过去和当代的观念影响,并且影响着当代和未来的观念。如果你能系统性地追问人类的观念的来龙去脉,那你也就可以同样系统性地追问自己的观念的来龙去脉、以及它们有何偏颇之处、是否隐含了某些不合理的预设前提。退一步讲,它还可以让你将来在面对一个观念,或者一套意识形态的时候,不至于头脑发热,而是始终保持冷静。

说到人的观念,我们用择偶作比喻,我认为人的观念和择偶有三点相似之处:

1.它们都包含无意识的部分和有意识的部分

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我们知道,很多女孩择偶时会觉得白人男性长得好看,黑人和亚裔就没那么好看。我给在线约会公司做游戏,数据显示亚裔男性在约会市场比较不受欢迎。这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好莱坞长期以来丑化亚裔男性的结果。这种结果影响了人们的无意识领域。比如破产姐妹里面那个身高一米五的亚裔餐馆老板,我在中国呆那么多年,除了潘长江,我就没见过那么矮的男的,也不知道他们制片方是从哪儿召唤出来的,大概是把七龙珠都收集全了。很多亚裔女性也受到了影响,你问她为什么白人男性好看,她可能会说什么五官立体之类的;你再问那很多黑人五官也很立体啊,她回答但是他们皮肤黑啊不好看;你继续问那为什么皮肤黑就不好看,为什么五官不立体就不好看啊,她就说不出来了。一个相反的例子是,往往喜欢日本动漫和韩剧的西方女孩,会更偏爱亚裔男生,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你的无意识受到了教化。

我们今天讲的“观念”,也是一样的。很多美国左派喜欢Diversity,也就是多样化。他们觉得多样化就是好来就是好,那你问他们为什么好,他们又说不出来,说不出来还不许你质疑。这个其实是长期教化所形成的“无意识”。成系统的观念,就叫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成套灌输给人的,它可能包含A、B、C这三个部分,你觉得A和B很好,于是就不加批判地接受了C,那么C就进入了你的无意识领域。你会莫名其妙觉得C就是好来就是好,但又说不出为什么好。这是很多人常犯的错误。

在了解观念史之后,我们应当有这样的自觉,就是意识形态应该被分解成原子化的观念,然后把每个观念从无意识领域里面提出来,放到意识里,用常识和连贯的逻辑加以验证,从而修正自己的认知体系,使得自己的认知体系更接近真实认知,而避免像很多美国左派一样,用妄想认知去歪曲事实,甚至把奥巴马时期的经济衰退怪在川普头上,完全无视那数据来源写着“2016年”。

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区分哪些部分是你不加判断地就无意识地接受了。

2.它们都需要横向比较

我们刚才说到,学习观念史,可以让人变得清醒,在面对新的观念时不至于盲从。这是怎么做到的呢?答案是横向比较。

未来只能从过去中寻找,已有的事还会重复,因此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比如宋朝的濮议和明朝的大礼议,比如明朝的地理配额和美国的种族配额。类似的观念始终在支配着人心。横向比较历史中存在过的观念,会让你对观念的审美品味更高,思想更开阔。这个和择偶是一样的,见得多才能识得广。如果你只见过我,当然会觉得我很帅,“硅谷尹公,美国之美丽者也”;但如果你横向比较我和吴彦祖李敏镐等等一大堆帅气的男演员,就会觉得我“泯然众人矣”。

意识形态一般分为“宣言”和“实现”两个部分。宣言往往特别美好,动不动就为了个体的自由为了人类的解放什么的;那实现就不一定了,有可能设计得很糟糕,一用就完蛋,哪个国家用哪个国家倒霉。这个跟择偶是一样的。很多男生结婚前花言巧语,就跟意识形态的“宣言”部分似的;结了婚了发现哦原来结婚前那个是体验版,正式版bug一堆,根本没法过日子。意识形态也是同样道理。如果你横向比较过很多意识形态,当你再看到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花言巧语许诺了一堆美好的大词的时候,你就更容易保持冷静,不会被各种“主义”所迷惑。胡适先生说“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你看,他没有听过硅谷尹公的节目,就知道保持冷静。我们要像胡适先生学习。再比如刚才讲过的“多样性”,很多美国左派一听这词就道德高潮了;可是呢,如果静下来横向比较,你会发现,在任何其它的历史中存在过的意识形态里,“多样性”都不具备正面价值。所以你以“多样性”为追求目标,甚至把它当成不容置疑的公理,这就显得非常可疑,而且缺乏历史合理性。

这是我要说的第二点:横向比较。

3.它们都需要优美性

我们刚才已经学过“横向比较”,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横向比较一下,不同意识形态的优美性。

这个和择偶是一样的,我们都希望对方长得好看,男生是帅哥,女生是美女。意识形态也是一样都,它本身的设计也要讲究优美,它应该用尽可能少的预设前提,覆盖尽可能多的价值判断。我们先看儒家,金观涛先生说明,儒家具有“家国同构”结构,父子关系对应君臣关系,统一用一套方案解决,简明优美。此外,儒家在千年的演化中,逐渐排除了内部自相矛盾的地方,并且从印度传入的佛教里,吸收了佛教的辩证精神,形成其意识形态的后设层面。这样整个儒家理论体系终于变得自洽而优美。当然,随后其产生抗拒证伪机制,导致无法适应现代性,此乃后话。

横向比较儒家体系和马克思体系,后者在设计上不够优美。按金观涛先生观点,马克思从“物质决定意识”推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然而物质并不等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实际上是对经济发展程度的评估,它是一组数据,而不是物质本身。所以这个体系缺乏逻辑上的连贯一致性,因此是不优美的。儒家的家国同构讲得通,老马这个讲不通的。除此以外,马克思假定了很多不必要、也缺乏可操作性的预设前提,比如他假设商品有个客观的价值,然后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但是你又没法求出价值;劳动力算商品,但是劳动力又有个特殊属性叫“剩余价值”,这又和普通商品不一样。这些听起来叠床架屋,像北宋的官僚系统。更糟糕的是,这些东西都是没有办法计算出来的。比如说计算客观价值,就需要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怎么计算呢?特别是高度个性化的东西,比如我设计个桌游,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你给我算算?所以老马这个体系,比不过儒家体系那么优美。这是我要讲的最后一点,优美性。


我在斯坦福带游戏设计班的时候,学生是从各个国家来的,有两个女孩,都是亚麻色的头发,蓝绿色的眼睛,彼此关系还不错。其中一个身材非常伟岸,有一米四左右,到我胸口,比《破产姐妹》那个亚裔餐馆老板还要矮;另一个就是一般女生身高了,一米九。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最萌身高差,半米,比我和姚明的差距还大。

她们因为没有编程基础,我就只好花很多时间帮助她们。我发现,自己和那个高个子女孩说话的时候,比较温和客气,更喜欢启发她的思路;和矮个子女孩说话的时候,往往直接用明确的指令性的语言告诉她怎么做。为什么我的态度会有区别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回,高个子女生问我一个问题,由于比较复杂,我就拉她坐下说了(以前都是站着讲)。她坐下的时候不高,像165~170左右的普通女孩。结果我发现我对她的态度改变了,有些倾向于直接发命令,也就是说像对那位矮个子女生的态度。

这是为什么呢?高等动物在面对和自己差不多高、甚至比自己高的存在的时候,会不由自主产生畏惧感,这也是人的生物本能。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有时候比较爱钻牛角尖,还好为人师,其实比较aggressive。我是她们的老师,好为人师理所应当。但如果在男女交往中,就算女孩开始很崇拜我,容忍我好为她师,日子久了也会觉得烦。所以不如在系统设计上解决这个问题,找一个高个子女孩,这样我就会收敛一些,从短期看或许少了些说服人的乐趣,但长期看对稳定的家庭生活有很大好处,而且这是很自然的引导方式。游戏制作领域有一句话,叫you don’t fix people,意思是你不要试图把人修理好。我觉得咱也不要试图把自己修理好。强行扭转自己的性格,把我自己变成文昭先生那样温良恭俭让的人,恐怕会造成某种程度的心理压抑;倒不如交往一个高个子女生,让生物学本能来平衡自己性格中aggressive的地方。这就是对“系统决定人性”的有效利用。

相关文章

  • 【转】金观涛观念史三部曲讨论(一)

    为什么要了解观念史 为什么要了解观念史?你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会逐渐形成一套体系化的认知结构,这就是你的观念系统。它...

  • [转载】 硅谷尹公: 金观涛观念史讨论(尾声)中华文明的能力在世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硅谷尹公,很高兴总和大家见面。这是观念史系列节目的最后一集...

  • 读书笔记之《兴盛与危机》

    金观涛教授写的三部曲第一部《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金教授是杭大化学系的,其父亲也是我国化学...

  • 《观念史研究》翻书笔记

    作者:金观涛 刘青峰出版:法律出版社来源:下载的mobi豆瓣评分:8.6(422人评价) 第一次读金观涛的书,无论...

  •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金观涛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金观涛:《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作者简介 金观涛,1947年生...

  •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原标题:金观涛: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金观涛:《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 知不足而后改进

    读金观涛《兴盛与危机》有感。 这本书是金观涛教授在1981年所写,1984年出版。虽然距现在已经有将近40年,但是...

  • 真实性哲学(金观涛)

    1、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与把数学视为逻辑的幻象导致20世纪哲学的迷失 作为21世纪的哲学体系,真实性哲学是在康德哲...

  • 金观涛《系统的哲学》重点

    哲学的启蒙要求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它,它要求理论家不仅用哲学来研究生活,而且要用生活来写哲学。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辩证...

  • 观涛

    看书的时候被里面的文字触动,忽然就记起了一个写书法的老先生给我的两个字——观涛。 那位老先生是县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金观涛观念史三部曲讨论(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dnhqtx.html